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茅润之
茅盾
茅维
茅荐馨
茜桃
茹东济
茹宏
茹棻
茹湜
茹纶常
茹芝翁
荀仲举
荀勖
荀完
荀昶
荀济
荀组
荀雍
荆人
荆冬倩
荆叔
荆州僧
荆州掾
荆浩
荆轲
草堂后人
草夫人
荣九思
荣倪
荣咨道
精选古诗
观书有感
约庵先生寿七十五偕诸公携酒为庆诗以先之二月七日也
东园忆味苓翁
薛民望号九山持卷乞诗
二月七日寿约庵先生有园桃暗结长春果之句后十九日先生得孙诗以贺之仍用前韵
辰孙将赴秋山甥馆其兄有诗依依不忍离别之意予谓孙之情殆有甚焉因书此慰之勤学以立身亲贤以自辅平日之耄言多矣体而行之将来之显扬秋山且望焉而何有于一时之离阔也孙其勉之
禽言
禽言
古诗名句
周旋只自嗤
二十年、重认苔枝
分得江南春数点,似红豆,缀相思
疏影入窗宜
寒芳耐笛吹
度新词、谁倩姜夔
诗老自知梅格在,杏桃色,雪霜姿
少作闲情信手描
查古诗
搜索
草堂怀杜工部
作者:
崔荣江
朝代:
当代
莫道浣花溪畔看浣花。
已无僧侣濯袈裟
。
莫道薛笺猩猩色,浣花溪纸洇成嗟。
殢情非是风月者,古思犹在衡茅舍。
秋风陋屋卷茨茅,少陵曾哭空椽下。
此哭应为天下哭,于今使我怀永夜。
遥忆君身寄长安,壮怀偏生与草菅。
久潜悲辛犹潦倒,报国无门枉十年。
长安胡祸狼烟起,一家萍梗向南徙。
身家不独有悲辛,千门离乱百家死。
一问世何多酷吏,再问民何多血泪。
文中殊少昔浪漫,风花翻转不平字。
颠沛生涯已断魂,穷极何堪入官门。
栗亭白眼犹堪避,蜀道艰难不可奔。
奈循白水三千里,沧浪欲灭一舟痕。
百转千回几生死,萍踪暂到蜀山止。
许有成篱围竹屋,浣花溪舀淘米水。
白鹭洲头开望眼,潺潺流过梅花味。
蜀国少与客安宁,草堂遂歇风尘履。
便有村醪足可斟,未尝一改苦劳心。
风破茅屋思广厦,为天下作秋风吟。
更为蜀相生感慨,少陵老泪也沾襟。
位卑也肯长忧国,徘徊人在五更深。
可怜天府也狼烟,不许清平慰客眠。
老来又品流离苦,将身抛却水云烟。
一生便有半生哭,夔门远放载愁船。
湘水独孤凄凉去,无人为洒招魂钱。
万古文章虽入史,斯身此去太可怜。
无奈千秋皆如是,于今已觉不新鲜。
为民哭者无好死,朱门依旧起歌弦。
我亦草堂为君哭,斯有文章谁深读。
浣花溪畔尽游人,无非风雅赏花族。
君不见人间委曲自求全,谁似门前青青竹。
呜呼,君去矣,诗一纸。
诗句欣赏
MORE+
会须霹雳同声起,十郡英豪掩耳闻
出处:
秋闱会友
作者:
唐濂伯
朝代:
明
有美人兮骨已仙,南湾渔舍尚依然
出处:
挽戴南湾
作者:
任效
朝代:
明
春风竹坞閒棋局,夜月螺洲冷钓船
出处:
挽戴南湾
作者:
任效
朝代:
明
诗礼家声乡邑重,箕裘事业子孙传
出处:
挽戴南湾
作者:
任效
朝代:
明
忍从埋玉山前过,落木潇潇怨杜鹃
出处:
挽戴南湾
作者:
任效
朝代:
明
葛巾藜杖鬓萧然,只住人间八十年
出处:
挽戴南湾
作者:
任璩
朝代:
明
几许夕阳閒钓艇,数椽茅屋老风烟
出处:
挽戴南湾
作者:
任璩
朝代:
明
任公德重名空在,瞻父风高世共贤
出处:
挽戴南湾
作者:
任璩
朝代:
明
今日我来空洒泪,半篙春水白鸥前
出处:
挽戴南湾
作者:
任璩
朝代:
明
八十年来两鬓霜,寄情渔钓足徜徉
出处:
挽戴南湾
作者:
方俊
朝代:
明
严陵不肯扶东汉,尚父何心事武王
出处:
挽戴南湾
作者:
方俊
朝代:
明
几曲狂歌悲晓月,一樽春酒醉残阳
出处:
挽戴南湾
作者:
方俊
朝代:
明
从今谢却人间去,万古清风溪水长
出处:
挽戴南湾
作者:
方俊
朝代:
明
十月黄花开满篱,人人都道不逢时
出处:
赏十月菊赠同年张叔亨泰
作者:
方俊
朝代:
明
虽然已过重阳节,开也迟迟谢也迟
出处:
赏十月菊赠同年张叔亨泰
作者:
方俊
朝代:
明
禅林近有劝忠堂,路入铜冈草木香
出处:
劝忠祠落成在铜岭
作者:
熊德
朝代:
明
山色未能忘义气,水声犹似颂勤王
出处:
劝忠祠落成在铜岭
作者:
熊德
朝代:
明
千金谁种祇园树,三径新成烈士场
出处:
劝忠祠落成在铜岭
作者:
熊德
朝代:
明
从此东官添胜迹,山灵今始发幽光
出处:
劝忠祠落成在铜岭
作者:
熊德
朝代:
明
白社偏从郭外开,才人宴集碧云堆
出处:
南园雅集分得陪字
作者:
梁韡
朝代:
明
已无僧侣濯袈裟。
莫道薛笺猩猩色,浣花溪纸洇成嗟。
殢情非是风月者,古思犹在衡茅舍。
秋风陋屋卷茨茅,少陵曾哭空椽下。
此哭应为天下哭,于今使我怀永夜。
遥忆君身寄长安,壮怀偏生与草菅。
久潜悲辛犹潦倒,报国无门枉十年。
长安胡祸狼烟起,一家萍梗向南徙。
身家不独有悲辛,千门离乱百家死。
一问世何多酷吏,再问民何多血泪。
文中殊少昔浪漫,风花翻转不平字。
颠沛生涯已断魂,穷极何堪入官门。
栗亭白眼犹堪避,蜀道艰难不可奔。
奈循白水三千里,沧浪欲灭一舟痕。
百转千回几生死,萍踪暂到蜀山止。
许有成篱围竹屋,浣花溪舀淘米水。
白鹭洲头开望眼,潺潺流过梅花味。
蜀国少与客安宁,草堂遂歇风尘履。
便有村醪足可斟,未尝一改苦劳心。
风破茅屋思广厦,为天下作秋风吟。
更为蜀相生感慨,少陵老泪也沾襟。
位卑也肯长忧国,徘徊人在五更深。
可怜天府也狼烟,不许清平慰客眠。
老来又品流离苦,将身抛却水云烟。
一生便有半生哭,夔门远放载愁船。
湘水独孤凄凉去,无人为洒招魂钱。
万古文章虽入史,斯身此去太可怜。
无奈千秋皆如是,于今已觉不新鲜。
为民哭者无好死,朱门依旧起歌弦。
我亦草堂为君哭,斯有文章谁深读。
浣花溪畔尽游人,无非风雅赏花族。
君不见人间委曲自求全,谁似门前青青竹。
呜呼,君去矣,诗一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