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张治道
张泌
张泌(佖
张注庆
张注我
张泰
张泰交
张泰基
张泰开
张泽
张洎
张洙
张洞
张津
张洪
张洲
张洵
张洵佳
张浍川
张济
张浑
张浓
张浚
张浚佳
张浤
张浩
张海珊
张海舫
张海鸥
张涣
精选古诗
再游水帘洞
胡文定公书院
胡文定公书院
南岳道士
观音岩僧
衡州
雁峰寺易太史计使君集
花药寺
古诗名句
酒后形骸都不记,却疑今日有严光
东南笑话向梅庄,舞破春风是此裳
酒兴寻常行处遣,人生容易度时光
广文官冷未为贫,木铎声高道自尊
二载烟尘辞九陌,一襟风月占三山
久甘苜蓿寒牙嚼,肯厌虫鱼白首斑
济济英才星斗望,古风远矣看追还
长云不离天,森林不去地
查古诗
搜索
有剖蛤蜊者满腹皆虫蛆再剖亦尔莫测其故余作歌示之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阎浮世界大海水,泡影光中化百族。
皮毛齿角及鳞介,下至有头若无足。
莫不含灵具至性,其中一一有佛慈。
佛慈众生无差别,佛相遍现亦如之。
应缘度生垂化迹,不争其类争其时。
迷人不解佛真性,敢向众生笺慧命。
鸾刀一启性命悲,一日不启馋难支。
弥天杀网张沙界,万劫相寻无尽期。
诸佛名为可悯者,以杀止杀应难化。
殷勤摘叶付儿啼,方便菩提證刀下。
枯壳相中转法轮,俨然大士现化身。
河目珠眉光满月,璎珞伽黎妙入神。
竖儒不察其中义,只道形模偶相似。
肯信文殊累劫因,前身曾脱蛤蜊蜕。
云何馋腹竞啖吞,依然蜷壳食蛤蜊。
菩萨如来大悯伤,不示慈容示丑类。
双壳才开百蛆攒,细似牛毛簇似猬。
投之以水蠕蠕活,谛视良久生寒悸。
须臾更剖亦如斯,倾筐一掷沟与隧。
此段因缘讵偶然,我云是佛显教权。
众生业轻犹可度,一凛慈容信且坚。
辟如刽子逞刀手,见其父母刀亦捐。
迷人业重佛不转,枉教善巧行方便。
咽喉火起业生贪,夺其所夺业不现。
蚖蛔钻额蛆腐肠,对此何如尚敢尝。
翠盘有箸不能下,何用鸾刀重创伤。
罪性空时莫问果,佛佛圆明珠颗颗。
就将蛤蜊比莲台,颗颗中具如来座。
佛遍恒河沙界中,物物应与蛤蜊同。
乍然悲喜生畏抑,是物皆现圣慈容
。
有如贪喙恣豪嚼,钵盂净饭亦生虫。
此是如来秘密藏,芥子须弥纳万象。
提出吹毛颔下刀,抉去空华目里障。
不然枯骨有何灵,猪齿白骨现佛形。
狞犬衔来不敢食,难道畜生不爱腥。
狗子有无佛性也,且扫涂抹几剡藤。
诗句欣赏
MORE+
江阁莺声共醉闻,扁舟东访洞庭君
出处:
送吴有定游洞庭山因讯顾季狂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若逢顾恺丹青笔,写寄包山一片云
出处:
送吴有定游洞庭山因讯顾季狂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白马倏辞邗水滨,应思桃叶渡头人
出处:
吴孝甫见访即返江上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隋堤亦有千条柳,那似江南玉树春
出处:
吴孝甫见访即返江上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旧识仙人萼绿华,石湖雪后楚天霞
出处:
题沈宜谦画梅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醉骑白凤瑶池上,约过罗浮第几家
出处:
题沈宜谦画梅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大鄣山前黄叶稀,游人江北行将归
出处:
送吴叔承还新安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相思千里芜城月,鸿雁翩翩何处飞
出处:
送吴叔承还新安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一片孤城带落霞,万山风雪客还家
出处:
送吴叔承还新安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君歌水部杨州句,应念官梅几树花
出处:
送吴叔承还新安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风流谁似大冯君,犹念寒毡郑广文
出处:
冯汝行赴保定别驾过广陵赋赠五首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今夕淮南还赋别,桑乾归雁几时闻
出处:
冯汝行赴保定别驾过广陵赋赠五首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赵北燕南节制雄,汉家深倚右扶风
出处:
冯汝行赴保定别驾过广陵赋赠五首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看君别乘行春去,桑枣阴连一郡中
出处:
冯汝行赴保定别驾过广陵赋赠五首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高生击筑和燕歌,客似田光侠气多
出处:
冯汝行赴保定别驾过广陵赋赠五首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行向部中询故事,千山风雨下滹沱
出处:
冯汝行赴保定别驾过广陵赋赠五首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三关旗帜拥秋云,上谷精兵天下闻
出处:
冯汝行赴保定别驾过广陵赋赠五首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报道儒臣为郡吏,边城不用霍将军
出处:
冯汝行赴保定别驾过广陵赋赠五首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府中宾从醉蒲萄,挟瑟当筵赵曲高
出处:
冯汝行赴保定别驾过广陵赋赠五首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他夜尊前能忆我,月明应拂吕虔刀
出处:
冯汝行赴保定别驾过广陵赋赠五首
作者:
欧大任
朝代:
明
皮毛齿角及鳞介,下至有头若无足。
莫不含灵具至性,其中一一有佛慈。
佛慈众生无差别,佛相遍现亦如之。
应缘度生垂化迹,不争其类争其时。
迷人不解佛真性,敢向众生笺慧命。
鸾刀一启性命悲,一日不启馋难支。
弥天杀网张沙界,万劫相寻无尽期。
诸佛名为可悯者,以杀止杀应难化。
殷勤摘叶付儿啼,方便菩提證刀下。
枯壳相中转法轮,俨然大士现化身。
河目珠眉光满月,璎珞伽黎妙入神。
竖儒不察其中义,只道形模偶相似。
肯信文殊累劫因,前身曾脱蛤蜊蜕。
云何馋腹竞啖吞,依然蜷壳食蛤蜊。
菩萨如来大悯伤,不示慈容示丑类。
双壳才开百蛆攒,细似牛毛簇似猬。
投之以水蠕蠕活,谛视良久生寒悸。
须臾更剖亦如斯,倾筐一掷沟与隧。
此段因缘讵偶然,我云是佛显教权。
众生业轻犹可度,一凛慈容信且坚。
辟如刽子逞刀手,见其父母刀亦捐。
迷人业重佛不转,枉教善巧行方便。
咽喉火起业生贪,夺其所夺业不现。
蚖蛔钻额蛆腐肠,对此何如尚敢尝。
翠盘有箸不能下,何用鸾刀重创伤。
罪性空时莫问果,佛佛圆明珠颗颗。
就将蛤蜊比莲台,颗颗中具如来座。
佛遍恒河沙界中,物物应与蛤蜊同。
乍然悲喜生畏抑,是物皆现圣慈容。
有如贪喙恣豪嚼,钵盂净饭亦生虫。
此是如来秘密藏,芥子须弥纳万象。
提出吹毛颔下刀,抉去空华目里障。
不然枯骨有何灵,猪齿白骨现佛形。
狞犬衔来不敢食,难道畜生不爱腥。
狗子有无佛性也,且扫涂抹几剡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