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曹溶
曹炜南
曹炯
曹炳曾
曹炳燮
曹焜
曹煊
曹煐曾
曹煜曾
曹熙宇
曹燕
曹爚
曹玘
曹玮幕客
曹琰
曹生
曹用之
曹申吉
曹相川
曹省
曹睿
曹确
曹禾
曹秀先
曹秉哲
曹稆孙
曹端
曹筠
曹籀
曹粹中
精选古诗
烈妇陈以安妻赵氏
资福寺
过华山
挽戴竹林
龙珠井
游勾漏岩二首
游勾漏岩二首
游罗浮
古诗名句
清风满庭丝竹动,使我感激空愁怀
唱吴歌,催赵舞,击筑回觞泪成雨
十年下邑困风尘,肝胆轮囷向谁吐
世无鲁连子,谁能谈笑却秦军
夷门日出客如雾,岂识监者非常人
我惭学书晚闻道,憔悴衡门落秋草
片言合意山岳轻,况尔多才足倾倒
闻君有古剑,血色斑驳青蛇鳞
查古诗
搜索
和韩昌黎石鼓歌
作者:
区大相
朝代:
明
岐阳石鼓传周宣,神武尚纪中兴年。
抠衣曾肃文庙拜,访古更读昌黎篇。
车攻马同事已往,俯仰遗迹心茫然。
大小二雅不收载,纵横数石遗刻镌。
忆昔宣王按剑起,整顿周纲恢八埏。
南伐淮徐西猃狁,出车命将声喧阗。
天子明堂登玉帛,诸侯冠佩趋游畋。
于时岐阳纵大猎,前驱六马势腾骞。
戈甲照耀军容盛,从臣一一皆材贤。
不独清风能作颂,亦有羽猎如甘泉。
武功万代宜宣示,伐石作鼓夷层巅。
龙画撑持结构古,螺书诘曲镵戈鋋。
日炙霜侵不知岁,鸾漂凤泊沉荒烟。
祇疑鬼物为呵护,封埋古刻苍苔鲜。
文义颇类小雅作,字体翻从史籀迁。
六百七十有二字,纷挐螭虎握玑璿。
年深缺划固不免,奥义高文止半全
。
章樵考正力颇苦,薛郑音训心仍虔。
曩时韩公称好古,低徊石侧涕沦涟。
摩挲铜狄叹岁月,剜苔剔藓细品诠。
发为歌词极赏识,今文古文相并悬。
陋儒褊迫不解事,虚令世代差讹传。
隋珠几同鱼目混,和璧翻成燕石捐。
五帝存亡皇有无,峄山梁父几封禅。
神禹丰碑閟岣嵝,轩黄宝鼎沦伊瀍。
犹幸此鼓在人世,晨星累累映奎躔。
岐山较猎或代有,左氏编年岂误沿。
吁嗟此石何从得,自岐徙洛复入燕。
置之辟雍戟门里,衣冠讲解得究研。
予生际此不恨晚,至宝及睹周秦前。
方今宇内幸无事,嘘吸皇风万里旋。
诸生盛讲中兴事,朝士争歌雅颂编。
镌功勒成告下土,愿比成周致太平。
诗句欣赏
MORE+
欲解明前致赠,盈盈罗袜星河
出处:
舟中无事戏拟古乐府杂体遗意十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襄阳儿,齐拍手
出处:
舟中无事戏拟古乐府杂体遗意十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打鸳鸯,呼鹰狗
出处:
舟中无事戏拟古乐府杂体遗意十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看看欲前翻向后
出处:
舟中无事戏拟古乐府杂体遗意十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眼底迷离不为花,心中长醉非关酒
出处:
舟中无事戏拟古乐府杂体遗意十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自遇临风汉掌轻,归来厌却齐宫丑
出处:
舟中无事戏拟古乐府杂体遗意十八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天王台殿俯城隅,江色平开岛屿孤
出处:
避暑铜陵留滞二旬暇同黎明府登天王寺乘凉三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金界凉生离火宅,玉山颓处浸冰壶
出处:
避暑铜陵留滞二旬暇同黎明府登天王寺乘凉三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诸天转觉成空相,三伏谁能定有无
出处:
避暑铜陵留滞二旬暇同黎明府登天王寺乘凉三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最爱琴声清且好,南熏欠去万家苏
出处:
避暑铜陵留滞二旬暇同黎明府登天王寺乘凉三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美人为政自忘机,舌底千重尽翠微
出处:
避暑铜陵留滞二旬暇同黎明府登天王寺乘凉三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漉酒暂同陶令醉,飞凫终傍子乔归
出处:
避暑铜陵留滞二旬暇同黎明府登天王寺乘凉三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参禅已破三生妄,叹世空伤万事非
出处:
避暑铜陵留滞二旬暇同黎明府登天王寺乘凉三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笑指大江波浩浩,浮名争似钓鱼矶
出处:
避暑铜陵留滞二旬暇同黎明府登天王寺乘凉三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卧病铜官客未还,风林蝄?对江湾
出处:
避暑铜陵留滞二旬暇同黎明府登天王寺乘凉三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深杯始信千愁失,数局能消半日闲
出处:
避暑铜陵留滞二旬暇同黎明府登天王寺乘凉三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欲礼空王为弟子,更携长策遍名山
出处:
避暑铜陵留滞二旬暇同黎明府登天王寺乘凉三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他年解绂谁同往,潇洒如君可共攀
出处:
避暑铜陵留滞二旬暇同黎明府登天王寺乘凉三首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悲秋谁作赋,病客反思秋
出处:
铜陵执热书怀十首,时苦旱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赤日高如许,金风不可求
出处:
铜陵执热书怀十首,时苦旱
作者:
邓云霄
朝代:
明
抠衣曾肃文庙拜,访古更读昌黎篇。
车攻马同事已往,俯仰遗迹心茫然。
大小二雅不收载,纵横数石遗刻镌。
忆昔宣王按剑起,整顿周纲恢八埏。
南伐淮徐西猃狁,出车命将声喧阗。
天子明堂登玉帛,诸侯冠佩趋游畋。
于时岐阳纵大猎,前驱六马势腾骞。
戈甲照耀军容盛,从臣一一皆材贤。
不独清风能作颂,亦有羽猎如甘泉。
武功万代宜宣示,伐石作鼓夷层巅。
龙画撑持结构古,螺书诘曲镵戈鋋。
日炙霜侵不知岁,鸾漂凤泊沉荒烟。
祇疑鬼物为呵护,封埋古刻苍苔鲜。
文义颇类小雅作,字体翻从史籀迁。
六百七十有二字,纷挐螭虎握玑璿。
年深缺划固不免,奥义高文止半全。
章樵考正力颇苦,薛郑音训心仍虔。
曩时韩公称好古,低徊石侧涕沦涟。
摩挲铜狄叹岁月,剜苔剔藓细品诠。
发为歌词极赏识,今文古文相并悬。
陋儒褊迫不解事,虚令世代差讹传。
隋珠几同鱼目混,和璧翻成燕石捐。
五帝存亡皇有无,峄山梁父几封禅。
神禹丰碑閟岣嵝,轩黄宝鼎沦伊瀍。
犹幸此鼓在人世,晨星累累映奎躔。
岐山较猎或代有,左氏编年岂误沿。
吁嗟此石何从得,自岐徙洛复入燕。
置之辟雍戟门里,衣冠讲解得究研。
予生际此不恨晚,至宝及睹周秦前。
方今宇内幸无事,嘘吸皇风万里旋。
诸生盛讲中兴事,朝士争歌雅颂编。
镌功勒成告下土,愿比成周致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