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董师中
董师谦
董希吕
董平章
董应举
董康绶
董循
董德元
董必武
董思凝
董思恭
董恂
董恢
董敦逸
董敬舆
董文
董文涣
董文甫
董文骥
董斯张
董新策
董旭
董昙
董晓山
董朴
董杞
董楷
董榕
董樵
董正官
精选古诗
浣溪沙
浣溪沙
地震组诗
地震组诗
宜宾行七首
宜宾行七首
“非典”杂咏
丙戌人日书感二首,遵中镇诗社约用蔡襄韵,时余甫返蓉定居,距二十二岁出川,三十八年矣
古诗名句
莫言磐石坚,莫言芳草萋
一朝陵谷变,草石俱埃泥
故香谁共识,空山子规啼
闻道上元月,今年异昔常
遂教赏□客,投暮造韬光
石磴屐声促,风分佛殿香
坐定茶烟碧,檀几素琴张
仁师鼓一曲,响落满林霜
查古诗
搜索
五惜
作者:
韩上桂
朝代:
明
四惜曰:木有本兮水有源,覆高乾兮载厚坤。
泉化雨而归涧,叶辞枝而冒根。
当吾亲而失养,何俦类之可言。
自少入奉慈规,出祇严命。
夜读昼樵,冬温夏凊
。
愿窃效乎微劳,肯暂违乎初性。
江之鱼兮可馔,庭之雀兮可罗。
庆椿萱之并茂,慰棠棣之连柯。
乘佳辰而贡喜,候令色以输和。
舞袖斓斑,聊丹花助笑,称觞讽咏,则好鸟酬歌。
饥来驱人,贫而愿仕。
倖厕贤书,遂离故里。
一曝腮而南归,五扬鞭而北指。
鼯鼠之技已穷,骀驽之心未已。
几跋涉于山川,徒顾瞻乎岵屺。
岁在阉茂,桥木倏摧。
序逢荒落,婺女呈灾。
八年之间,连失怙恃。
酸辛毕尝,荼毒交至。
欲仰戴兮无天,思措履兮何地。
白云飘其不还,浮萍荡其如寄。
亦尝屈心釜禄,托迹儒官。
徼微温于毡席,借一饱于蓿盘。
庭对双槐之秀,斋涵片石之寒。
情有同于捧檄,义无病于素餐。
然而燕越迢遥,舟车逗遛。
北堂之望虽殷,东征之赋靡就。
肠一夕而九回,眉终朝而屡皱。
秩甫溢于期年,哀遽逢于霜候。
使我蓼莪废诵,风木驰思。
怵焉魄散,涣尔精离。
空洒鱼皋之泪,莫遏雍门之悲。
欲割股而罔救,纵假翼以犹迟。
已矣哉,榆景逼兮虬漏催,几筵寂兮杖屦煤。
览杯棬兮起痛,披手泽兮衔哀。
逐逐尘途,祇自婴夫缰锁,悠悠世态,曾何益于根荄。
玩白日而弗爱,任高年之屡推。
瓶而既罄,耻乃在罍。
是以王质躬耕,傅咸解职。
绝意骛华,但思竭力。
庭巢返哺之乌,径刈钩衣之棘。
用伸报于须臾,忍忘恩于罔极。
谁无父母,我独匪人。
扬名靡遂,养志无因。
从此奄绵喘息,索寞形神。
总无裨于名教,惟作蠹于夷伦。
计粗衣而粝食,守淡约以终身。
诗句欣赏
MORE+
奉敕江南仅两年,蜚声已达冕旒前
出处:
送魏都宪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何人为补中丞缺,此日还将旧政传
出处:
送魏都宪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贪贿吏惊先解绶,弄兵人散欲耕田
出处:
送魏都宪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愿公为国持三尺,一岁官应见几迁
出处:
送魏都宪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散地偏于懒性便,我来君去思悠然
出处:
送邦彦学士先生二首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出门是处成三昧,视日何人记八砖
出处:
送邦彦学士先生二首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夜静月移花影乱,春深风度鸟声圆
出处:
送邦彦学士先生二首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而今每忆当年乐,始信瀛洲别有仙
出处:
送邦彦学士先生二首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朝阳门不比春明,别远无过是两京
出处:
送邦彦学士先生二首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名姓尚留东观在,官衔不减北扉清
出处:
送邦彦学士先生二首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船从白鹭洲边过,马向乌衣巷口行
出处:
送邦彦学士先生二首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冠盖几人来送别,独予南望不胜情
出处:
送邦彦学士先生二首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微风无力可飞沙,天气如春自可嘉
出处:
沙河道中次周检讨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勒马问途将几里,入门留客是谁家
出处:
沙河道中次周检讨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叉鱼滩浅冰初合,射雉林深日渐斜
出处:
沙河道中次周检讨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遥望万山环拱处,六陵尚有五云遮
出处:
沙河道中次周检讨韵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萧萧风木古祠前,千载英灵尚凛然
出处:
谒刘谏议祠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锐意一言能悟主,岂知无力可回天
出处:
谒刘谏议祠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寒蝉抱树何由化,冻雀争枝未肯还
出处:
谒刘谏议祠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溪涧绝无蘋藻在,不妨一勺荐甘泉
出处:
谒刘谏议祠
作者:
吴俨
朝代:
明
泉化雨而归涧,叶辞枝而冒根。
当吾亲而失养,何俦类之可言。
自少入奉慈规,出祇严命。
夜读昼樵,冬温夏凊。
愿窃效乎微劳,肯暂违乎初性。
江之鱼兮可馔,庭之雀兮可罗。
庆椿萱之并茂,慰棠棣之连柯。
乘佳辰而贡喜,候令色以输和。
舞袖斓斑,聊丹花助笑,称觞讽咏,则好鸟酬歌。
饥来驱人,贫而愿仕。
倖厕贤书,遂离故里。
一曝腮而南归,五扬鞭而北指。
鼯鼠之技已穷,骀驽之心未已。
几跋涉于山川,徒顾瞻乎岵屺。
岁在阉茂,桥木倏摧。
序逢荒落,婺女呈灾。
八年之间,连失怙恃。
酸辛毕尝,荼毒交至。
欲仰戴兮无天,思措履兮何地。
白云飘其不还,浮萍荡其如寄。
亦尝屈心釜禄,托迹儒官。
徼微温于毡席,借一饱于蓿盘。
庭对双槐之秀,斋涵片石之寒。
情有同于捧檄,义无病于素餐。
然而燕越迢遥,舟车逗遛。
北堂之望虽殷,东征之赋靡就。
肠一夕而九回,眉终朝而屡皱。
秩甫溢于期年,哀遽逢于霜候。
使我蓼莪废诵,风木驰思。
怵焉魄散,涣尔精离。
空洒鱼皋之泪,莫遏雍门之悲。
欲割股而罔救,纵假翼以犹迟。
已矣哉,榆景逼兮虬漏催,几筵寂兮杖屦煤。
览杯棬兮起痛,披手泽兮衔哀。
逐逐尘途,祇自婴夫缰锁,悠悠世态,曾何益于根荄。
玩白日而弗爱,任高年之屡推。
瓶而既罄,耻乃在罍。
是以王质躬耕,傅咸解职。
绝意骛华,但思竭力。
庭巢返哺之乌,径刈钩衣之棘。
用伸报于须臾,忍忘恩于罔极。
谁无父母,我独匪人。
扬名靡遂,养志无因。
从此奄绵喘息,索寞形神。
总无裨于名教,惟作蠹于夷伦。
计粗衣而粝食,守淡约以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