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梁神荐
梁穗奇
梁立曦
梁竑
梁章钜
梁素
梁纯
梁绍壬
梁绍曾
梁绍裘
梁绍震
梁绘
梁继
梁继善
梁继灏
梁维栋
梁维梓
梁羽生
梁耀明
梁聪
梁肯堂
梁若衡
梁蓉函
梁藻
梁衍泗
梁补阙
梁观
梁诗正
梁该
梁载言
精选古诗
雪牡丹
人有以旧抹牡丹索题者
遮叶牡丹
梨花
梨花
梨花
梨花
梨花
古诗名句
绝艳豪情,百花侍从,凤笙龙笛,一曲琅琅
分曹三宣令,使君微醉了,蜡炬双行
笑道不如归去,珠箔瑶房
听吴侬软语,深深浅浅,哀哀喜喜,荡气回肠
一刹秋风吹散,梦也荒唐
忆自仙缘错缔
多分误他巧字
再有甚心情
查古诗
搜索
题东华侄诗文集
作者:
成鹫
朝代:
明
生子不愿为腐儒,寻行数墨成蠹鱼。
教子莫教治生产,求田问宅徒守株。
君不见渥洼龙种千里足,高视阔步陵天衢。
安能俛首随款段,血汗伏枥悲盐车。
忆我伯兄九谷子,先世分室城东居。
一朝落地为兄弟,先后雁行如贯珠。
七岁同师授章句,八岁九岁能操觚。
十岁为文学声律,弟兄唱和无时无。
大庭广众弄柔翰,满堂宾客争称誉。
伯翁我翁莞尔笑,私心相庆阳谦虚。
我年十三举博士,自誇逸足能先驱。
须臾阳九天改步,儒冠高挂归田庐。
伯兄十五始入学,一举再举登贤书。
兄年十九我十八,从此出处天渊殊。
兄方及弟两出宰,廿年不调思归与。
我年四十入山去,终老不材如大樗。
殊涂同辙各有以,盖棺事定当何如。
伯兄不死赖有子,快哉一马生三驹
。
中间神骏不可测,少不相从东郡趋。
有时绕膝闻诗礼,有时出郭随蹇驴。
有时承欢郯子国,有时定省来姑苏。
孺子可教更可畏,制义帖括宁区区。
吟诗直欲祖风雅,初盛为主中晚奴。
文章寝食饱秦汉,三唐两宋皆皮肤。
而翁所学有真诀,心传口授无精粗。
小子狂简志高远,良玉未及分瑕瑜。
秋风飒飒树不静,废书读礼日月徂。
太初堂上见手泽,白门城外闻啼乌。
故园归去问封树,总角今来成丈夫。
我时卧病一百日,朝来起坐须持扶。
归人解装席未煖,闻我老病深嗟吁。
自携诗卷过桥去,行吟直到南山隅。
吟声未歇履声近,病夫下榻开绳枢。
入门再拜谁家子,谛视方知封与胡。
去日垂垂髫夹囟,归时鬑鬑微有须。
去日斑衣事儿戏,归时博带飘长裾。
人生少壮会如此,使我日暮悲穷涂。
问子来意胡为乎,袖中有物能卷舒。
琅玕出手光照席,索我落笔为点污。
我身既隐文何有,汝言可采良不诬。
开卷一唱复三叹,掩卷大声还疾呼。
九谷子,九谷子,有子如此道不孤,有子如此道不孤。
诗句欣赏
MORE+
清溪曲曲几千松,梦里开门看鹤踪
出处:
戊戌初度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乡计久要桃叶渡,客程长念壮高峰
出处:
戊戌初度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笙歌渐渐于人懒,山水时时觉话重
出处:
戊戌初度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六载牵羁成底事,不如潇洒学为农
出处:
戊戌初度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窗前独种庵婆罗,石火风灯不浪过
出处:
赠黄平倩编修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箱帙夜翻尘牍少,客衣春晒衲头多
出处:
赠黄平倩编修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毫端漭漭书巴水,枕上巉巉梦小峨
出处:
赠黄平倩编修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诗有馀师禅有友,前希李白后东坡
出处:
赠黄平倩编修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疏散庸庸寄一官,匡床趺坐觉身安
出处:
