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茅荐馨
茜桃
茹东济
茹宏
茹棻
茹湜
茹纶常
茹芝翁
荀仲举
荀勖
荀完
荀昶
荀济
荀组
荀雍
荆人
荆冬倩
荆叔
荆州僧
荆州掾
荆浩
荆轲
草堂后人
草夫人
荣九思
荣倪
荣咨道
荣庆
荣樵仲
荣涟
精选古诗
吊诡
题浴日亭
游连州帝后岩赋呈小园逸生对庐力行诸老
贤令山
洛阳牡丹花会
题连登手录罗雨山藤花别馆诗钞
瞻仰孙中山先生翠亨故居
康乐园百千燕巢一日被毁原为细腰雨燕保护基地
古诗名句
秋水茫茫浅鹭沙,古槐疏柳带栖鸦
啼来彷佛琴中夜,一抹炊烟数点霞
薄薄轻云淡淡烟,雪香深处隐姑仙
清容未肯全相露,为恐炎凉有弃捐
棠梨花朵压枝低,两两锦鸠来上啼
更有青青君子竹,如何不见凤凰栖
鼠须微纸写蝇头,一幅千金不易求
往事偶传图画里,至今犹想晋风流
查古诗
搜索
五惜
作者:
韩上桂
朝代:
明
四惜曰:木有本兮水有源,覆高乾兮载厚坤
。
泉化雨而归涧,叶辞枝而冒根。
当吾亲而失养,何俦类之可言。
自少入奉慈规,出祇严命。
夜读昼樵,冬温夏凊。
愿窃效乎微劳,肯暂违乎初性。
江之鱼兮可馔,庭之雀兮可罗。
庆椿萱之并茂,慰棠棣之连柯。
乘佳辰而贡喜,候令色以输和。
舞袖斓斑,聊丹花助笑,称觞讽咏,则好鸟酬歌。
饥来驱人,贫而愿仕。
倖厕贤书,遂离故里。
一曝腮而南归,五扬鞭而北指。
鼯鼠之技已穷,骀驽之心未已。
几跋涉于山川,徒顾瞻乎岵屺。
岁在阉茂,桥木倏摧。
序逢荒落,婺女呈灾。
八年之间,连失怙恃。
酸辛毕尝,荼毒交至。
欲仰戴兮无天,思措履兮何地。
白云飘其不还,浮萍荡其如寄。
亦尝屈心釜禄,托迹儒官。
徼微温于毡席,借一饱于蓿盘。
庭对双槐之秀,斋涵片石之寒。
情有同于捧檄,义无病于素餐。
然而燕越迢遥,舟车逗遛。
北堂之望虽殷,东征之赋靡就。
肠一夕而九回,眉终朝而屡皱。
秩甫溢于期年,哀遽逢于霜候。
使我蓼莪废诵,风木驰思。
怵焉魄散,涣尔精离。
空洒鱼皋之泪,莫遏雍门之悲。
欲割股而罔救,纵假翼以犹迟。
已矣哉,榆景逼兮虬漏催,几筵寂兮杖屦煤。
览杯棬兮起痛,披手泽兮衔哀。
逐逐尘途,祇自婴夫缰锁,悠悠世态,曾何益于根荄。
玩白日而弗爱,任高年之屡推。
瓶而既罄,耻乃在罍。
是以王质躬耕,傅咸解职。
绝意骛华,但思竭力。
庭巢返哺之乌,径刈钩衣之棘。
用伸报于须臾,忍忘恩于罔极。
谁无父母,我独匪人。
扬名靡遂,养志无因。
从此奄绵喘息,索寞形神。
总无裨于名教,惟作蠹于夷伦。
计粗衣而粝食,守淡约以终身。
诗句欣赏
MORE+
方思道,郑继之,二人瞰世同一机
出处:
秋夜过虎丘与方思道坐白莲池石各赋一首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今时莫道无钟期
出处:
秋夜过虎丘与方思道坐白莲池石各赋一首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吁嗟乎太行之路多崄巇,烟尘障天咫尺迷
出处:
秋夜过虎丘与方思道坐白莲池石各赋一首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壮志于我夫何为,五斗米,焉足糜
出处:
秋夜过虎丘与方思道坐白莲池石各赋一首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南山有蕨藜,北山有紫芝
出处:
秋夜过虎丘与方思道坐白莲池石各赋一首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归乎归剑池,蛟龙久不起
出处:
秋夜过虎丘与方思道坐白莲池石各赋一首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生公法石至今疑,来日大难知不知
出处:
秋夜过虎丘与方思道坐白莲池石各赋一首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愿言将子颠冥于武夷
出处:
