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史监
史祖道
史筠
史紫薇
史绳祖
史肃
史胜书
史药房
史蒙卿
史蕴
史虚白
史诏
史谨
史辞
史达祖
史迁
史远道
史鉴
史鉴宗
史铸
史镒
史隽之
史震林
史青
史颐
史骐生
史骧
叶三英
叶三锡
叶世佺
精选古诗
己巳元旦
上元雨
俊士初试竟日雨
韶石谢公祖以三台荐晋宪长仍镇潮州七月廿一夜梦赋五言近体志喜醒只忆颈联二句枕上足之次早为开镇日也
大司马申玄渚远讯次韵奉答
与梧守谢荩衷二首
与梧守谢荩衷二首
拟岳阳楼寄嘲黄鹤
古诗名句
只消受、碧分涧水,青染江峰
此番来、欲归未得,一身流转如蓬
算范云、城偏老友,怜何逊、年少辞宗
扫叶频劳,剥蕉待证,与君齐唱大江东
更为我、连环劈断,一字欲研穷
真思向、前身梦晋,细诘来踪
微雨冥濛,晓云轻剪,香烬烛残人起
城中角静,郭外山围,驰道送人如矢
查古诗
搜索
孟秋毗陵之什
作者:
陈忠平
朝代:
当代
夺天气概与世殊。
遍野红旗杂鼓呼。
兢兢烝民凭役驱。
翻手陵谷变平湖。
况有娲石趁风雩。
化作星洲万点珠。
岁云苒苒徂复徂。
白骨累累枯且枯。
一带山川重规谟。
结构逶迤卧静姝。
滉漾烟光散凝酥。
蓬瀛悬隔舟作车。
吹浪长鱼前后趋。
西江闲客下东吴。
命驾亲入冶游图。
携二三子更将雏。
秋风秋雨步舒徐。
龙兴岛曲木磴铺。
层岩雄削峙青芜。
溪流若带自盘迂。
田园风光拼一区。
禾黍瓜豆满园俱。
小立茅茨想莼鲈。
谁来为我进雕胡。
绣球渚碧正棻敷。
第一白茶第一壶。
清香沁润百骸稣。
状元高阁近天都。
抗志青霄任睢盱。
息此登临莫谩吁。
风云万象只须臾。
君不见周垂岸柳拂流苏。
春絮秋萍转有无
。
君不见子牙严子并陶朱。
声闻赫赫尽钓徒。
诗句欣赏
MORE+
长者为姊弱为妹,临风宛若双芙蓉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未识人间有伉俪,但觉世外无春冬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端居不吟芍药句,蛾眉肯蹙莲花峰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三生有客缘未了,不期而遇真奇逢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雁荡山头日西没,采药迷途意荒忽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珍禽逸响来缤纷,瑶草幽香散蓬勃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客子由来阮与刘,一一平生有仙骨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丹室原称姹女家,蓝桥即是神仙窟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双璧相携归洞房,紫衣小队侍两旁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霓旌翠葆总生色,鸾箫鼍鼓纷成行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供炊拟作胡麻饭,合卺先进昆崙觞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鲛绡文席琥珀枕,百岁宁忧春夜长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天潢牛女漫暌隔,巫山云雨何荒唐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流年忽忽如奔电,偶在山中忆乡县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请从此别去还来,却对桃花重开宴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仙凡便觉两悠悠,未尽离觞泪如霰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一去如同涧下流,重来事异梁问燕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轻狂柳絮非妾心,珍重蒲花似郎面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铜烛半销云母屏,琅函未启黄庭经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凤笙绝响缑山黑,瑶瑟断弦湘水青
出处:
刘阮遇仙图为提督河道杨克敏通政赋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遍野红旗杂鼓呼。
兢兢烝民凭役驱。
翻手陵谷变平湖。
况有娲石趁风雩。
化作星洲万点珠。
岁云苒苒徂复徂。
白骨累累枯且枯。
一带山川重规谟。
结构逶迤卧静姝。
滉漾烟光散凝酥。
蓬瀛悬隔舟作车。
吹浪长鱼前后趋。
西江闲客下东吴。
命驾亲入冶游图。
携二三子更将雏。
秋风秋雨步舒徐。
龙兴岛曲木磴铺。
层岩雄削峙青芜。
溪流若带自盘迂。
田园风光拼一区。
禾黍瓜豆满园俱。
小立茅茨想莼鲈。
谁来为我进雕胡。
绣球渚碧正棻敷。
第一白茶第一壶。
清香沁润百骸稣。
状元高阁近天都。
抗志青霄任睢盱。
息此登临莫谩吁。
风云万象只须臾。
君不见周垂岸柳拂流苏。
春絮秋萍转有无。
君不见子牙严子并陶朱。
声闻赫赫尽钓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