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徐溥
徐潮
徐灏
徐灵府
徐灼
徐灿
徐炘
徐炯
徐炳
徐焕谟
徐照
徐熊飞
徐熙珍
徐熥
徐燮钧
徐爰
徐牧
徐献可
徐献子
徐献忠
徐玄之
徐玄吉
徐玑
徐珂
徐珌
徐珏
徐珠渊
徐珩
徐珽
徐理
精选古诗
送张洪阳学士请告南旋四首
题张学士閒云馆四首
王忠铭宗伯山房四咏
寿封御史中丞姚江邵翁六首
告中题斋阁红梅四首
为潘海滨处士题竹萱图二首
山中奉寄太宰梦山杨公四首
归山寄贾石葵年丈四首
古诗名句
容颜不为春光媚,只为君心颇自珍
语出樱唇作脆啼
分裙莲足若花移
俗儿痴处因云雨,好梦醒时等劫灰
曹植赋,小山词
赚来尘泪也空垂
今时得做仙乡客,但食琅玕佐酒杯
醉罢琼浆对石枰,桃花人面愈倾城
查古诗
搜索
有剖蛤蜊者满腹皆虫蛆再剖亦尔莫测其故余作歌示之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阎浮世界大海水,泡影光中化百族。
皮毛齿角及鳞介,下至有头若无足。
莫不含灵具至性,其中一一有佛慈。
佛慈众生无差别,佛相遍现亦如之。
应缘度生垂化迹,不争其类争其时。
迷人不解佛真性,敢向众生笺慧命
。
鸾刀一启性命悲,一日不启馋难支。
弥天杀网张沙界,万劫相寻无尽期。
诸佛名为可悯者,以杀止杀应难化。
殷勤摘叶付儿啼,方便菩提證刀下。
枯壳相中转法轮,俨然大士现化身。
河目珠眉光满月,璎珞伽黎妙入神。
竖儒不察其中义,只道形模偶相似。
肯信文殊累劫因,前身曾脱蛤蜊蜕。
云何馋腹竞啖吞,依然蜷壳食蛤蜊。
菩萨如来大悯伤,不示慈容示丑类。
双壳才开百蛆攒,细似牛毛簇似猬。
投之以水蠕蠕活,谛视良久生寒悸。
须臾更剖亦如斯,倾筐一掷沟与隧。
此段因缘讵偶然,我云是佛显教权。
众生业轻犹可度,一凛慈容信且坚。
辟如刽子逞刀手,见其父母刀亦捐。
迷人业重佛不转,枉教善巧行方便。
咽喉火起业生贪,夺其所夺业不现。
蚖蛔钻额蛆腐肠,对此何如尚敢尝。
翠盘有箸不能下,何用鸾刀重创伤。
罪性空时莫问果,佛佛圆明珠颗颗。
就将蛤蜊比莲台,颗颗中具如来座。
佛遍恒河沙界中,物物应与蛤蜊同。
乍然悲喜生畏抑,是物皆现圣慈容。
有如贪喙恣豪嚼,钵盂净饭亦生虫。
此是如来秘密藏,芥子须弥纳万象。
提出吹毛颔下刀,抉去空华目里障。
不然枯骨有何灵,猪齿白骨现佛形。
狞犬衔来不敢食,难道畜生不爱腥。
狗子有无佛性也,且扫涂抹几剡藤。
诗句欣赏
MORE+
金门五朝一下直,静乐轩中坐日长
出处:
次韵题向诚所藏苏明远写菊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为看秋花有真意,只题诗句不焚香
出处:
次韵题向诚所藏苏明远写菊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去年载酒东郊路,水畔花前醉咏诗
出处:
次韵蒋立恭清明上冢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今日垄头空洒饭,伤心思忆去年时
出处:
次韵蒋立恭清明上冢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苍楠翠柏含烟雾,总以抡才入庙廊
出处:
枯木竹石为王山人题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自在空山名散木,珊瑚石畔老冰霜
出处:
枯木竹石为王山人题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独持贞操立云根,春雨秋风阅历频
出处:
枯木竹石为王山人题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不觉流年成老大,眼中浑见凤毛新
出处:
枯木竹石为王山人题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金殿瑶阶紫禁闱,戴星趋拜戴星归
出处:
寄萧德通兄弟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一官侍从浑无补,惭愧当年旧布衣
出处:
寄萧德通兄弟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桃花源上昔投閒,长忆君家玉树间
出处:
寄萧德通兄弟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酒散凉亭红日晚,石台临水看青山
出处:
寄萧德通兄弟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芙蓉峰下沧洲畔,碧水回环漾白沙
出处:
题李伯高画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闻说草堂邻杏坞,年年花发照春霞
出处:
题李伯高画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浮云满山如玉洁,山光下映幽人居
出处:
题金侍讲云山障子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柴门落叶可俯拾,林下日长应著书
出处:
题金侍讲云山障子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玉峡山人雪满颠,初承徵诏远朝天
出处:
玉峡山人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赐归还向峡中去,春雨沤波好放船
出处:
玉峡山人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思贻先生守道园,池边竹下敞幽轩
出处:
寄思贻兄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焚香坐隐乌皮几,隔水苍山正对门
出处:
寄思贻兄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皮毛齿角及鳞介,下至有头若无足。
莫不含灵具至性,其中一一有佛慈。
佛慈众生无差别,佛相遍现亦如之。
应缘度生垂化迹,不争其类争其时。
迷人不解佛真性,敢向众生笺慧命。
鸾刀一启性命悲,一日不启馋难支。
弥天杀网张沙界,万劫相寻无尽期。
诸佛名为可悯者,以杀止杀应难化。
殷勤摘叶付儿啼,方便菩提證刀下。
枯壳相中转法轮,俨然大士现化身。
河目珠眉光满月,璎珞伽黎妙入神。
竖儒不察其中义,只道形模偶相似。
肯信文殊累劫因,前身曾脱蛤蜊蜕。
云何馋腹竞啖吞,依然蜷壳食蛤蜊。
菩萨如来大悯伤,不示慈容示丑类。
双壳才开百蛆攒,细似牛毛簇似猬。
投之以水蠕蠕活,谛视良久生寒悸。
须臾更剖亦如斯,倾筐一掷沟与隧。
此段因缘讵偶然,我云是佛显教权。
众生业轻犹可度,一凛慈容信且坚。
辟如刽子逞刀手,见其父母刀亦捐。
迷人业重佛不转,枉教善巧行方便。
咽喉火起业生贪,夺其所夺业不现。
蚖蛔钻额蛆腐肠,对此何如尚敢尝。
翠盘有箸不能下,何用鸾刀重创伤。
罪性空时莫问果,佛佛圆明珠颗颗。
就将蛤蜊比莲台,颗颗中具如来座。
佛遍恒河沙界中,物物应与蛤蜊同。
乍然悲喜生畏抑,是物皆现圣慈容。
有如贪喙恣豪嚼,钵盂净饭亦生虫。
此是如来秘密藏,芥子须弥纳万象。
提出吹毛颔下刀,抉去空华目里障。
不然枯骨有何灵,猪齿白骨现佛形。
狞犬衔来不敢食,难道畜生不爱腥。
狗子有无佛性也,且扫涂抹几剡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