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杨起莘
杨超
杨超曾
杨轩
杨载
杨辅
杨辅世
杨辟之
杨达
杨迈
杨还吉
杨述曾
杨适
杨适1
杨适2
杨通俶
杨通幽
杨逢时
杨逢春
杨逴
杨逵
杨遂
杨道居
杨道山
杨邦乂
杨邦基
杨邦弼
杨郁伯
杨郇伯
杨郡守
精选古诗
苍石硖中见道人庵居隔水山花盛开
石塘山家
玉隆山晚望
题墨鹞
春昼
闻吹笛柬萧翀
见城西有撤民居为城濠者
中酒
古诗名句
篱东花仄却扶陶
漠漠重霾閟晓阴,凝弦恁会子期心
为迷三径一时寻
濡沫潮横思可听,剔黄月满慰初噙
潜移清寂午将深
一日痕消一日浓,凤城西合锦城东
朝辞夕返忒匆匆
长至缘悭倾蚁绿,新橙谊重带霜红
查古诗
搜索
有剖蛤蜊者满腹皆虫蛆再剖亦尔莫测其故余作歌示之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阎浮世界大海水,泡影光中化百族。
皮毛齿角及鳞介,下至有头若无足。
莫不含灵具至性,其中一一有佛慈。
佛慈众生无差别,佛相遍现亦如之。
应缘度生垂化迹,不争其类争其时。
迷人不解佛真性,敢向众生笺慧命。
鸾刀一启性命悲,一日不启馋难支。
弥天杀网张沙界,万劫相寻无尽期。
诸佛名为可悯者,以杀止杀应难化。
殷勤摘叶付儿啼,方便菩提證刀下。
枯壳相中转法轮,俨然大士现化身。
河目珠眉光满月,璎珞伽黎妙入神。
竖儒不察其中义,只道形模偶相似。
肯信文殊累劫因,前身曾脱蛤蜊蜕。
云何馋腹竞啖吞,依然蜷壳食蛤蜊。
菩萨如来大悯伤,不示慈容示丑类。
双壳才开百蛆攒,细似牛毛簇似猬。
投之以水蠕蠕活,谛视良久生寒悸。
须臾更剖亦如斯,倾筐一掷沟与隧
。
此段因缘讵偶然,我云是佛显教权。
众生业轻犹可度,一凛慈容信且坚。
辟如刽子逞刀手,见其父母刀亦捐。
迷人业重佛不转,枉教善巧行方便。
咽喉火起业生贪,夺其所夺业不现。
蚖蛔钻额蛆腐肠,对此何如尚敢尝。
翠盘有箸不能下,何用鸾刀重创伤。
罪性空时莫问果,佛佛圆明珠颗颗。
就将蛤蜊比莲台,颗颗中具如来座。
佛遍恒河沙界中,物物应与蛤蜊同。
乍然悲喜生畏抑,是物皆现圣慈容。
有如贪喙恣豪嚼,钵盂净饭亦生虫。
此是如来秘密藏,芥子须弥纳万象。
提出吹毛颔下刀,抉去空华目里障。
不然枯骨有何灵,猪齿白骨现佛形。
狞犬衔来不敢食,难道畜生不爱腥。
狗子有无佛性也,且扫涂抹几剡藤。
诗句欣赏
MORE+
地尽日南同削迹,天环夷徼杂雕题
出处:
登龙门岛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穷荒短策追铜马,曲港楼船校水犀
出处:
登龙门岛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满目山榛吟兴起,美人何处瘴烟迷
出处:
登龙门岛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离离相望隔沧溟,海外搴裳赋隰苓
出处:
将西上未远海外寄王山人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闭户秋深高士卧,吹箫人去酒徒醒
出处:
将西上未远海外寄王山人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仙盘寂寞辞茎露,帝座飘遥远客星
出处:
将西上未远海外寄王山人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惭愧故人向西笑,麻鞋今始过零丁
出处:
将西上未远海外寄王山人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额叩天阍碎豸冠,龙颜不动改容看
出处:
和周伯度许参尔辞部挂冠作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未闻东海容高士,莫赋南山笑解官
出处:
和周伯度许参尔辞部挂冠作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冥鹄已潜臣节重,城狐不死主恩宽
出处:
和周伯度许参尔辞部挂冠作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淋漓谏草休焚去,一字霜飞六月寒
出处:
和周伯度许参尔辞部挂冠作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斗酒深宵度不难,何妨相对雪漫漫
出处:
雪夜何文客过宿城南旅舍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乡心断绝惟沉醉,谈兴支离可破寒
出处:
雪夜何文客过宿城南旅舍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旅榻挑灯人万里,严城传柝月三竿
出处:
雪夜何文客过宿城南旅舍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翻思剪韭年前事,一夕风吹客思乾
出处:
雪夜何文客过宿城南旅舍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一气回阳万井烟,红衫宝马迸如泉
出处:
滇南元夕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春街烂漫清平屐,月地噌吰大小弦
出处:
滇南元夕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度曲千门翻白纻,悬灯百戏选青钱
出处:
滇南元夕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繁华好梦频消歇,粉饰怜看半壁天
出处:
滇南元夕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十年怀绪此宵平,相对疏林百感轻
出处:
送一灵禅师之匡庐
作者:
屈士煌
朝代:
明
皮毛齿角及鳞介,下至有头若无足。
莫不含灵具至性,其中一一有佛慈。
佛慈众生无差别,佛相遍现亦如之。
应缘度生垂化迹,不争其类争其时。
迷人不解佛真性,敢向众生笺慧命。
鸾刀一启性命悲,一日不启馋难支。
弥天杀网张沙界,万劫相寻无尽期。
诸佛名为可悯者,以杀止杀应难化。
殷勤摘叶付儿啼,方便菩提證刀下。
枯壳相中转法轮,俨然大士现化身。
河目珠眉光满月,璎珞伽黎妙入神。
竖儒不察其中义,只道形模偶相似。
肯信文殊累劫因,前身曾脱蛤蜊蜕。
云何馋腹竞啖吞,依然蜷壳食蛤蜊。
菩萨如来大悯伤,不示慈容示丑类。
双壳才开百蛆攒,细似牛毛簇似猬。
投之以水蠕蠕活,谛视良久生寒悸。
须臾更剖亦如斯,倾筐一掷沟与隧。
此段因缘讵偶然,我云是佛显教权。
众生业轻犹可度,一凛慈容信且坚。
辟如刽子逞刀手,见其父母刀亦捐。
迷人业重佛不转,枉教善巧行方便。
咽喉火起业生贪,夺其所夺业不现。
蚖蛔钻额蛆腐肠,对此何如尚敢尝。
翠盘有箸不能下,何用鸾刀重创伤。
罪性空时莫问果,佛佛圆明珠颗颗。
就将蛤蜊比莲台,颗颗中具如来座。
佛遍恒河沙界中,物物应与蛤蜊同。
乍然悲喜生畏抑,是物皆现圣慈容。
有如贪喙恣豪嚼,钵盂净饭亦生虫。
此是如来秘密藏,芥子须弥纳万象。
提出吹毛颔下刀,抉去空华目里障。
不然枯骨有何灵,猪齿白骨现佛形。
狞犬衔来不敢食,难道畜生不爱腥。
狗子有无佛性也,且扫涂抹几剡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