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冯继科
冯翁
冯翼
冯脩之
冯至
冯舒
冯著
冯行己
冯行贤
冯衮
冯袖然
冯观国
冯誉驹
冯誉骢
冯誉骥
冯诚
冯询
冯起
冯輗
冯辰
冯道
冯道之
冯道常
冯道幕客
冯钢
冯钺
冯银
冯锡镛
冯骧
冯鼎位
精选古诗
畲宗汉令君谢全椒事归作汗漫游者二十载曩岁以四律寄我方在斋居不能为和今岁复携七绝句见赠一谈而别辄依数报之
畲宗汉令君谢全椒事归作汗漫游者二十载曩岁以四律寄我方在斋居不能为和今岁复携七绝句见赠一谈而别辄依数报之
畲宗汉令君谢全椒事归作汗漫游者二十载曩岁以四律寄我方在斋居不能为和今岁复携七绝句见赠一谈而别辄依数报之
王山人承父赴顾益卿中丞之约道经锡山诣陈稚登言别陈为叙出塞之艰涕泗不已承父愀然返棹作四绝句记之余属和焉
王山人承父赴顾益卿中丞之约道经锡山诣陈稚登言别陈为叙出塞之艰涕泗不已承父愀然返棹作四绝句记之余属和焉
王山人承父赴顾益卿中丞之约道经锡山诣陈稚登言别陈为叙出塞之艰涕泗不已承父愀然返棹作四绝句记之余属和焉
王山人承父赴顾益卿中丞之约道经锡山诣陈稚登言别陈为叙出塞之艰涕泗不已承父愀然返棹作四绝句记之余属和焉
为俞子赠医朱寿甫
古诗名句
此云平生吾爱之,一半飞云难让僧
大梅小梅放船归,东洲西洲烟霞迷
鳌峰丈人乘鳌去,甘泉野老望歔欷
自拜江门风月句,一回一读一沈吟
诸君弄月吟风去,风月满身江水深
腊去春来年复年,江春钓石也成穿
急流勇退谁堪麈,似我前身亦姓钱
超身直上空中閤,乌用支离百八般
查古诗
搜索
崇祯庚午九月十九日为陈母八十佳辰其长君子含命某执笔而颂之
作者:
曾曰唯
朝代:
明
崇祯三年秋,九日风色美。
陈子呼我来,烂醉黄花里。
语我十日后,介眉酒方酾。
吾母若母同,我觞子志喜。
曾子闻斯言,感心怀有此。
小人有老母,萱庐借湫市。
鳏子母下厨,小灶缺爨婢。
幼女十三四,未能辨旨否。
六十拟称觞,母也徒劳只
。
是以花甲周,今春废斯礼。
陈子与我同,稍能具滫瀡。
多我屋一椽,有妇堪酌醴。
觞客老瓦盆,伏雌当执豕。
松石图一笺,为寿言一纸。
登堂称觥者,二三穷知己。
贱贫寿其亲,聊复如是耳。
富贵不可期,今有其具矣。
岂有我辈人,长贫贱而已。
我闻大春秋,八十一岁比。
八十谓之耋,大年曰童子。
无嗟为寿迟,为寿自今始。
俟子九鼎养,记年方屈指。
诗句欣赏
MORE+
最是往来官驿客,多君莲社有宗雷
出处:
谷日喜王煜瞻归自丹霞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南溟已化翼如鹏,御苑芳菲柳色轻
出处:
送吴伯子林君振入都廷试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三策久能陈治体,千秋终古重儒生
出处:
送吴伯子林君振入都廷试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岭头雪影春尤好,客路乡心月自明
出处:
送吴伯子林君振入都廷试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閒着短蓑江上望,思君时复听莺声
出处:
送吴伯子林君振入都廷试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太乙光分照玉毫,蓬莱应得占金鳌
出处:
兄弟入泮宫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六朝藻丽原无匹,八代声华此独高
出处:
兄弟入泮宫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姓字双钩悬桂魄,鲲鹏六月起云涛
出处:
兄弟入泮宫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凌烟阁上连牛斗,喜见朱轮映锦袍
出处:
兄弟入泮宫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番阳解绶事全非,如水臣心对夕晖
出处:
高澹庵明府解官此赠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金马道高徒有赋,玉琴典尽已无衣
出处:
高澹庵明府解官此赠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新花绕县枝偏长,旧雪填河梦未归
出处:
高澹庵明府解官此赠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大略自堪民社寄,藜光常照董家帷
出处:
高澹庵明府解官此赠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已将心事养虚灵,路入村头步自轻
出处:
梅花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一段孤芳先我有,千枝疏瘦对人清
出处:
梅花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天低碧汉堆银砌,地捲寒潮镇玉屏
出处:
梅花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似卧大荒明月下,梦回铁笛悄无声
出处:
梅花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朔风吹海寺门凉,喜有宗雷到上方
出处:
喜郭骙臣秀才见访索赠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游里定编高士传,衣间全带薜萝香
出处:
喜郭骙臣秀才见访索赠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行从花县分襟短,吟向冰崖出峡长
出处:
喜郭骙臣秀才见访索赠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陈子呼我来,烂醉黄花里。
语我十日后,介眉酒方酾。
吾母若母同,我觞子志喜。
曾子闻斯言,感心怀有此。
小人有老母,萱庐借湫市。
鳏子母下厨,小灶缺爨婢。
幼女十三四,未能辨旨否。
六十拟称觞,母也徒劳只。
是以花甲周,今春废斯礼。
陈子与我同,稍能具滫瀡。
多我屋一椽,有妇堪酌醴。
觞客老瓦盆,伏雌当执豕。
松石图一笺,为寿言一纸。
登堂称觥者,二三穷知己。
贱贫寿其亲,聊复如是耳。
富贵不可期,今有其具矣。
岂有我辈人,长贫贱而已。
我闻大春秋,八十一岁比。
八十谓之耋,大年曰童子。
无嗟为寿迟,为寿自今始。
俟子九鼎养,记年方屈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