和陆放翁初春遣兴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聊将古道酬宾客,免把閒思累肾肝
出处:
和陆放翁初春遣兴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萤火几时能脱腐,醯鸡无日得离酸
出处:
和陆放翁初春遣兴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东风已放西门柳,冻水冰条亦解欢
出处:
和陆放翁初春遣兴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花时晴色酿芳原,出郭犹如出槛猿
出处:
游高梁桥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雾质风梢新柳缕,皴皮瘦骨老藤根
出处:
游高梁桥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红云尾变知鱼热,碧缬纹繁觉水温
出处:
游高梁桥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耳听碧流心翠岭,閒谈恰已到山门
出处:
游高梁桥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一曲池台半畹花,远山如髻隔层纱
出处:
暮春同谢生汪生小修游北城临水诸寺至德胜桥水轩待月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南人作客多亲水,北地无春不苦沙
出处:
暮春同谢生汪生小修游北城临水诸寺至德胜桥水轩待月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熟马惯行溪柳路,山僧解点密云茶
出处:
暮春同谢生汪生小修游北城临水诸寺至德胜桥水轩待月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满川澄月千条缕,踏踏苍波过几家
出处:
暮春同谢生汪生小修游北城临水诸寺至德胜桥水轩待月
作者:
袁宏道
朝代:
明
教子莫教治生产,求田问宅徒守株。
君不见渥洼龙种千里足,高视阔步陵天衢。
安能俛首随款段,血汗伏枥悲盐车。
忆我伯兄九谷子,先世分室城东居。
一朝落地为兄弟,先后雁行如贯珠。
七岁同师授章句,八岁九岁能操觚。
十岁为文学声律,弟兄唱和无时无。
大庭广众弄柔翰,满堂宾客争称誉。
伯翁我翁莞尔笑,私心相庆阳谦虚。
我年十三举博士,自誇逸足能先驱。
须臾阳九天改步,儒冠高挂归田庐。
伯兄十五始入学,一举再举登贤书。
兄年十九我十八,从此出处天渊殊。
兄方及弟两出宰,廿年不调思归与。
我年四十入山去,终老不材如大樗。
殊涂同辙各有以,盖棺事定当何如。
伯兄不死赖有子,快哉一马生三驹。
中间神骏不可测,少不相从东郡趋。
有时绕膝闻诗礼,有时出郭随蹇驴。
有时承欢郯子国,有时定省来姑苏。
孺子可教更可畏,制义帖括宁区区。
吟诗直欲祖风雅,初盛为主中晚奴。
文章寝食饱秦汉,三唐两宋皆皮肤。
而翁所学有真诀,心传口授无精粗。
小子狂简志高远,良玉未及分瑕瑜。
秋风飒飒树不静,废书读礼日月徂。
太初堂上见手泽,白门城外闻啼乌。
故园归去问封树,总角今来成丈夫。
我时卧病一百日,朝来起坐须持扶。
归人解装席未煖,闻我老病深嗟吁。
自携诗卷过桥去,行吟直到南山隅。
吟声未歇履声近,病夫下榻开绳枢。
入门再拜谁家子,谛视方知封与胡。
去日垂垂髫夹囟,归时鬑鬑微有须。
去日斑衣事儿戏,归时博带飘长裾。
人生少壮会如此,使我日暮悲穷涂。
问子来意胡为乎,袖中有物能卷舒。
琅玕出手光照席,索我落笔为点污。
我身既隐文何有,汝言可采良不诬。
开卷一唱复三叹,掩卷大声还疾呼。
九谷子,九谷子,有子如此道不孤,有子如此道不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