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余镗
余阙
余靖
余鸿
余鹍
余鼎
佚名
佛图澄
佛旸
佛芸保
作者未详
佟世临
佟世南
佟世思
佟凤彩
佟应
佟法海
佟素衡
佟绍弼
佟钺
侍其备
侯一元
侯一麟
侯世勋
侯云松
侯仁朔
侯休祥
侯体蒙
侯体随
侯元棐
精选古诗
还山
春江泛舟同韩孟郁赋
雨后泊桃花溪
赠某小史
古意
闺怨
怀张约之
度小湘
古诗名句
见重瀛洲仙,名堂与佳制
贤声播三吴,庆泽衍千岁
勖哉子若孙,箕裘谨终励
二气初荡摩,精华巧融结
清浊既分判,崆峒见岩穴
初登觉幽深,旁转更高洁
嶙峋起玉桂,缭绕垂綵缬
寒溜浮空明,巨石罗曲折
查古诗
搜索
十四夜西湖歌
作者:
何绛
朝代:
明
西湖之水清如碧,左山右城两相隔。
西风昨夜吹湖山,千树万树叶皆赤。
披云岛边馆者谁,君平孙子读周易。
罗浮桂酒满百船,木兰舟里开宾席。
绮食雕盘永夜游,薄才亦得叨为客。
长空倏尔净如洗,月色似为西湖白。
水晶鱼子芙蓉杯,丹虾为羹调盐梅。
劝君饮酒莫辞醉,人生良会能几回
。
座客词流三峡倒,清歌入破秋云开。
四山松柏风谡谡,明月正高流星催。
苏堤如带五千尺,洗盏扫石坐青苔。
况有杨公太古音,兴酣拂席敛素襟。
申言一座且莫喧,蜀锦抱出四尺琴。
挥弦一扫千山寂,鱼龙出水鸟归林。
移弦促节再一弹,月魄欲堕湖水寒。
自言少小得妙悟,五音六律生指端。
成连刺船去东海,伯牙弟子何足观。
是时月朗风更清,舍琴直上丰山峦。
满途参错木绵树,萧寺寻僧僧已去。
多谢寒溪万丈泉,殷勤送客下山路。
挂帆趁月返披云,玉露坠下何纷纷。
樽中有酒须尽倾,朱颜莫惜连宵醺。
君不见杭州西湖去年种桃柳,桃柳一株一斛酒。
连株合抱岂辞劳,大官小官栽恐后。
太平天子福难量,一朝红绿成千行。
圣恩浩荡及名胜,一草一木皆不忘。
吁嗟此湖虽天末,焉知明年不辉光。
若使六龙幸炎方,明朝千秋节,还献丝露囊。
诗句欣赏
MORE+
岂知衰疾淹留者,怅望冥鸿不可招
出处:
题竹送顾都御史还太康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久别南阳陈太守,十年犹是旧青袍
出处:
送陈正伦太守考绩复任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路人共说循良政,荒岁深知抚字劳
出处:
送陈正伦太守考绩复任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白发交游吾最老,青云勋业子能高
出处:
送陈正伦太守考绩复任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明时有志应须奋,九万扶摇看羽毛
出处:
送陈正伦太守考绩复任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五花金诰出金门,白发庭闱拜帝恩
出处:
题熊尚初经历茂恩堂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当宁褒词明日月,全家庆泽戴乾坤
出处:
题熊尚初经历茂恩堂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椿阴谖彩晴逾好,桂馥兰馨暖更繁
出处:
题熊尚初经历茂恩堂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乌府幕中何以报,只应忠孝道弥敦
出处:
题熊尚初经历茂恩堂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玉堂分手七年馀,萧散林泉乐遂初
出处:
寄王格非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乡里共高王烈行,家庭常授伏生书
出处:
寄王格非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穿云采药常携鹿,傍水持竿亦钓鱼
出处:
寄王格非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南北相望六千里,一缄聊用慰离居
出处:
寄王格非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家住澄江北渚滨,清朝兄弟起彬彬
出处:
送清河尹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同时作宰辉双璧,异县能官见几人
出处:
送清河尹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采采黄花滋夕露,萧萧白雁度秋旻
出处:
送清河尹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相逢未久还相别,珍重声华在缙绅
出处:
送清河尹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得谢青云向白云,绯袍象简拜天恩
出处:
送吕大理致仕兼寄王孟坚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从来荣宦心如水,况是名家学有源
出处:
送吕大理致仕兼寄王孟坚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日对沃州兼禹穴,时寻兰渚及云门
出处:
送吕大理致仕兼寄王孟坚
作者:
杨士奇
朝代:
明
西风昨夜吹湖山,千树万树叶皆赤。
披云岛边馆者谁,君平孙子读周易。
罗浮桂酒满百船,木兰舟里开宾席。
绮食雕盘永夜游,薄才亦得叨为客。
长空倏尔净如洗,月色似为西湖白。
水晶鱼子芙蓉杯,丹虾为羹调盐梅。
劝君饮酒莫辞醉,人生良会能几回。
座客词流三峡倒,清歌入破秋云开。
四山松柏风谡谡,明月正高流星催。
苏堤如带五千尺,洗盏扫石坐青苔。
况有杨公太古音,兴酣拂席敛素襟。
申言一座且莫喧,蜀锦抱出四尺琴。
挥弦一扫千山寂,鱼龙出水鸟归林。
移弦促节再一弹,月魄欲堕湖水寒。
自言少小得妙悟,五音六律生指端。
成连刺船去东海,伯牙弟子何足观。
是时月朗风更清,舍琴直上丰山峦。
满途参错木绵树,萧寺寻僧僧已去。
多谢寒溪万丈泉,殷勤送客下山路。
挂帆趁月返披云,玉露坠下何纷纷。
樽中有酒须尽倾,朱颜莫惜连宵醺。
君不见杭州西湖去年种桃柳,桃柳一株一斛酒。
连株合抱岂辞劳,大官小官栽恐后。
太平天子福难量,一朝红绿成千行。
圣恩浩荡及名胜,一草一木皆不忘。
吁嗟此湖虽天末,焉知明年不辉光。
若使六龙幸炎方,明朝千秋节,还献丝露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