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种古
种师道
种放
种诊
种道人
秘仲威
秦云
秦云(佩芬
秦仁
秦仁溥
秦仲锡
秦休
秦元似
秦公庸
秦兰佩
秦兰生
秦力山
秦南运
秦善
秦嗣彭
秦嘉
秦噩
秦堈
秦士望
秦夔
秦奭
秦孝维
秦宏铸
秦定国
秦宝寅
精选古诗
楚余生千里过访乞诗四绝以赠其行
楚余生千里过访乞诗四绝以赠其行
楚余生千里过访乞诗四绝以赠其行
楚余生千里过访乞诗四绝以赠其行
题扇
中秋夜小亭对月独酌四首末首怀邦相明府
中秋夜小亭对月独酌四首末首怀邦相明府
中秋夜小亭对月独酌四首末首怀邦相明府
古诗名句
今夕飘入谁家,冷香寄琴席
桑澥换、流觞事杳,漫消尽、兰荃残魄
碧断山遥,梦零窗暗,还更相忆
赖吟侣、为拨檀槽,恰偏有、浔阳坐中客
试奏霓裳一曲,想太真颜色
风绕指、盘珠乱落,似梦边、旧日曾识
为问醉里幽怀,几人知得
宫样妆成,茜云著、漫拾唐昌遗迹
查古诗
搜索
重庆大轰炸
作者:
陈仁德
朝代:
当代
巴山千仞向天横,巴水九折浪澎澎。
山水交辉生灵气,涌出堂堂重庆城。
重庆自古称胜地,物阜风淳人重义。
夜雨秋池催诗情,艳阳春风满商肆。
朝天门上俯两江,征帆片片下瞿塘。
月照高楼云影远,风吹深院火锅香。
一夕烟尘漫天来,千山万水忽成灾。
莽莽神州走倭寇,率土分崩究可哀。
满朝衣冠尽西迁,陪都仓皇聚群贤
。
民族存亡系于此,砥柱巍然欲擎天。
号令三军共生死,国旗高扬悲歌起。
忍看危局沉沦中,要挽狂澜险恶里。
倭儿踏血陷夷陵,战刀西指杀气腾。
必灭陪都而后快,遂教长空飞铁鹰。
铁鹰蔽空来复去,一时炸弹倾如雨。
浓烟腾空走雷霆,烈火遍地殊可惧。
火中焉能辩街衢,满城血光照废墟。
夜来处处闻号哭,国破家亡痛有馀。
触目尸骸相撑拄,残肢横斜道路堵。
多少平民弹下亡,骨肉顷刻化为土。
试向朝天门下过,狼籍一片可奈何。
两岸茫茫成火海,大江滔滔涌血波。
从此肆虐连日夜,火球毒弹淩空泻。
无助最是城中人,每闻警报即惊诧。
防空洞中灯如豆,万民仓卒此中走。
父老至今记犹新,呜呼痛哉校场口。
是日敌机忒狠毒,白昼狂炸暮相续。
洞中窒息人逾千,可怜隧道成地狱。
惨状历历举世悲,想像临难肝胆摧。
痛哭狂呼苦挣扎,老幼相拥尸成堆。
三百年来无此劫,此时江水尽呜咽。
国仇世世不能忘,志士誓以血还血。
不怕恶魔逞凶狂,抗战精神炸逾强。
远征军向丛林去,飞虎队从太空翔。
赴汤蹈火死不辞,河山重光会有时。
八年血战惊天地,终见敌酋举降旗。
灰飞烟灭六十年,华夏崛起定乾坤。
大厦摩天光闪烁,欢歌动地舞翩跹。
惟有国耻心骨铭,痛史传与后人评。
夜深风吹校场口,犹似当年警笛鸣。
诗句欣赏
MORE+
落日狂歌客,登临兴不群
出处:
同孟佥事望之登虎丘山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草堂临野水,苔积路难分
出处:
东郭草堂和王济之阁老韵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枕簟虚山月,琴尊度海云
出处:
东郭草堂和王济之阁老韵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㗳然真得道,隐矣不须文
出处:
东郭草堂和王济之阁老韵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长日少人迹,门开鹳鹤群
出处:
东郭草堂和王济之阁老韵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落日天风动,空山兰叶芳
出处:
兰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潇潇湘水阔,冉冉楚云长
出处:
兰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独抱幽人操,空怀王者香
出处:
兰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隔江费褰采,岁暮永相望
出处:
兰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海内谈诗早,声名高适齐
出处:
赠黄得之二首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风尘同伫望,衣食各卑栖
出处:
赠黄得之二首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落日双雕急,空林孤兕啼
出处:
赠黄得之二首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愁闻更出狩,校猎羽林西
出处:
赠黄得之二首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我爱黄江夏,云山夙有期
出处:
赠黄得之二首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风流怀上世,潇洒有清诗
出处:
赠黄得之二首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笑拾沧江月,行歌青桂枝
出处:
赠黄得之二首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嵇康得石髓,王烈许从师
出处:
赠黄得之二首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地入鼋鼍窟,天连鹅鹳群
出处:
闻郡使者救水荒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君心时注念,使节日忧勤
出处:
闻郡使者救水荒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沧海流云气,青山捲浪文
出处:
闻郡使者救水荒
作者:
孙一元
朝代:
明
山水交辉生灵气,涌出堂堂重庆城。
重庆自古称胜地,物阜风淳人重义。
夜雨秋池催诗情,艳阳春风满商肆。
朝天门上俯两江,征帆片片下瞿塘。
月照高楼云影远,风吹深院火锅香。
一夕烟尘漫天来,千山万水忽成灾。
莽莽神州走倭寇,率土分崩究可哀。
满朝衣冠尽西迁,陪都仓皇聚群贤。
民族存亡系于此,砥柱巍然欲擎天。
号令三军共生死,国旗高扬悲歌起。
忍看危局沉沦中,要挽狂澜险恶里。
倭儿踏血陷夷陵,战刀西指杀气腾。
必灭陪都而后快,遂教长空飞铁鹰。
铁鹰蔽空来复去,一时炸弹倾如雨。
浓烟腾空走雷霆,烈火遍地殊可惧。
火中焉能辩街衢,满城血光照废墟。
夜来处处闻号哭,国破家亡痛有馀。
触目尸骸相撑拄,残肢横斜道路堵。
多少平民弹下亡,骨肉顷刻化为土。
试向朝天门下过,狼籍一片可奈何。
两岸茫茫成火海,大江滔滔涌血波。
从此肆虐连日夜,火球毒弹淩空泻。
无助最是城中人,每闻警报即惊诧。
防空洞中灯如豆,万民仓卒此中走。
父老至今记犹新,呜呼痛哉校场口。
是日敌机忒狠毒,白昼狂炸暮相续。
洞中窒息人逾千,可怜隧道成地狱。
惨状历历举世悲,想像临难肝胆摧。
痛哭狂呼苦挣扎,老幼相拥尸成堆。
三百年来无此劫,此时江水尽呜咽。
国仇世世不能忘,志士誓以血还血。
不怕恶魔逞凶狂,抗战精神炸逾强。
远征军向丛林去,飞虎队从太空翔。
赴汤蹈火死不辞,河山重光会有时。
八年血战惊天地,终见敌酋举降旗。
灰飞烟灭六十年,华夏崛起定乾坤。
大厦摩天光闪烁,欢歌动地舞翩跹。
惟有国耻心骨铭,痛史传与后人评。
夜深风吹校场口,犹似当年警笛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