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元善
元在庵主人
元圭
元基
元夕
元奭
元好问
元婴
元子攸
元孚
元季川
元宏
元宣
元寂
元居中
元希声
元干
元度
元德明
元德昭
元志
元忠
元恭
元恺
元振
元掔
元文宗
元方
元日
元日能
精选古诗
曾大尹世荣馈江鱼
石川子
赠钝翁
春日閒居和韦苏州
题许氏夫妇节义
赠别王与时方伯
梦采药王屋山小有洞
首夏一日坐钱员外仕宏竹间小楼戏简
古诗名句
物情忌窘束,人事伤纷迫
拙薄谬荣涂,疏慵谢朝籍
销声背諠竞,息影投幽隙
丘园虽寂寞,悠然殊自适
徘徊弄文史,流连眷泉石
神轻片云上,目瑩清川激
蓬峤宛相闻,沧洲如在觌
未申隐沦志,稍习湛冥迹
查古诗
搜索
寿比部吴孟浚尊人念江八十
作者:
何吾驺
朝代:
明
凡鸟栖枳棘,野鹜营稻梁。
九霄览高德,众仰维凤皇。
相维吴太翁,若为盛世翔。
平生慎言诺,林樾爱景光。
读书以淑世,山静知日长。
渊源溯自始,修祠念宗祊。
以及马鬣封,拱木必追扬。
子姓咸拱揖,曰维翁之功。
维翁罔或懈,曰其敢不将。
祖宗式来歆,是用降百祥。
子姓交欣欣,咸以祝无疆。
其岁在戊辰,令子骤腾骧。
赫赫服尔官,起家司农郎
。
皇恩笃所生,爵翁玉鸣珰。
翁既秩清署,谦挹协珩璜。
曷从达官游,抱志泉石盟。
夜分览古史,格言纪缥缃。
古道照颜色,毋或废权衡。
自谓笔为钓,取乐砚为耕。
令子敦乃职,直道与时撄。
飘然归子舍,诉诉视阶楹。
戒之安若命,毋为剖不平。
谓己为无罪,何以奉主成。
但自从吾游,三径有馀芳。
是用多岁月,天机自徜徉。
中原乱烽火,高居发慨慷。
闻之九千秋,翁寿偕毋双。
康健无与比,玉树森成行。
世家盛门阀,指顾羡笏床。
乃应太史占,岁星在闽乡。
圣主急遗贤,岩穴贲玄黄。
令子出大用,毋负亶栋梁。
翁心本忠君,天寿翁永昌。
窃拟九如诗,祇心颂福庆。
诗句欣赏
MORE+
林亭散发卧不收,挥扬巨扇奚奴愁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君从何处枉命驾,使我一见凉如秋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瘦骨棱棱客衣薄,玉壶冰映青松壑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堪舆万古付双眼,书剑多年伴孤鹤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忙催鸡黍解征骖,相逢莫爱今宵谈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怜君到处看落落,愧我老发垂鬖鬖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君迹平生半天下,世人谁是同心者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姚江归计近如何,曾有音书到宁夏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扁舟一叶萍湖海,旧日头颅宛未改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丁宁笑指青囊书,虎踞龙蟠竟安在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夜深坐久成叹息,眼见蔷薇变荆棘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我贫惟赖天垂鉴,君才未必人尽识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昔年两县排高牙,青春黄甲人争誇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子规夜叫甘棠月,暖云日护河阳花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玺书徵去入鹓鹭,狂飙正值斜阳暮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筒距漫尔谈京兆,锋刃森然真武库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羡君清辨能结舌,羡君多奇能用拙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圣主明堂录菲葑,如君岂合终岩穴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行看有子复有孙,天行自昔相轾轩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明朝把臂送君去,归来依旧掩衡门
出处:
喜骆夏官原忠见过
作者:
孙绪
朝代:
明
九霄览高德,众仰维凤皇。
相维吴太翁,若为盛世翔。
平生慎言诺,林樾爱景光。
读书以淑世,山静知日长。
渊源溯自始,修祠念宗祊。
以及马鬣封,拱木必追扬。
子姓咸拱揖,曰维翁之功。
维翁罔或懈,曰其敢不将。
祖宗式来歆,是用降百祥。
子姓交欣欣,咸以祝无疆。
其岁在戊辰,令子骤腾骧。
赫赫服尔官,起家司农郎。
皇恩笃所生,爵翁玉鸣珰。
翁既秩清署,谦挹协珩璜。
曷从达官游,抱志泉石盟。
夜分览古史,格言纪缥缃。
古道照颜色,毋或废权衡。
自谓笔为钓,取乐砚为耕。
令子敦乃职,直道与时撄。
飘然归子舍,诉诉视阶楹。
戒之安若命,毋为剖不平。
谓己为无罪,何以奉主成。
但自从吾游,三径有馀芳。
是用多岁月,天机自徜徉。
中原乱烽火,高居发慨慷。
闻之九千秋,翁寿偕毋双。
康健无与比,玉树森成行。
世家盛门阀,指顾羡笏床。
乃应太史占,岁星在闽乡。
圣主急遗贤,岩穴贲玄黄。
令子出大用,毋负亶栋梁。
翁心本忠君,天寿翁永昌。
窃拟九如诗,祇心颂福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