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夏子鎏
夏子麟
夏子龄
夏孙桐
夏完淳
夏宗沂
夏宗澜
夏宝圻
夏宝松
夏寅
夏弘
夏承焘
夏敬渠
夏敬观
夏敬颜
夏方庆
夏时
夏明翰
夏曾佑
夏树芳
夏槐
夏正
夏沚
夏淑真
夏溥
夏炜如
夏煜
夏熙臣
夏瑚
夏皀
精选古诗
邵弘远用陈祠部韵赋诗见寄和以荅之
送乡贡进士钱宗善馀庆吴时纬仲文吴克潜纲赴京会试
和张宾旸西畴汎舟韵二首
腊月癸亥立春喜晴三首
题墨竹
宫词三首题王叔明士女
次韵曦讲师南仲牧閒园杂咏十首
题画二首
古诗名句
贤科甲乙联双翮,世路升天共一条
纶綍新从天上召,佩环重合殿东朝
祠曹好是如邮舍,藉此阶梯荐紫霄
漠漠春云晓树苍,江东门外着归航
三年灯火金陵旧,二月风涛玉峡长
乡国高垣遮牡蛎,野田新课入禾粱
到家随处堪行乐,身外浮名且未忙
坐看炉火旋成灰,散帙离披懒自堆
查古诗
搜索
谒忠孝祠
作者:
黎粤俊
朝代:
明
巨节今弥显,孤忠久益光。
昔年藏雾豹,此日仰星凰。
五泄曾闻筮,三徵始促装
。
荐函缘大老,特简自高皇。
赵岛蜃为气,韩溪鳄更张。
欲凭行省略,因遣尚书郎。
携手躬单舸,之官锦一囊。
炎峰消瘴疠,潮海净烟霜。
转旆增江浒,罗舟海寇狂。
但能持阚虎,未即殪妖狼。
血遂销为碧,天谁问彼苍。
气淩文相凛,儿迥卞家行。
骂贼宁甘死,哀亲孰返丧。
抱尸终裹革,舁榇遂还乡。
涕泗长辞辟,耘耕竟守疆。
芳踪留相水,遗像肃宫墙。
椒实宜蕃衍,荪枝尽发杨。
云仍开丽藻,文武裕青箱。
帝锡山河重,人咸孔孟方。
征蛮劳斧钺,谒祖奉圭璋。
拭泪空盈把,题诗识不忘。
故林贻父老,下里效箪浆。
况复中丞节,重来百粤棠。
星辰高北极,雨露遍南荒。
屡饰碑前碣,堪誇笏满床。
新祠饶水木,旧史播琳琅。
伏腊村翁走,春秋国典彰。
松楸馀俎豆,忠孝在蒸尝。
景仰兴顽懦,瞻依想鍊钢。
精灵真可溯,白马恍洋洋。
诗句欣赏
MORE+
君子清庙器,牛刀试新芒
出处:
七月十六日乡人会饯两邑新尹于寓舍既罢不寐旋书所感得三十四韵论其格制不足言诗而朴野恳悃拟诸田夫野老之词或可备询访之一二也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顾此凋瘵馀,宜尔劳运量
出处:
七月十六日乡人会饯两邑新尹于寓舍既罢不寐旋书所感得三十四韵论其格制不足言诗而朴野恳悃拟诸田夫野老之词或可备询访之一二也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立国自有本,为政自有纲
出处:
七月十六日乡人会饯两邑新尹于寓舍既罢不寐旋书所感得三十四韵论其格制不足言诗而朴野恳悃拟诸田夫野老之词或可备询访之一二也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不闻慈母子,饥寒啼路傍
出处:
七月十六日乡人会饯两邑新尹于寓舍既罢不寐旋书所感得三十四韵论其格制不足言诗而朴野恳悃拟诸田夫野老之词或可备询访之一二也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往迹既非远,后贤蔚相望
出处:
七月十六日乡人会饯两邑新尹于寓舍既罢不寐旋书所感得三十四韵论其格制不足言诗而朴野恳悃拟诸田夫野老之词或可备询访之一二也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区区闵人穷,寝食热衷肠
出处:
七月十六日乡人会饯两邑新尹于寓舍既罢不寐旋书所感得三十四韵论其格制不足言诗而朴野恳悃拟诸田夫野老之词或可备询访之一二也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愿见德化成,联飞入明光
出处:
七月十六日乡人会饯两邑新尹于寓舍既罢不寐旋书所感得三十四韵论其格制不足言诗而朴野恳悃拟诸田夫野老之词或可备询访之一二也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还将镂青管,浓墨书循良
出处:
七月十六日乡人会饯两邑新尹于寓舍既罢不寐旋书所感得三十四韵论其格制不足言诗而朴野恳悃拟诸田夫野老之词或可备询访之一二也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绕宅青山列画屏,磨崖到处可镌铭
出处:
寿定庵八十三用十峰韵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神仙上界犹官府,尘海中间几醉醒
出处:
寿定庵八十三用十峰韵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高咏雅情追白社,远书精札乱黄庭
出处:
寿定庵八十三用十峰韵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年来两负中秋会,遥听笙歌入翠冥
出处:
寿定庵八十三用十峰韵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美人宴罢玉京城,归骑垂鞭踏月行
出处:
和卢师邵中秋马上作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风露九霄纷滉漾,山河万里共澄清
出处:
和卢师邵中秋马上作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却思江路经年别,直恐冰轮未晓倾
出处:
和卢师邵中秋马上作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安得淩风驭仙骥,桂花相倚看吹笙
出处:
和卢师邵中秋马上作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北来行李半图书,归去诗囊满后车
出处:
崔世兴宅会饯白岩宗伯限韵作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云海尚留今夕暇,弦歌尤爱此堂虚
出处:
崔世兴宅会饯白岩宗伯限韵作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谢公把酒梅应笑,络秀生儿玉不如
出处:
崔世兴宅会饯白岩宗伯限韵作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回首旧游心历历,江风江月正愁予
出处:
崔世兴宅会饯白岩宗伯限韵作
作者:
顾清
朝代:
明
昔年藏雾豹,此日仰星凰。
五泄曾闻筮,三徵始促装。
荐函缘大老,特简自高皇。
赵岛蜃为气,韩溪鳄更张。
欲凭行省略,因遣尚书郎。
携手躬单舸,之官锦一囊。
炎峰消瘴疠,潮海净烟霜。
转旆增江浒,罗舟海寇狂。
但能持阚虎,未即殪妖狼。
血遂销为碧,天谁问彼苍。
气淩文相凛,儿迥卞家行。
骂贼宁甘死,哀亲孰返丧。
抱尸终裹革,舁榇遂还乡。
涕泗长辞辟,耘耕竟守疆。
芳踪留相水,遗像肃宫墙。
椒实宜蕃衍,荪枝尽发杨。
云仍开丽藻,文武裕青箱。
帝锡山河重,人咸孔孟方。
征蛮劳斧钺,谒祖奉圭璋。
拭泪空盈把,题诗识不忘。
故林贻父老,下里效箪浆。
况复中丞节,重来百粤棠。
星辰高北极,雨露遍南荒。
屡饰碑前碣,堪誇笏满床。
新祠饶水木,旧史播琳琅。
伏腊村翁走,春秋国典彰。
松楸馀俎豆,忠孝在蒸尝。
景仰兴顽懦,瞻依想鍊钢。
精灵真可溯,白马恍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