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李少芳
李尚健
李尚德
李尚理
李尚迪
李尝之
李尤
李尧
李尧俞
李尧夫
李居仁
李山甫
李山节
李屿
李岑
李岑1
李岘
李岩
李岳瑞
李岳生
李峤
李峰
李崇仁
李崇嗣
李崧
李嵘
李嶟端
李嶷
李巘
李左史
精选古诗
寄观善堂院长张春冈及诸生
寄题卢民任玉泉别号
送周生对阳归安福
三皓与黎养真瑞鸾黄慎斋民准吴藤川纯
吾增令尹盛剑崖回道少孤感严东溪翁教载成之而无矜伐之意也吾又感其教成剑崖以泽吾增也为作诗寿之
寄题盛贤母贞妇诗
读何东莞怀云宜民政颂而吾增邑尹盛剑崖行所无事民无能名同归于循良诗兼赠之
赠苏仁伯何于逵霍勉衷三进士之京二首
古诗名句
子鲚正肥斑竹笋,欲将身世老江乡
柳烟槐雨带斜阳,极浦遥山入渺茫
溪水通潮鱼作队,梅风催夏稻成行
奇书到手添交直,往事惊心免校量
缥缈有声来别院,小儿新课甫田章
小卜山居背郭开,江流面面绕亭台
树犹若此谁堪待,少不如人老渐来
一曲缓歌闻白苧,满天凉雨过黄梅
查古诗
搜索
师子颂贺新住持
作者:
成鹫
朝代:
明
大哉大法王,出为众生父。
大哉大师王,生为百兽主。
法王师子王,不隔毛头许。
谛观法王法,请听师子语。
师子初生时,周行方七步。
师子学语时,嚬呻振威怒。
师子转身时,返掷还超距。
师子独行时,彳亍无伴侣。
师子出山时,鬼神默诃护。
狮子奋迅时,波旬生恐怖。
师子踞座时,龙象如环堵。
师子蹴踏时,野干神气沮。
有耳闻未闻,有目睹未睹。
咸聆师子吼,快观师子舞。
师子舞若何,神力庄严具。
一舞入法界,再舞净法土。
三舞转法轮,四舞酬法乳。
五舞吹法螺,六舞击法鼓。
七舞布法云,八舞施法雨。
九舞转法灯,十舞弘法绪。
师子慧命长,师子法身固。
宝山大好山,午天正亭午。
徽猷振古今,威光耀寰宇。
师子复师子,记莂生补处
。
千秋巩化城,天龙领八部。
万古演法音,频伽及鹦鹉。
顽牛老更顽,头角无所取。
长歌寄法筵,灯笼触露柱。
应作如是观,应作如是举。
要识师子真,须明向上句。
诗句欣赏
MORE+
热情偎得如炽炭,仙袖飘来尚倚风
出处:
戏作调文起兼以自嘲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中林措大竹方床,梅花帐里伴蟾光
出处:
戏作调文起兼以自嘲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休云冷落鸳鸯债,省得金钱买药王
出处:
戏作调文起兼以自嘲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此树生来如许久,闻道台成树已有
出处:
高台古树行为区茂对昆玉作其树先大夫手植也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树根入土知几深,土面蟠根已半朽
出处:
高台古树行为区茂对昆玉作其树先大夫手植也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暗想累台覆土时,根株著土一齐移
出处:
高台古树行为区茂对昆玉作其树先大夫手植也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台高不改旧规格,树古年年发新枝
出处:
高台古树行为区茂对昆玉作其树先大夫手植也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五马门前一径深,森森台畔表乔林
出处:
高台古树行为区茂对昆玉作其树先大夫手植也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为言世远思培植,更筑崇基护绿阴
出处:
高台古树行为区茂对昆玉作其树先大夫手植也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黑云叆叇天模糊,火龙衔烛照幽衢
出处:
江上观野烧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却讶蚩尤喷紫雾,翻疑鲛室弄明珠
出处:
江上观野烧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卓起弥天锦步障,撒开大地红氍毹
出处:
江上观野烧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螺髻新妆初洗黛,峨眉淡晕亦施朱
出处:
江上观野烧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映日扶桑高万丈,红楼十二遥相向
出处:
江上观野烧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浮来金海漾荣光,影入银河添新浪
出处:
江上观野烧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惊起天鸡五夜啼,银蟾半落玉绳低
出处:
江上观野烧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江静老骊眠不稳,露寒惊鹊夜难栖
出处:
江上观野烧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带陇连岗同一色,此时目断思乡客
出处:
江上观野烧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渔火疑萤望不分,空月如霜照愈白
出处:
江上观野烧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沙雁嘹嘹向夜鸣,舟人火里认山城
出处:
江上观野烧
作者:
李之世
朝代:
明
大哉大师王,生为百兽主。
法王师子王,不隔毛头许。
谛观法王法,请听师子语。
师子初生时,周行方七步。
师子学语时,嚬呻振威怒。
师子转身时,返掷还超距。
师子独行时,彳亍无伴侣。
师子出山时,鬼神默诃护。
狮子奋迅时,波旬生恐怖。
师子踞座时,龙象如环堵。
师子蹴踏时,野干神气沮。
有耳闻未闻,有目睹未睹。
咸聆师子吼,快观师子舞。
师子舞若何,神力庄严具。
一舞入法界,再舞净法土。
三舞转法轮,四舞酬法乳。
五舞吹法螺,六舞击法鼓。
七舞布法云,八舞施法雨。
九舞转法灯,十舞弘法绪。
师子慧命长,师子法身固。
宝山大好山,午天正亭午。
徽猷振古今,威光耀寰宇。
师子复师子,记莂生补处。
千秋巩化城,天龙领八部。
万古演法音,频伽及鹦鹉。
顽牛老更顽,头角无所取。
长歌寄法筵,灯笼触露柱。
应作如是观,应作如是举。
要识师子真,须明向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