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王德宾
王德溥
王德爵
王德真
王德纯
王德钟
王德馨
王徽之
王心敬
王必蕃
王必达
王志坚
王志安
王志湉
王志瀜
王志翰
王志谨
王志道
王志鳌
王忠孝
王念
王念孙
王怀孟
王思任
王思廉
王思训
王思谏
王思远
王怿
王恕
精选古诗
送张子参募兵真定诸郡
齐侠行
赋得金谷园障子
送申职方谪莱州推官
送赵员外行边
赋得狼居胥山送李侍御
送徐汝思郎中入蜀
叶舍人
古诗名句
苍苍若肯施存恤,秉耒全身得所生
冬至之后江上春,来车去马秦淮滨
峨峨钟山楼观古,翼翼南国衣冠新
此时游子逸兴发,客衾忽梦歙溪云
金陵子弟来相送,梅花初月尤殷勤
我昔盛年学书史,担簦载贽非隐伦
中遭丧乱百念息,揣分甘作山中人
山中得此构重屋,惜其背寅乃面申
查古诗
搜索
十四夜西湖歌
作者:
何绛
朝代:
明
西湖之水清如碧,左山右城两相隔。
西风昨夜吹湖山,千树万树叶皆赤。
披云岛边馆者谁,君平孙子读周易。
罗浮桂酒满百船,木兰舟里开宾席。
绮食雕盘永夜游,薄才亦得叨为客。
长空倏尔净如洗,月色似为西湖白
。
水晶鱼子芙蓉杯,丹虾为羹调盐梅。
劝君饮酒莫辞醉,人生良会能几回。
座客词流三峡倒,清歌入破秋云开。
四山松柏风谡谡,明月正高流星催。
苏堤如带五千尺,洗盏扫石坐青苔。
况有杨公太古音,兴酣拂席敛素襟。
申言一座且莫喧,蜀锦抱出四尺琴。
挥弦一扫千山寂,鱼龙出水鸟归林。
移弦促节再一弹,月魄欲堕湖水寒。
自言少小得妙悟,五音六律生指端。
成连刺船去东海,伯牙弟子何足观。
是时月朗风更清,舍琴直上丰山峦。
满途参错木绵树,萧寺寻僧僧已去。
多谢寒溪万丈泉,殷勤送客下山路。
挂帆趁月返披云,玉露坠下何纷纷。
樽中有酒须尽倾,朱颜莫惜连宵醺。
君不见杭州西湖去年种桃柳,桃柳一株一斛酒。
连株合抱岂辞劳,大官小官栽恐后。
太平天子福难量,一朝红绿成千行。
圣恩浩荡及名胜,一草一木皆不忘。
吁嗟此湖虽天末,焉知明年不辉光。
若使六龙幸炎方,明朝千秋节,还献丝露囊。
诗句欣赏
MORE+
月寒雎鸟空啼怨,镜破鸾妆也怆神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风雨一时无可奈,兰凋玉穗景伤春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春暮花残月色昏,逝随流水恨还吞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听鸾不见窗前影,跨凤空飞夜半魂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万里稀音愁客路,五云声动喜天阍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个中悽怆无人问,春暮花残月色昏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秋香月薄夜凄清,风冷花寒甚苦情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夫妇到头谁不愿,乾坤何事误长生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缉麻本分依中馈,寄信平安问两京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太息绿窗人不在,秋香月薄夜凄清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草头秋露婺星寒,泪洒西风鼻亦酸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结发只期同享福,仰夫争奈未为官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布裙蔽体破还补,藜饭餐时贫亦安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独倚楼前如一梦,草头秋露婺星寒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隙外光阴落木悲,秋光花色月离离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菱花影里青鸾失,纨扇风前旧手遗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琴韵已非成好合,砧声只是忆空帷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天公实不如人意,隙外光阴落木悲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仙草离离事可悲,家风还许后人知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一杯合卺今成梦,百岁同缘已了期
出处:
花哀十首
作者:
李江
朝代:
明
西风昨夜吹湖山,千树万树叶皆赤。
披云岛边馆者谁,君平孙子读周易。
罗浮桂酒满百船,木兰舟里开宾席。
绮食雕盘永夜游,薄才亦得叨为客。
长空倏尔净如洗,月色似为西湖白。
水晶鱼子芙蓉杯,丹虾为羹调盐梅。
劝君饮酒莫辞醉,人生良会能几回。
座客词流三峡倒,清歌入破秋云开。
四山松柏风谡谡,明月正高流星催。
苏堤如带五千尺,洗盏扫石坐青苔。
况有杨公太古音,兴酣拂席敛素襟。
申言一座且莫喧,蜀锦抱出四尺琴。
挥弦一扫千山寂,鱼龙出水鸟归林。
移弦促节再一弹,月魄欲堕湖水寒。
自言少小得妙悟,五音六律生指端。
成连刺船去东海,伯牙弟子何足观。
是时月朗风更清,舍琴直上丰山峦。
满途参错木绵树,萧寺寻僧僧已去。
多谢寒溪万丈泉,殷勤送客下山路。
挂帆趁月返披云,玉露坠下何纷纷。
樽中有酒须尽倾,朱颜莫惜连宵醺。
君不见杭州西湖去年种桃柳,桃柳一株一斛酒。
连株合抱岂辞劳,大官小官栽恐后。
太平天子福难量,一朝红绿成千行。
圣恩浩荡及名胜,一草一木皆不忘。
吁嗟此湖虽天末,焉知明年不辉光。
若使六龙幸炎方,明朝千秋节,还献丝露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