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宗梅
宗楚客
宗泽
宗渭
宗源瀚
宗炳
宗瑩
宗禅师
宗稷辰
宗端修
宗粲
宗羁
宗臣
宗衍
宗谊
宗远崖
宗道
宗钦
宗韶
官人子弟
官保
官连娣
定徵
定志
定源
宛仙
宛敏灏
宜芬公主
宝历宫人
宝廷
精选古诗
己丑端午
毕业二十周年将返母校为班级纪念树铭牌作
暮阑公藏游见寄步韵奉和
上海站前偶遇王星客
己丑秋之京旅途口占二首
己丑秋之京旅途口占二首
大雾步陆子韵
己丑霜月之望夜步凤凰街口占寄胡僧
古诗名句
英英团盖云,轻移遮白日
晒发图未成,竹深留六逸
蹲踞芜亭中,望望晴光隔
祇愁风雨生,漂此高家麦
白鸭传来岁月深,主人重之等南金
横塘低岸日相逐,八足二螯时并寻
缟衣素裳凤髻好,罗袜纯青笛嘴皂
谐侣欢呼自己名,倦游默坐王孙草
查古诗
搜索
五惜
作者:
韩上桂
朝代:
明
五惜曰:靡德弗雠,无言不报。
虽验物情,实徵天道。
故佩刀以之输诚,缁衣用之明好。
片言之誉,义有重于百朋,一饭之恩,感或同于再造。
况仆本庸劣,越在荒蛮。
声名莫达,进取常艰。
赖早闻乎训诲,免终堕于愚顽。
睹凤飞而思附,仰虬举而愿攀。
求追踪于逸驾,庶矫树于尘寰。
忆昔豹管初窥,芸编试检。
力同弱鷇之翻,丹学轻霞之染。
乍觏许之为骅骝,再见题之为琬琰。
呼小友以忘年,抗上交而靡谄。
比探泮藻,爰应公车
。
则有鉴符郭泰,贤埒曾舆。
远接仙系,近奉丹庐。
郭也为浙潮之拱璧,曾也为闽海之珍玙。
一提衡乎庠籍,一典校乎乡书。
咸审音而叹赏,每属意以勤渠。
论欲置之座侧,赋特荐夫子虚。
复有璧沼钜工,瀛洲贵仕。
胡监丞之淹博,品重南金,刘祭酒之精研,名高赤帜。
具天下之模楷,秉人间之炉锤。
启太学以谈经,集群髦而命试。
交口推扬,进而器之。
曰子非罗浮之幽桂,庾岭之早梅耶。
升孔之堂,可匹游而班夏。
游梁之苑,可掩邹而夺枚。
毋弛心于淬砺,尚抗志于尘埃。
三复斯言,恍焉在耳。
廿载驱驰,长途蹇否。
学业罔成,功名徒尔。
向之并号怜才,亟称知己。
乐借吹嘘,俯加料理。
此日皆翛然羽化,杳尔云征。
莫副昂霄之望,有孤倒屣之迎。
生者含羞于辱盻,没者抱憾于伤明。
离离者实,橘维荣矣。
徙而在北,枳焉更矣。
变迁靡定,隳厥成矣。
德厚莫报,虚吾生矣。
山则有榛,隰则有芷。
云谁之思,西方彼美。
日月不居,年华若驰。
罢敝可鞭,老骥千里。
窃不敢自弃于清评,戢遗箴而永矢。
诗句欣赏
MORE+
总缘人品压流辈,以兹并重无声诗
出处:
题陈伯孺效漫士山水小景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流传岁久虫鱼蚀,半尺冰绡难论值
出处:
题陈伯孺效漫士山水小景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龙门去后墨池乾,画史谁能继其迹
出处:
题陈伯孺效漫士山水小景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陈子湾溪我辈人,应疑待诏是前身
出处:
题陈伯孺效漫士山水小景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一时词翰推双美,点染云山更有神
出处:
题陈伯孺效漫士山水小景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满目烟霞浓复淡,复岭重冈连断岸
出处:
题陈伯孺效漫士山水小景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偏于米老得风神,难与龙门辨真赝
出处:
题陈伯孺效漫士山水小景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岁月惊看忽十年,灯前隐隐生云烟
出处:
题陈伯孺效漫士山水小景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诗成戏笔题其上,留作人间宝墨传
出处:
题陈伯孺效漫士山水小景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幽人野性耽空谷,一簇葵花数竿竹
出处:
题马远山水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磐石嵚崎出涧阿,流泉湍激交林麓
出处:
题马远山水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清宵露坐月光迟,稚子支筇背后随
出处:
题马远山水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林下水边无俗物,既堪图画又堪诗
出处:
题马远山水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青铜留美质,玄锡出良工
出处:
咏古镜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剥蚀殉秦冢,悲欢照汉宫
出处:
咏古镜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挂壁菱花艳,藏匣桂轮空
出处:
咏古镜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佳人时拂拭,莫使素尘蒙
出处:
咏古镜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罗帷图百卉,晏寝自生香
出处:
咏百花画帐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不羡雕栏艳,犹如金谷芳
出处:
咏百花画帐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娇枝沾暮雨,弱干耐秋霜
出处:
咏百花画帐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虽验物情,实徵天道。
故佩刀以之输诚,缁衣用之明好。
片言之誉,义有重于百朋,一饭之恩,感或同于再造。
况仆本庸劣,越在荒蛮。
声名莫达,进取常艰。
赖早闻乎训诲,免终堕于愚顽。
睹凤飞而思附,仰虬举而愿攀。
求追踪于逸驾,庶矫树于尘寰。
忆昔豹管初窥,芸编试检。
力同弱鷇之翻,丹学轻霞之染。
乍觏许之为骅骝,再见题之为琬琰。
呼小友以忘年,抗上交而靡谄。
比探泮藻,爰应公车。
则有鉴符郭泰,贤埒曾舆。
远接仙系,近奉丹庐。
郭也为浙潮之拱璧,曾也为闽海之珍玙。
一提衡乎庠籍,一典校乎乡书。
咸审音而叹赏,每属意以勤渠。
论欲置之座侧,赋特荐夫子虚。
复有璧沼钜工,瀛洲贵仕。
胡监丞之淹博,品重南金,刘祭酒之精研,名高赤帜。
具天下之模楷,秉人间之炉锤。
启太学以谈经,集群髦而命试。
交口推扬,进而器之。
曰子非罗浮之幽桂,庾岭之早梅耶。
升孔之堂,可匹游而班夏。
游梁之苑,可掩邹而夺枚。
毋弛心于淬砺,尚抗志于尘埃。
三复斯言,恍焉在耳。
廿载驱驰,长途蹇否。
学业罔成,功名徒尔。
向之并号怜才,亟称知己。
乐借吹嘘,俯加料理。
此日皆翛然羽化,杳尔云征。
莫副昂霄之望,有孤倒屣之迎。
生者含羞于辱盻,没者抱憾于伤明。
离离者实,橘维荣矣。
徙而在北,枳焉更矣。
变迁靡定,隳厥成矣。
德厚莫报,虚吾生矣。
山则有榛,隰则有芷。
云谁之思,西方彼美。
日月不居,年华若驰。
罢敝可鞭,老骥千里。
窃不敢自弃于清评,戢遗箴而永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