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吴树芬
吴树萱
吴栻
吴桂森
吴桢
吴梅
吴梅卿
吴梅鼎
吴梦庚
吴梦旭
吴梦旸
吴梦阳
吴棠
吴棫
吴森
吴森札
吴植
吴楷
吴榴阁
吴檄
吴檠
吴正卿
吴正志
吴正治
吴武陵
吴殳
吴殿邦
吴毓秀
吴毓麟
吴氏
精选古诗
过曲江
游万象洞
春日饮史通府白江宅次韵奉寿
登西梁山天门洞
西梁山玉女祠
丁家楼上喜雨呈顾箬溪翁大司寇
登凤凰台
荻港真武祠避暑次壁间韵
古诗名句
争又人间设果因,三生却问他生过
天赐人间自在身,形骸放浪是元真
此生那有他生债,未向苍天借一文
千山岐路何人辟,要问冥冥造化来
鞭底苍茫征路远,乱蓬好自为吾开
苍穹含缺女娲嗟,伊甸天园尚有蛇
草草众生原帝力,谁教为善与为邪
晨昏一例醉中眠,过尽凄凉九月天
查古诗
搜索
十四夜西湖歌
作者:
何绛
朝代:
明
西湖之水清如碧,左山右城两相隔。
西风昨夜吹湖山,千树万树叶皆赤。
披云岛边馆者谁,君平孙子读周易。
罗浮桂酒满百船,木兰舟里开宾席
。
绮食雕盘永夜游,薄才亦得叨为客。
长空倏尔净如洗,月色似为西湖白。
水晶鱼子芙蓉杯,丹虾为羹调盐梅。
劝君饮酒莫辞醉,人生良会能几回。
座客词流三峡倒,清歌入破秋云开。
四山松柏风谡谡,明月正高流星催。
苏堤如带五千尺,洗盏扫石坐青苔。
况有杨公太古音,兴酣拂席敛素襟。
申言一座且莫喧,蜀锦抱出四尺琴。
挥弦一扫千山寂,鱼龙出水鸟归林。
移弦促节再一弹,月魄欲堕湖水寒。
自言少小得妙悟,五音六律生指端。
成连刺船去东海,伯牙弟子何足观。
是时月朗风更清,舍琴直上丰山峦。
满途参错木绵树,萧寺寻僧僧已去。
多谢寒溪万丈泉,殷勤送客下山路。
挂帆趁月返披云,玉露坠下何纷纷。
樽中有酒须尽倾,朱颜莫惜连宵醺。
君不见杭州西湖去年种桃柳,桃柳一株一斛酒。
连株合抱岂辞劳,大官小官栽恐后。
太平天子福难量,一朝红绿成千行。
圣恩浩荡及名胜,一草一木皆不忘。
吁嗟此湖虽天末,焉知明年不辉光。
若使六龙幸炎方,明朝千秋节,还献丝露囊。
诗句欣赏
MORE+
散帙期道侣,假寐登方蓬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兹焉遂偃仰,沆瀁应无穷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五陵游侠场,中林隐沦托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寄情傲世诠,矫志在玄漠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况兹栖息地,风景擅丘壑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瑩神汰馀滓,引气事虚蹻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匠樗笑支离,庄瓠惭濩落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有时睇崇丘,缅想契卫霍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云霞冠层巅,松桂被丛薄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金膏远辉煌,水碧亦连砾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采掇欲有贻,玄情在寥廓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自惜藜藿肠,不怀肉食忧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凤凰览德辉,黄鹄千里游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出处各有宜,何必相嘲尤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羊质冒虎皮,祗足承之羞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诛茅架岩壑,远托兹山幽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追攀绝人竞,静然保自修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朝撷石上英,夕漱涧底流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五难一脱略,养生复何求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金张七叶贵,出入珥汉貂
出处:
草堂成题以见志
作者:
王称
朝代:
明
西风昨夜吹湖山,千树万树叶皆赤。
披云岛边馆者谁,君平孙子读周易。
罗浮桂酒满百船,木兰舟里开宾席。
绮食雕盘永夜游,薄才亦得叨为客。
长空倏尔净如洗,月色似为西湖白。
水晶鱼子芙蓉杯,丹虾为羹调盐梅。
劝君饮酒莫辞醉,人生良会能几回。
座客词流三峡倒,清歌入破秋云开。
四山松柏风谡谡,明月正高流星催。
苏堤如带五千尺,洗盏扫石坐青苔。
况有杨公太古音,兴酣拂席敛素襟。
申言一座且莫喧,蜀锦抱出四尺琴。
挥弦一扫千山寂,鱼龙出水鸟归林。
移弦促节再一弹,月魄欲堕湖水寒。
自言少小得妙悟,五音六律生指端。
成连刺船去东海,伯牙弟子何足观。
是时月朗风更清,舍琴直上丰山峦。
满途参错木绵树,萧寺寻僧僧已去。
多谢寒溪万丈泉,殷勤送客下山路。
挂帆趁月返披云,玉露坠下何纷纷。
樽中有酒须尽倾,朱颜莫惜连宵醺。
君不见杭州西湖去年种桃柳,桃柳一株一斛酒。
连株合抱岂辞劳,大官小官栽恐后。
太平天子福难量,一朝红绿成千行。
圣恩浩荡及名胜,一草一木皆不忘。
吁嗟此湖虽天末,焉知明年不辉光。
若使六龙幸炎方,明朝千秋节,还献丝露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