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朱协
朱南强
朱南杰
朱南金
朱厚章
朱友谅
朱叔大
朱受
朱受新
朱可名
朱可贞
朱台符
朱右
朱同
朱向芳
朱启运
朱和春
朱咸庆
朱嗣发
朱嘉善
朱嘉徵
朱嘉金
朱器封
朱国汉
朱国淳
朱圭
朱均
朱埴
朱培源
朱堂
精选古诗
兰湖曲四首
兰湖曲四首
兰湖曲四首
兰湖曲四首
送刘季德应选北上十二首
送刘季德应选北上十二首
送刘季德应选北上十二首
送刘季德应选北上十二首
古诗名句
天女大罗邀把袂,仙姝少室恋披襟
三三楚岫朝相似,六六巫峰暮半沈
玉洞玄浆霞共汎,瑶池丹醴月同斟
青鸾惯向前除下,赤凤偏宜后掖寻
日隐未央频望跸,霜飞长乐骤闻砧
银屏照胆悲华落,铁锁传心怨陆沉
织锦素娥情惨淡,题纨班氏兴萧森
崔徽谢客容颜瘁,薛媛怀人涕泪霪
查古诗
搜索
过石门访王尧韭新居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钟鼓楼前吹画角,烟火家家遍城廓。
太守祠荒径草深,居士披裘恒带索。
数武方塘接敝庐,相过不用唤篮舆。
登堂把臂忘宾主,楸局桐徽问古书。
未论胜具雅非一,交情不与流莺匹。
懒将笑语媚时人,生成一片崚嶒骨。
素业难凭清吏遗,青缃自是侬家物。
环堵萧然不是贫,布袜方袍野葛巾。
移泉不问晴和雨,听鸟常同昏与晨。
老子生来有洁癖,海南独恨少茶宾。
三日门前无履迹,便遣平头走通刺。
先生蓬巷雀张罗,居士萝轩门是席。
我从挟策望燕阍,君亦移家向石门。
石门确确石径滑,虚庭无瓦草依垣。
匡床祇有残书帙,客来何处话琴尊。
问君扩落胡为尔,吞声嘿嘿不敢言。
自古世途多偪窄,劝君舒眉莫戚戚。
沧海有日碾成尘,深谷须臾变邱垤。
胡为坠地七尺身,不寄四方寄四壁。
我今浮海即为家,君今无家亦似客。
大地何分南北居,我身仍是去留宅。
世情厌故不厌新,贺君且结石门邻。
蜗牛行处头戴屋,人生随寓可安身。
石门石门何嶙峋,门前沙井清粼粼
。
愿将一掬清泠水,且浣舍田耳畔尘。
诗句欣赏
MORE+
荆溪一水逶迤去,震泽群峰历乱来
出处:
自荆溪问道往锡山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纵使路迷都莫问,秋光随地可衔杯
出处:
自荆溪问道往锡山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万顷澄波浸太清,先皇开凿拟昆明
出处:
京城西湖漫赋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锦帆不羡扬州路,橹橹谁誇下濑兵
出处:
京城西湖漫赋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一醉洪都金屈卮,再唫台海赤霞辞
出处:
寄李献吉二首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梁王台上青春月,共折桃花未有期
出处:
寄李献吉二首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太史论文战国同,杜陵诗体次王风
出处:
寄李献吉二首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即看今代词林伯,未觉前贤采笔雄
出处:
寄李献吉二首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羡尔伯兄来万里,锦囊诗卷烂珠辉
出处:
赠寄张童子合二首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今看十岁能长赋,何用从前咤陆机
出处:
赠寄张童子合二首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麟子凤雏难可见,碧蹄丹喙定堪誇
出处:
赠寄张童子合二首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词源莫倚翻三峡,经笥还须富五车
出处:
赠寄张童子合二首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问于胡为到海陬,仙人共去住罗浮
出处:
赠夏敦夫守惠州二首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莫辞荔子开樽酒,无柰梅花绕郡楼
出处:
赠夏敦夫守惠州二首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欲采芙蓉赠使君,满江红锦涨秋云
出处:
赠夏敦夫守惠州二首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相思莫道音书远,南海春来有雁群
出处:
赠夏敦夫守惠州二首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猿声霜夜忆三巴,姜被凌寒路不赊
出处:
高吏部公次奏绩自大江携弟入荆州却赴京师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直到荆州始分手,将诗徐转入京华
出处:
高吏部公次奏绩自大江携弟入荆州却赴京师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日彩浮金丹阙晓,烟光凝翠碧山秋
出处:
送徐来秀才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长安旧路天西北,醉里题诗送客游
出处:
送徐来秀才
作者:
顾璘
朝代:
明
太守祠荒径草深,居士披裘恒带索。
数武方塘接敝庐,相过不用唤篮舆。
登堂把臂忘宾主,楸局桐徽问古书。
未论胜具雅非一,交情不与流莺匹。
懒将笑语媚时人,生成一片崚嶒骨。
素业难凭清吏遗,青缃自是侬家物。
环堵萧然不是贫,布袜方袍野葛巾。
移泉不问晴和雨,听鸟常同昏与晨。
老子生来有洁癖,海南独恨少茶宾。
三日门前无履迹,便遣平头走通刺。
先生蓬巷雀张罗,居士萝轩门是席。
我从挟策望燕阍,君亦移家向石门。
石门确确石径滑,虚庭无瓦草依垣。
匡床祇有残书帙,客来何处话琴尊。
问君扩落胡为尔,吞声嘿嘿不敢言。
自古世途多偪窄,劝君舒眉莫戚戚。
沧海有日碾成尘,深谷须臾变邱垤。
胡为坠地七尺身,不寄四方寄四壁。
我今浮海即为家,君今无家亦似客。
大地何分南北居,我身仍是去留宅。
世情厌故不厌新,贺君且结石门邻。
蜗牛行处头戴屋,人生随寓可安身。
石门石门何嶙峋,门前沙井清粼粼。
愿将一掬清泠水,且浣舍田耳畔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