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方万里
方世泰
方中选
方丰之
方乔
方九功
方九叙
方于鲁
方云翼
方京
方仁渊
方从义
方以智
方仲荀
方仲谋
方佺
方俊
方信孺
方元修
方元吉
方元焕
方兆及
方公权
方凤
方勉
方勺
方千里
方南山
方叔震
方君遇
精选古诗
秋田篇
日夕吟
凤谣
秋夕
端居谣
北斋行
故园行
塘上行
古诗名句
城边风起沙漠漠,城内惟闻奏胡乐
太守下车,买牛息戈
陶民礼义,朝弦暮歌
北历黄沙碛,南游白草原
五马何秩秩,朱英导文轩
嗟哉太守亦孔武,时时较猎西山下
君不见泰山高高梁甫在其半,古来封坛禅地无宫馆
崖崩壁坼铁锁断,秦碑汉碣何人看
查古诗
搜索
瑞光歌为谷电非作
作者:
释今无
朝代:
明
君不见梧台燕石笑周人,黄金错买凤凰群。
世间局蹐那可道,悬黎绿结谁相亲。
太颠宝贝隋侯珠,十车鱼目混有馀。
六龙驭日日西入,海风吹沙天地黑。
湛卢出匣光不割,至今抱璞楚人泣
。
却秦蹈海宁非痴,击晋守阍更谁识。
金谷可怜几斛珠,当时又错换颜色。
丈夫意气在四海,黑头不遂白头改。
手中有米难排山,云里无梯凤不还。
猛虎乍甘卑作鼠,鲋鱼意在升斗间。
抽来双铗老龙声,万里随风破渺溟。
楼船将军空重士,玉帐但闻啜紫琼。
龙蛇自古出大泽,一长不吐羞为客。
琅玕作饭不能餐,典却鹔鹴竟何益。
舳舻去岁浮鳄渚,星光耿耿长天碧。
南飞乌鹊飞栖时,星光却向长襟落。
抖之铿然在趾间,神姝缥缈竟难攀。
回头失手愕交甫,此珠光怪非等閒。
我闻神宝遍天地,当时刳腹开昭关。
又闻汲水饮异人,双璧竟产蓝田山。
为智为福各有时,飞鸠变铁终无移。
去年珠海十万灯,绣幡宝网拖长霓。
金钟喧彻寒潮白,阴幽似见鬼神驰。
河伯却衔此夜光,疾走韩江照君衣。
君今牢骚欲归去,黄金虽瘦功德肥。
我作此歌名瑞光,梵音轧轧动南箕。
诗句欣赏
MORE+
一朝势落成春梦,倒不如、蓬门僻巷,教几个、小小蒙童
出处:
道情十首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老头陀,古庙中,自烧香,自打钟,兔葵燕麦闲斋供
出处:
道情十首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山门破落无关锁,斜日苍黄有乱松
出处:
道情十首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秋星闪烁颓垣缝,黑漆漆、蒲团打坐,夜烧茶、炉火通红
出处:
道情十首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邈唐虞,远夏殷,卷宗周,入暴秦,争雄七国相兼并
出处:
道情十首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文章两汉空陈迹,金粉南朝总废尘
出处:
道情十首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李唐赵宋慌忙尽,最可叹、龙盘虎踞,尽销磨、燕子春灯
出处:
道情十首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
出处:
道情十首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
出处:
道情十首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出处:
道情十首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吊龙逢,哭比干,羡庄周,拜老聃,未央宫里王孙惨
出处:
道情十首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南来薏苡徒兴谤,七尺珊瑚只自残
出处:
道情十首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孔明枉作那英雄汉,早知道、茅庐高卧,省多少、六出祁山
出处:
道情十首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出处:
题竹石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
出处:
题半盆兰蕊图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出处:
题半盆兰蕊图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出处:
沁园春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出处:
沁园春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出处:
沁园春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出处:
沁园春
作者:
郑燮
朝代:
清
世间局蹐那可道,悬黎绿结谁相亲。
太颠宝贝隋侯珠,十车鱼目混有馀。
六龙驭日日西入,海风吹沙天地黑。
湛卢出匣光不割,至今抱璞楚人泣。
却秦蹈海宁非痴,击晋守阍更谁识。
金谷可怜几斛珠,当时又错换颜色。
丈夫意气在四海,黑头不遂白头改。
手中有米难排山,云里无梯凤不还。
猛虎乍甘卑作鼠,鲋鱼意在升斗间。
抽来双铗老龙声,万里随风破渺溟。
楼船将军空重士,玉帐但闻啜紫琼。
龙蛇自古出大泽,一长不吐羞为客。
琅玕作饭不能餐,典却鹔鹴竟何益。
舳舻去岁浮鳄渚,星光耿耿长天碧。
南飞乌鹊飞栖时,星光却向长襟落。
抖之铿然在趾间,神姝缥缈竟难攀。
回头失手愕交甫,此珠光怪非等閒。
我闻神宝遍天地,当时刳腹开昭关。
又闻汲水饮异人,双璧竟产蓝田山。
为智为福各有时,飞鸠变铁终无移。
去年珠海十万灯,绣幡宝网拖长霓。
金钟喧彻寒潮白,阴幽似见鬼神驰。
河伯却衔此夜光,疾走韩江照君衣。
君今牢骚欲归去,黄金虽瘦功德肥。
我作此歌名瑞光,梵音轧轧动南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