秋夜过虎丘与方思道坐白莲池石各赋一首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道人昔年屠赤虬,虬革中作云锦裘
出处:
遗太白山人方舄歌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授之素女制方舄,精比南海之轻绡
出处:
遗太白山人方舄歌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鹖冠鹤氅言好逑,未有售者微其俦
出处:
遗太白山人方舄歌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余知尤物终非世所畜,化作双凫飞去从王乔
出处:
遗太白山人方舄歌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低五岳,小六州,游汗漫,三千秋
出处:
遗太白山人方舄歌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更欲乘风观十洲,掉头太白山悠悠
出处:
遗太白山人方舄歌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饥餐聚窟霞,渴饮清海沤
出处:
遗太白山人方舄歌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赤霄九万去一息,戾止岂负樊笼忧
出处:
遗太白山人方舄歌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汉网恢恢羽猎愁,双凫双凫何处求
出处:
遗太白山人方舄歌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我亦从今理风翼,觅汝于昆崙顶上之椒丘
出处:
遗太白山人方舄歌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吾闻太湖东注三千水,乾坤纳纳几万里
出处:
登七十二峰阁歌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东西洞庭天际起,七十二峰如聚蚁,青天白日飞雪雨
出处:
登七十二峰阁歌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泉化雨而归涧,叶辞枝而冒根。
当吾亲而失养,何俦类之可言。
自少入奉慈规,出祇严命。
夜读昼樵,冬温夏凊。
愿窃效乎微劳,肯暂违乎初性。
江之鱼兮可馔,庭之雀兮可罗。
庆椿萱之并茂,慰棠棣之连柯。
乘佳辰而贡喜,候令色以输和。
舞袖斓斑,聊丹花助笑,称觞讽咏,则好鸟酬歌。
饥来驱人,贫而愿仕。
倖厕贤书,遂离故里。
一曝腮而南归,五扬鞭而北指。
鼯鼠之技已穷,骀驽之心未已。
几跋涉于山川,徒顾瞻乎岵屺。
岁在阉茂,桥木倏摧。
序逢荒落,婺女呈灾。
八年之间,连失怙恃。
酸辛毕尝,荼毒交至。
欲仰戴兮无天,思措履兮何地。
白云飘其不还,浮萍荡其如寄。
亦尝屈心釜禄,托迹儒官。
徼微温于毡席,借一饱于蓿盘。
庭对双槐之秀,斋涵片石之寒。
情有同于捧檄,义无病于素餐。
然而燕越迢遥,舟车逗遛。
北堂之望虽殷,东征之赋靡就。
肠一夕而九回,眉终朝而屡皱。
秩甫溢于期年,哀遽逢于霜候。
使我蓼莪废诵,风木驰思。
怵焉魄散,涣尔精离。
空洒鱼皋之泪,莫遏雍门之悲。
欲割股而罔救,纵假翼以犹迟。
已矣哉,榆景逼兮虬漏催,几筵寂兮杖屦煤。
览杯棬兮起痛,披手泽兮衔哀。
逐逐尘途,祇自婴夫缰锁,悠悠世态,曾何益于根荄。
玩白日而弗爱,任高年之屡推。
瓶而既罄,耻乃在罍。
是以王质躬耕,傅咸解职。
绝意骛华,但思竭力。
庭巢返哺之乌,径刈钩衣之棘。
用伸报于须臾,忍忘恩于罔极。
谁无父母,我独匪人。
扬名靡遂,养志无因。
从此奄绵喘息,索寞形神。
总无裨于名教,惟作蠹于夷伦。
计粗衣而粝食,守淡约以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