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沙张白
沙曾达
沙照
沙琛
沙碛女子
沙纪堂
沙门日进
沙门郎思孝
河中鬼
河北士人
河湄鬼
沸大
油蔚
法乘
法因庵主
法坤宏
法宣
法常
法式善
法振
法智
法杲
法枟
法海
法照
法聚
法良
法若真
法藏
法轮
精选古诗
怀刘贡士孟恂
春日游池州梁昭明太子庙
登齐山翠微亭
游扬州繁禧观
济宁州学观汉碑
送林推官复任吉安二首
送林推官复任吉安二首
召赴北京留别灵谷定岩戒上人
古诗名句
客中蟋蟀聊卒岁,阁上麒麟绘有时
鹿算龟龄天赐福,豹蔚鸾翔人所欲
赤松不解草玄经,跨鹤缠腰鲜其躅
紫阳磊落继前庚,五百年来公降生
凤凰在郊龙在野,山阜冈陵罔不增
麻姑王母皆誇诞,渤澥漂桑海为岸
一气浑沦转八纮,何者支兮何者干
亿万长留石室书,汉廷无数马相如
查古诗
搜索
送蔡五岳使君
作者:
何吾驺
朝代:
明
玉壶照谢碧琅玕,金浆晓湛玛瑙寒。
一啜形神浑欲释,咫尺翻涵沧海观。
吾师气味洵如此,青天秀出梧桐美。
鉴底澄空迥绝尘,璧月上映千寻水。
从来士为知己伸,岂弟君子能作人。
顾盼枯朽生光彩,吹嘘满目皆阳春。
君不见夜光黯黯宁堪恃,按剑道傍固应尔。
又不见楚庭刖足怀贞璧,若不成珍便成石。
学生落落十年间,佯狂偃仰栖空山。
啮菜茹荼辄自活,何期振翮生羽翰。
大江日夜东南流,滔滔今古何时休。
便是河清有时俟,千秋壮士朱颜愁。
无乃丈夫生而重知己,白眼青天亦徒尔。
莫言贫贱可骄人,不遇吾师我应已。
所悲生计如波澜,枕块惨淡摧心肝。
容易及门献赋执君鞭,可堪临歧矫首攀君辕。
古来圣主得贤臣,北山雨露南山云
。
男儿相知在万里,南北东西宁讵论。
诗句欣赏
MORE+
逆珰遗孽半乾坤,楚泽扬尘白昼昏
出处:
昭义卷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力屈武阳陈义士,沉埋谁复为昭魂
出处:
昭义卷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十年不到芜湖县,鹭渚鸥沙半是非
出处:
芜湖风阻寻访旧识无有存者是夏张工部奉命槯木亦巳还朝抚时感事不觉怅然偶书二绝与罗少府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只有寒山旧时色,未妨桃李待春归
出处:
芜湖风阻寻访旧识无有存者是夏张工部奉命槯木亦巳还朝抚时感事不觉怅然偶书二绝与罗少府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空江杳渺孤云细,天际寒潮自落晖
出处:
芜湖风阻寻访旧识无有存者是夏张工部奉命槯木亦巳还朝抚时感事不觉怅然偶书二绝与罗少府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为问青青河上柳,许时鸳鹭傍谁飞
出处:
芜湖风阻寻访旧识无有存者是夏张工部奉命槯木亦巳还朝抚时感事不觉怅然偶书二绝与罗少府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江上宫亭临苦寒,不禁幽意凭阑干
出处:
仪真分司水亭次韵敖冬官子发题壁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莺花谩自驱人别,水竹此应谁共看
出处:
仪真分司水亭次韵敖冬官子发题壁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分司闲爱水亭凉,几日抛书枕石床
出处:
仪真分司水亭次韵敖冬官子发题壁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密雪可人犹竹色,清虚何减对潇湘
出处:
仪真分司水亭次韵敖冬官子发题壁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书剑频年书远征,乾坤于我未忘情
出处:
宿迁度岁是夕风雨闻雷声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怪来风雨寒更尽,卧听春雷第一声
出处:
宿迁度岁是夕风雨闻雷声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何物异乡云杳杳,孤舟残夜雨沉沉
出处:
宿迁度岁是夕风雨闻雷声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椒浆晓奠勤三老,折尽离人一寸心
出处:
宿迁度岁是夕风雨闻雷声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盛世衣冠荣逸寿,天休重迓此禅林
出处:
荣慕卷为同年广州别驾刘美中乃翁赋二绝句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如何后会徵前事,椿悴徒伤寸草心
出处:
荣慕卷为同年广州别驾刘美中乃翁赋二绝句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将老慕亲谁复似,世承恩诏更何云
出处:
荣慕卷为同年广州别驾刘美中乃翁赋二绝句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新诗古寺流传在,好作乡闾劝孝文
出处:
荣慕卷为同年广州别驾刘美中乃翁赋二绝句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教铎□声岁巳多,椿残萱谢欲如何
出处:
代挽陈教授夫妇九十而终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后人考德徵齐寿,风雨空山石未磨
出处:
代挽陈教授夫妇九十而终
作者:
符锡
朝代:
明
一啜形神浑欲释,咫尺翻涵沧海观。
吾师气味洵如此,青天秀出梧桐美。
鉴底澄空迥绝尘,璧月上映千寻水。
从来士为知己伸,岂弟君子能作人。
顾盼枯朽生光彩,吹嘘满目皆阳春。
君不见夜光黯黯宁堪恃,按剑道傍固应尔。
又不见楚庭刖足怀贞璧,若不成珍便成石。
学生落落十年间,佯狂偃仰栖空山。
啮菜茹荼辄自活,何期振翮生羽翰。
大江日夜东南流,滔滔今古何时休。
便是河清有时俟,千秋壮士朱颜愁。
无乃丈夫生而重知己,白眼青天亦徒尔。
莫言贫贱可骄人,不遇吾师我应已。
所悲生计如波澜,枕块惨淡摧心肝。
容易及门献赋执君鞭,可堪临歧矫首攀君辕。
古来圣主得贤臣,北山雨露南山云。
男儿相知在万里,南北东西宁讵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