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关盼盼
关耆孙
关舒
关赓麟
关锜
关键
关锳
关韪
兴机
兴献王睿宗献皇帝
冀国公主
冀禹锡
冀金
冉居常
冉崇文
冉琇
冉瑞岱
冉觐祖
再生
冒与晋
冒丹书
冒书嵓
冒俊
冒嘉穗
冒国柱
冒广生
冒德娟
冒愈昌
冒效鲁
冒文蘅
精选古诗
再依韵答子长
张主事报林县博归过五羊用饮酒韵
张地曹见和饮酒数篇复韵答之
将至庐山有作和吴兆麟
和景浮游山
和景浮游山
得世卿书讶其大略
答世卿书
古诗名句
科第成初志,功名际盛时
孤忠太史笔,纯孝义田碑
喜有诸孙在,春秋肃祭仪
承天吴首刹,结构素云奇
金碧辉晴昊,规模胜昔时
欲知南楚事,须读郑公碑
纵步修廊远,松阴日影移
杰阁淩霄汉,闲来喜一登
查古诗
搜索
夏日同傅明府诸君饮光禄王公飞云洞
作者:
欧必元
朝代:
明
郭外园池小有天,朱明洞口相延连。
藏真借问谁者是,主人高卧何倏然。
自从上书不得志,拂衣归弄五湖烟。
凿泉通径植花竹,结砌诛茅覆短屋。
芙蕖万朵映垂杨,海鸟双飞惊槛鹿。
池中命酒汎渔舠,径里呼童秇杞菊
。
风物那堪减辋川,忘机亦自藏愚谷。
别有幽林小洞居,主人于此长读书。
竹深径密来人少,风静丛阴暑气除。
百花争覆池边石,独鹤閒窥竹下厨。
同游半是烟霞客,载酒疑过扬子宅。
谭宜松外麈尾悬,棋爱花间子声落。
箫管林中送晚风,尊醪池上邀新月,纤纤似画远山眉。
荡漾波光自浮没,酒徒余本是高阳,曾结词林侠客场。
家无儋石尊常满,箧有诗篇兴未量。
似闻高会追趋地,短帽轻衣效楚狂。
有时挥麈谭名理,有时拔剑飏风起。
骂坐宁教俗客容,攒眉应为浇磈礧。
胸中感慨不能平,国事仓皇空复尔。
平生不入五侯门,今日为君饮醇醴。
欲颂湘潭渔父歌,主人不是终岩阿。
欲咏南山白石调,时逢尧舜岂蹉跎。
为君挥毫赋长句,百罚莫惜朱颜酡。
昔贤文物俱消尽,今日风流亦永和。
诗句欣赏
MORE+
山中随处可登临,麦好何忧岁华晚
出处:
题沈石田雪景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僧舍茶烟青出林,云垂四野天沉沉
出处:
题沈石田雪景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凭谁坐我冰壶北,呵冻先成喜雪吟
出处:
题沈石田雪景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莘谏郎君人所贤,慈训由来非偶然
出处:
寿柳文范中书母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白头无愧柳家妇,朱颜一似瑶池仙
出处:
寿柳文范中书母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月俸遥分自京邸,春酒满斟供寿筵
出处:
寿柳文范中书母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题诗拜手致遐祝,鹤算从今开八千
出处:
寿柳文范中书母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与君前后入都城,才得论心又送行
出处:
送徐大参公肃还河南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亭上朔风消酒力,道中寒月听车声
出处:
送徐大参公肃还河南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来朝远上南山寿,去路回瞻北斗明
出处:
送徐大参公肃还河南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洛下人家应慰藉,春光先近一阳生
出处:
送徐大参公肃还河南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衣冠来集衍公房,离合纷纷此一觞
出处:
送徐大参公肃还河南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盛世与君心共赫,少年惭我鬓初苍
出处:
送徐大参公肃还河南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公车恨少三千牍,宦辙惊踰二十霜
出处:
送徐大参公肃还河南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胜会有盟堪再续,疏慵还得藉馀光
出处:
送徐大参公肃还河南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近闻调息坐轩中,新茗投机药奏功
出处:
司言仪宾戒酒限韵索诗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想是卧薪疏酒盏,故应流水促诗筒
出处:
司言仪宾戒酒限韵索诗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羡君此日盟心切,愧我当时语柄空
出处:
司言仪宾戒酒限韵索诗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到府不须投姓字,纷纷冠盖谢严终
出处:
司言仪宾戒酒限韵索诗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云鹏遥转自天池,铃索铮然夜已知
出处:
尹先生入阁有诗次韵
作者:
程敏政
朝代:
明
藏真借问谁者是,主人高卧何倏然。
自从上书不得志,拂衣归弄五湖烟。
凿泉通径植花竹,结砌诛茅覆短屋。
芙蕖万朵映垂杨,海鸟双飞惊槛鹿。
池中命酒汎渔舠,径里呼童秇杞菊。
风物那堪减辋川,忘机亦自藏愚谷。
别有幽林小洞居,主人于此长读书。
竹深径密来人少,风静丛阴暑气除。
百花争覆池边石,独鹤閒窥竹下厨。
同游半是烟霞客,载酒疑过扬子宅。
谭宜松外麈尾悬,棋爱花间子声落。
箫管林中送晚风,尊醪池上邀新月,纤纤似画远山眉。
荡漾波光自浮没,酒徒余本是高阳,曾结词林侠客场。
家无儋石尊常满,箧有诗篇兴未量。
似闻高会追趋地,短帽轻衣效楚狂。
有时挥麈谭名理,有时拔剑飏风起。
骂坐宁教俗客容,攒眉应为浇磈礧。
胸中感慨不能平,国事仓皇空复尔。
平生不入五侯门,今日为君饮醇醴。
欲颂湘潭渔父歌,主人不是终岩阿。
欲咏南山白石调,时逢尧舜岂蹉跎。
为君挥毫赋长句,百罚莫惜朱颜酡。
昔贤文物俱消尽,今日风流亦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