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石民英
石汝砺
石沆
石泳坚
石涛
石渠
石牧之
石珝
石琮
石申
石祖文
石福作
石端诚
石绳簳
石维岩
石羲叟
石耆翁
石芳
石苍舒
石葆元
石象之
石贯
石赓
石赞清
石达开
石道士
石道慧
石郊
石钧
石锦绣
精选古诗
维扬怀古
夏日书怀
沈天祥宅赏莲有并头品字二种
沈天祥宅赏莲有并头品字二种
至日书怀
除夕奉和少宰柴墟先生韵
游灵谷寺
病起对雪和东坡韵
古诗名句
坐中冠盖人争羡,物外烟霞性所耽
对景浑忘身是客,依稀风物似江南
郎君早岁即知名,十载风尘祇自惊
綵笔昔看称独步,玉堂今喜冠群英
九重天向词坛近,五色云从相国生
少小同游幸同宦,一缄聊展渭阳情
谷口人何在,空馀别业存
幽窗多鸟迹,芳径半苔痕
查古诗
搜索
五惜
作者:
韩上桂
朝代:
明
五惜曰:靡德弗雠,无言不报。
虽验物情,实徵天道。
故佩刀以之输诚,缁衣用之明好。
片言之誉,义有重于百朋,一饭之恩,感或同于再造。
况仆本庸劣,越在荒蛮。
声名莫达,进取常艰。
赖早闻乎训诲,免终堕于愚顽。
睹凤飞而思附,仰虬举而愿攀。
求追踪于逸驾,庶矫树于尘寰。
忆昔豹管初窥,芸编试检。
力同弱鷇之翻,丹学轻霞之染。
乍觏许之为骅骝,再见题之为琬琰。
呼小友以忘年,抗上交而靡谄。
比探泮藻,爰应公车。
则有鉴符郭泰,贤埒曾舆。
远接仙系,近奉丹庐
。
郭也为浙潮之拱璧,曾也为闽海之珍玙。
一提衡乎庠籍,一典校乎乡书。
咸审音而叹赏,每属意以勤渠。
论欲置之座侧,赋特荐夫子虚。
复有璧沼钜工,瀛洲贵仕。
胡监丞之淹博,品重南金,刘祭酒之精研,名高赤帜。
具天下之模楷,秉人间之炉锤。
启太学以谈经,集群髦而命试。
交口推扬,进而器之。
曰子非罗浮之幽桂,庾岭之早梅耶。
升孔之堂,可匹游而班夏。
游梁之苑,可掩邹而夺枚。
毋弛心于淬砺,尚抗志于尘埃。
三复斯言,恍焉在耳。
廿载驱驰,长途蹇否。
学业罔成,功名徒尔。
向之并号怜才,亟称知己。
乐借吹嘘,俯加料理。
此日皆翛然羽化,杳尔云征。
莫副昂霄之望,有孤倒屣之迎。
生者含羞于辱盻,没者抱憾于伤明。
离离者实,橘维荣矣。
徙而在北,枳焉更矣。
变迁靡定,隳厥成矣。
德厚莫报,虚吾生矣。
山则有榛,隰则有芷。
云谁之思,西方彼美。
日月不居,年华若驰。
罢敝可鞭,老骥千里。
窃不敢自弃于清评,戢遗箴而永矢。
诗句欣赏
MORE+
自从南北风尘远,不到东山又几年
出处:
天津道中怀王玉生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同泛归舟下潞河,空将身世感蹉跎
出处:
连窝舟中与张叔韬话旧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十年京洛红尘满,三载朱崖白发多
出处:
连窝舟中与张叔韬话旧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云暗戍楼喧断角,月残官渡起悲歌
出处:
连窝舟中与张叔韬话旧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愁君此去王程急,两岸芦花奈别何
出处:
连窝舟中与张叔韬话旧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淮浦东边月影斜,相思何处问琵琶
出处:
淮阴舟夜寄怀二云歌姬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别时折是章台柳,梦里歌为玉树花
出处:
淮阴舟夜寄怀二云歌姬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万里客魂销绿鬓,几回幽恨寄红牙
出处:
淮阴舟夜寄怀二云歌姬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遥知香骨怀人瘦,宽尽春风系臂纱
出处:
淮阴舟夜寄怀二云歌姬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每看秋水忆临波,况值天孙夜渡河
出处:
广陵七夕闻歌有怀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衣上馀香怀贾女,竹间残泪怨湘娥
出处:
广陵七夕闻歌有怀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书从蓟北传来少,梦到江南别后多
出处:
广陵七夕闻歌有怀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二十四桥桥畔月,不堪重听绕梁歌
出处:
广陵七夕闻歌有怀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萧萧书剑傍风尘,况对天涯骨肉亲
出处:
真州逢谢在杭司理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半夜断猿知己泪,经年羸马异乡身
出处:
真州逢谢在杭司理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飘零湖海愁归客,憔悴江潭问逐臣
出处:
真州逢谢在杭司理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此日世途君自见,莫将青鬓叹沉沦
出处:
真州逢谢在杭司理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萧萧羸马厌驰驱,愁听枫桥月落乌
出处:
舟次枫桥寄陈汝大先生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开遍芙蓉思故国,折来杨柳记西湖
出处:
舟次枫桥寄陈汝大先生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十年献赋青云薄,千里题诗白社孤
出处:
舟次枫桥寄陈汝大先生
作者:
徐熥
朝代:
明
虽验物情,实徵天道。
故佩刀以之输诚,缁衣用之明好。
片言之誉,义有重于百朋,一饭之恩,感或同于再造。
况仆本庸劣,越在荒蛮。
声名莫达,进取常艰。
赖早闻乎训诲,免终堕于愚顽。
睹凤飞而思附,仰虬举而愿攀。
求追踪于逸驾,庶矫树于尘寰。
忆昔豹管初窥,芸编试检。
力同弱鷇之翻,丹学轻霞之染。
乍觏许之为骅骝,再见题之为琬琰。
呼小友以忘年,抗上交而靡谄。
比探泮藻,爰应公车。
则有鉴符郭泰,贤埒曾舆。
远接仙系,近奉丹庐。
郭也为浙潮之拱璧,曾也为闽海之珍玙。
一提衡乎庠籍,一典校乎乡书。
咸审音而叹赏,每属意以勤渠。
论欲置之座侧,赋特荐夫子虚。
复有璧沼钜工,瀛洲贵仕。
胡监丞之淹博,品重南金,刘祭酒之精研,名高赤帜。
具天下之模楷,秉人间之炉锤。
启太学以谈经,集群髦而命试。
交口推扬,进而器之。
曰子非罗浮之幽桂,庾岭之早梅耶。
升孔之堂,可匹游而班夏。
游梁之苑,可掩邹而夺枚。
毋弛心于淬砺,尚抗志于尘埃。
三复斯言,恍焉在耳。
廿载驱驰,长途蹇否。
学业罔成,功名徒尔。
向之并号怜才,亟称知己。
乐借吹嘘,俯加料理。
此日皆翛然羽化,杳尔云征。
莫副昂霄之望,有孤倒屣之迎。
生者含羞于辱盻,没者抱憾于伤明。
离离者实,橘维荣矣。
徙而在北,枳焉更矣。
变迁靡定,隳厥成矣。
德厚莫报,虚吾生矣。
山则有榛,隰则有芷。
云谁之思,西方彼美。
日月不居,年华若驰。
罢敝可鞭,老骥千里。
窃不敢自弃于清评,戢遗箴而永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