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夏诏新
夏诒
夏诒垣
夏诒钰
夏诒霖
夏鍭
夏霖
夏靖
夏骃
夏鸿
夏龙五
多敏
多隆阿
大中
大义
大义公主
大健
大冂
大同济禅师
大宁
大宇
大愚
大成
大持
大方
大易
大欣
大汕
大涤洞天仙人
大灯
精选古诗
邓秋官进贺还南都
二十夜会饮汤侍御家次其韵
非所写怀
留别南畿诸友
题易庵卷
读月湖诗
漫赋寄杨方震
留别王守禦
古诗名句
不厌刍荛可试呈,郡倅分职统于守
竭诚分内万无尤,分外喜为须掣肘
铅镰钩钝各有时,代庖或反伤其手
赵君赵君名愈彰,却笑狂夫真老狂
十载弟同官更远,三年同兄典太常
情亲恨不照肝胆,岂谓险阻能兼尝
羊肠折坂老骥足,天衢九首看腾骧
荻花秋净夜如洗,江月近人天在水
查古诗
搜索
师子颂贺新住持
作者:
成鹫
朝代:
明
大哉大法王,出为众生父。
大哉大师王,生为百兽主。
法王师子王,不隔毛头许。
谛观法王法,请听师子语。
师子初生时,周行方七步。
师子学语时,嚬呻振威怒。
师子转身时,返掷还超距。
师子独行时,彳亍无伴侣。
师子出山时,鬼神默诃护。
狮子奋迅时,波旬生恐怖。
师子踞座时,龙象如环堵。
师子蹴踏时,野干神气沮。
有耳闻未闻,有目睹未睹。
咸聆师子吼,快观师子舞。
师子舞若何,神力庄严具。
一舞入法界,再舞净法土。
三舞转法轮,四舞酬法乳。
五舞吹法螺,六舞击法鼓。
七舞布法云,八舞施法雨。
九舞转法灯,十舞弘法绪。
师子慧命长,师子法身固。
宝山大好山,午天正亭午。
徽猷振古今,威光耀寰宇。
师子复师子,记莂生补处。
千秋巩化城,天龙领八部。
万古演法音,频伽及鹦鹉。
顽牛老更顽,头角无所取。
长歌寄法筵,灯笼触露柱
。
应作如是观,应作如是举。
要识师子真,须明向上句。
诗句欣赏
MORE+
同时荷紫纶,皇恩深若海
出处:
李封君兄弟承恩图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锡服相辉鲜,素澹元无改
出处:
李封君兄弟承恩图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雏驹总凤龙,移忠未休怠
出处:
李封君兄弟承恩图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粤徼已澄清,屏翰出江城
出处:
李封君兄弟承恩图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观风过海岱,齐鲁遍诸生
出处:
李封君兄弟承恩图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风雨对床夜,池塘梦草情
出处:
李封君兄弟承恩图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教仕迭跻膴,黄发逮三旌
出处:
李封君兄弟承恩图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我初返旧疆,原野尚枯赤
出处:
自乡返城喜春雨沾足兼闻欲罢矿税释建言得罪诸臣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油云忽四兴,甘澍满田泽
出处:
自乡返城喜春雨沾足兼闻欲罢矿税释建言得罪诸臣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农人相慰欢,举趾盈阡陌
出处:
自乡返城喜春雨沾足兼闻欲罢矿税释建言得罪诸臣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今年复有秋,卒岁仍有获
出处:
自乡返城喜春雨沾足兼闻欲罢矿税释建言得罪诸臣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返棹珠江濆,恒情倍自适
出处:
自乡返城喜春雨沾足兼闻欲罢矿税释建言得罪诸臣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共道圣明朝,燔然悯疾阨
出处:
自乡返城喜春雨沾足兼闻欲罢矿税释建言得罪诸臣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有诏及闾阎,苛条尽蠲革
出处:
自乡返城喜春雨沾足兼闻欲罢矿税释建言得罪诸臣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欣跃遍群黎,若旱逢膏液
出处:
自乡返城喜春雨沾足兼闻欲罢矿税释建言得罪诸臣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造物本无私,皇仁亦自辟
出处:
自乡返城喜春雨沾足兼闻欲罢矿税释建言得罪诸臣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胥颂圣同天,里巷今安席
出处:
自乡返城喜春雨沾足兼闻欲罢矿税释建言得罪诸臣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早晚下徵书,岩穴搜贤硕
出处:
自乡返城喜春雨沾足兼闻欲罢矿税释建言得罪诸臣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伫见东山人,弹冠趋禁掖
出处:
自乡返城喜春雨沾足兼闻欲罢矿税释建言得罪诸臣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吾慕汉阴人,抱瓮日灌园
出处:
悯俗
作者:
卢龙云
朝代:
明
大哉大师王,生为百兽主。
法王师子王,不隔毛头许。
谛观法王法,请听师子语。
师子初生时,周行方七步。
师子学语时,嚬呻振威怒。
师子转身时,返掷还超距。
师子独行时,彳亍无伴侣。
师子出山时,鬼神默诃护。
狮子奋迅时,波旬生恐怖。
师子踞座时,龙象如环堵。
师子蹴踏时,野干神气沮。
有耳闻未闻,有目睹未睹。
咸聆师子吼,快观师子舞。
师子舞若何,神力庄严具。
一舞入法界,再舞净法土。
三舞转法轮,四舞酬法乳。
五舞吹法螺,六舞击法鼓。
七舞布法云,八舞施法雨。
九舞转法灯,十舞弘法绪。
师子慧命长,师子法身固。
宝山大好山,午天正亭午。
徽猷振古今,威光耀寰宇。
师子复师子,记莂生补处。
千秋巩化城,天龙领八部。
万古演法音,频伽及鹦鹉。
顽牛老更顽,头角无所取。
长歌寄法筵,灯笼触露柱。
应作如是观,应作如是举。
要识师子真,须明向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