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方观承
方觐
方象瑛
方豪
方贞观
方资
方起龙
方輗
方达义
方达圣
方还
方逢振
方逢时
方逢辰
方郑作
方镛
方陶
方鸿飞
方鹤斋
施世纶
施世骠
施乘之
施仁思
施何牧
施佩鸣
施侃
施元征
施元长
施冘
施叔范
精选古诗
邂逅张克修时闻李天瑞邹汝愚贬官
闻邹汝愚言事
山居静乐为范君赋
庆成燕和吴懋贞韵
白鹿书院留别野亭
游开先寺
挽庄定山用见素韵
送宫保徐公致仕
古诗名句
果然雕翮振秋风
老我一区依葛水,劳君两度访灵峰
春波画舫又匆匆
富春向来碧溪长
昭德祠前草树香,劳君三载护甘棠
闻道儿童留别驾,谁教风雨送归航
眼中清浊付沧浪
浮云逝水自纵横
查古诗
搜索
五惜
作者:
韩上桂
朝代:
明
三惜曰:圣明在御,品物咸亨。
龙兴虎啸,道与时行。
有崎岖之贱士,独壹郁以伤情。
其处身也寡营,其与物也无竞。
巽让得之前闻,淡约出于至性。
自言家傍南海,系溯安阳。
五云曳采,北斗垂光。
倚旗峰之峍屼,引珠浦之微茫。
舞象之年,知名下邑,入洛之岁,偕计上方。
梅花岭畔白如霜,杨子江头映绿杨。
维舟建业看春色,走马新丰问帝乡。
闻道天朝招俊茂,棘院森沉严昼漏。
凌云杞梓并承斤,照日鹓鸾同入彀。
效太平而献策,拟大宝以扬箴。
将输负曝之缊,愿溉烹鱼之鬵。
燕台雄骏似云屯,蹇驽何堪重价论。
本期烧尾乘桃浪,岂知点额困龙门。
辞阊阖以蓬飘,溯河淮而旅泊。
题诗瓜步之亭,作赋荆溪之阁。
文酒盛以相从,宾朋欢其共谑。
弃九仞之成劳,希千秋之杰作。
雕霞镂雪逞新裁,笔底琼花次第开。
似从缑岭吹笙过,又向岷江濯锦回。
弹宝瑟以干齐,服章甫而适越。
虽工巧以何为,见趋舍之徒汨
。
玉为釜兮珠为粮,金作楫兮银作航。
欲疗饥兮不可,思远涉兮何方。
豫五起而不中,管三战而皆北。
谅天运之多艰,亦人谋之近惑。
日已迈兮月亦驰,虚盛际兮空含悲。
求背城兮拾烬,顾然灰兮何时。
惧此生之泯没,故数过而长咨。
诗句欣赏
MORE+
悠悠者苍天,不知有意否
出处:
弘治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午大雪二十九日寅止正月三日晚又雪至十六日或雪或止惟十五日尤异其雪花大者约广二三寸长亦如之见者莫不惊骇余时奉命在镇是日雨水节寒如冬至沿河冻合舟不能行屋檐积雪弥月不消不知天道竟何如也感而有作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敝帏为马存,敝盖为狗故
出处:
舟过苏州齐门见娄江三尸浮露感而有作录似林思绍太守思绍以御史作郡于苏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于物且惜之,人独无所顾
出处:
舟过苏州齐门见娄江三尸浮露感而有作录似林思绍太守思绍以御史作郡于苏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悯哉娄江水,浮此三尸露
出处:
舟过苏州齐门见娄江三尸浮露感而有作录似林思绍太守思绍以御史作郡于苏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不知死者谁,善恶果其数
出处:
舟过苏州齐门见娄江三尸浮露感而有作录似林思绍太守思绍以御史作郡于苏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眷兹春月令,掩骼政之务
出处:
舟过苏州齐门见娄江三尸浮露感而有作录似林思绍太守思绍以御史作郡于苏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耳闻太守仁,我安忍虚赋
出处:
舟过苏州齐门见娄江三尸浮露感而有作录似林思绍太守思绍以御史作郡于苏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朝度黄梅坂,暮宿九江城
出处:
宿九江城时九月五日也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岁月坐成晚,王事未有程
出处:
宿九江城时九月五日也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感此不能寐,起视秋月明
出处:
宿九江城时九月五日也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悄悄风露冷,唧唧寒螀鸣
出处:
宿九江城时九月五日也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万物各有时,而我宁无情
出处:
宿九江城时九月五日也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江南困财力,塞北急戎兵
出处:
宿九江城时九月五日也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所以举屯政,乱丝费经营
出处:
宿九江城时九月五日也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或能如刘晏,鞭算以求名
出处:
宿九江城时九月五日也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或艺如冉子,山泽有损盈
出处:
宿九江城时九月五日也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我拙百无益,下下每自评
出处:
宿九江城时九月五日也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安得家家给,人乐泰阶平
出处:
宿九江城时九月五日也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忧时念明主,寒江潮夜生
出处:
宿九江城时九月五日也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正德二年春,正月上元日
出处:
正德二年元日日食
作者:
王缜
朝代:
明
龙兴虎啸,道与时行。
有崎岖之贱士,独壹郁以伤情。
其处身也寡营,其与物也无竞。
巽让得之前闻,淡约出于至性。
自言家傍南海,系溯安阳。
五云曳采,北斗垂光。
倚旗峰之峍屼,引珠浦之微茫。
舞象之年,知名下邑,入洛之岁,偕计上方。
梅花岭畔白如霜,杨子江头映绿杨。
维舟建业看春色,走马新丰问帝乡。
闻道天朝招俊茂,棘院森沉严昼漏。
凌云杞梓并承斤,照日鹓鸾同入彀。
效太平而献策,拟大宝以扬箴。
将输负曝之缊,愿溉烹鱼之鬵。
燕台雄骏似云屯,蹇驽何堪重价论。
本期烧尾乘桃浪,岂知点额困龙门。
辞阊阖以蓬飘,溯河淮而旅泊。
题诗瓜步之亭,作赋荆溪之阁。
文酒盛以相从,宾朋欢其共谑。
弃九仞之成劳,希千秋之杰作。
雕霞镂雪逞新裁,笔底琼花次第开。
似从缑岭吹笙过,又向岷江濯锦回。
弹宝瑟以干齐,服章甫而适越。
虽工巧以何为,见趋舍之徒汨。
玉为釜兮珠为粮,金作楫兮银作航。
欲疗饥兮不可,思远涉兮何方。
豫五起而不中,管三战而皆北。
谅天运之多艰,亦人谋之近惑。
日已迈兮月亦驰,虚盛际兮空含悲。
求背城兮拾烬,顾然灰兮何时。
惧此生之泯没,故数过而长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