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振禅师
捧剑仆
掌机沙
掌禹锡
揆叙
揭傒斯
揭汯
揭祐民
揭轨
摩净
撖降
操某
支大纶
支如增
支如玉
支机
支清彦
支遁
支隆求
改琦
政和太学生
故台城妓
敏之
敖兴南
敖册贤
敖巘
敖英
敖迈
敖陶孙
敦敏
精选古诗
朱家相终身断酒
朱氏一门两孝子
汪棋孟字张蝴蝶
张乔铁笔
程铎印谱
汤士伟书法
陈藻林精篆籀学
汪道平善八分书
古诗名句
五马临流趁晓行,一腔春思总民情
沙堤重筑苍莓合,岸竹新栽绿影横
水向春江循故道,鸟来秋陇啄馀粳
磨崖不尽刊功德,野老桑阴口自鸣
道心正直殊时俗,老屋倾攲有古风
一种鬓毛春雪白,五车经史夜灯红
西风凉露下轻舟,沙水苍茫两岸秋
天北天南频极目,白云红日近高楼
查古诗
搜索
蜀道易
作者:
方孝孺
朝代:
明
美矣哉,西蜀之道,何今易而昔难。
陆有重岩峻岭万仞镵天之剑阁,水有砅雷掣电悬流怒吼之江关。
自昔相戒不敢至,胡为乎今人操舟抺马夕往而朝还。
大圣建皇极,王道坦坦如弦直。
西有雕题金齿之夷,北有毡裘椎䯻之貊。
东南大海际天地,岛居洲聚千万国。
莫不奉琛执䞇效朝贡,春秋使者来接迹。
何况川蜀处华夏,贤王于此开寿域。
播以仁风,沾以义泽。
家和人?,櫜兵敛革。
豺狼变化作驺虞,蛇虺消藏同蜥蜴。
凿山焚荒秽,略水铲崖石。
帆樯屝履任所往,宛若宇宙重开辟。
美哉蜀道之易有如此,四方行旅络绎来游西览德。
成都万室,比屋如云。
桑麻蔽原野,鸡犬声相闻。
文翁之化,孔明之仁。
严郑之节,杨马之文。
遗风渐?比邹鲁,士行贤哲方回参。
方今况有贤圣君,大开学馆论典坟,坐令政化希华勋
。
徵贤一诏到岩穴,咄尔四方之士孰不争先而骏奔。
王道有通塞,蜀道无古今。
至险不在山与水,只在国政并人心。
六朝五季时,王路嗟陆沉。
遂令三代民,尽为兽与禽。
当时岂惟蜀道难,八荒之内皆晦阴。
戎夷杂寇盗,干戈密如林。
今逢天子圣,贤王之德世所钦。
文教洽飞动,风俗无邪淫。
孱夫弱妇怀千金,悍吏熟视不敢侵。
蜀道之易谅在此,咄尔四方来者不惮山高江水深。
诗句欣赏
MORE+
苜蓿雨肥晨考牧,梧桐月白夜观书
出处:
赠祝仲山滁阳省父还番阳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达尊三备人咸羡,好句多吟我不如
出处:
赠祝仲山滁阳省父还番阳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珍重问安贤孝子,古来毋惜道途迂
出处:
赠祝仲山滁阳省父还番阳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旅食金台已岁馀,高堂白发近何如
出处:
思亲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清晨应共妇占鹊,薄暮还同孙倚闾
出处:
思亲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衣服缝来针密密,音书寄到意劬劬
出处:
思亲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此身若有双飞翼,日日还家问起居
出处:
思亲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伟矣南宫老亚卿,十年鸣佩玉阶行
出处:
送春官侍郎仪公致仕归山东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经纶国事心惟切,辅导皇储志益精
出处:
送春官侍郎仪公致仕归山东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景迫桑榆还故里,恩沾雨露出都城
出处:
送春官侍郎仪公致仕归山东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寥寥疏傅荣归后,谁似先生播令名
出处:
送春官侍郎仪公致仕归山东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圣主仁明慎五刑,伏伽重起作廷平
出处:
送大理寺丞孙习之疾愈回南京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读书读律谋猷富,无党无偏谳议精
出处:
送大理寺丞孙习之疾愈回南京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抱疾经时淹北邸,承恩此日去南京
出处:
送大理寺丞孙习之疾愈回南京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愿言更广平友政,勿使于张独擅名
出处:
送大理寺丞孙习之疾愈回南京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太学横经已有年,圣恩今日许归田
出处:
送国子助教黄君立致仕归闽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三山耆旧迎疏广,六馆英髦仰郑玄
出处:
送国子助教黄君立致仕归闽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舟发天边无一物,诗传海内有千篇
出处:
送国子助教黄君立致仕归闽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如斯出处真高洁,惭愧吾侪后著鞭
出处:
送国子助教黄君立致仕归闽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异乡久抱故乡思,况复临岐送故知
出处:
送乡友监察御史彭希益还家省墓
作者:
夏原吉
朝代:
明
陆有重岩峻岭万仞镵天之剑阁,水有砅雷掣电悬流怒吼之江关。
自昔相戒不敢至,胡为乎今人操舟抺马夕往而朝还。
大圣建皇极,王道坦坦如弦直。
西有雕题金齿之夷,北有毡裘椎䯻之貊。
东南大海际天地,岛居洲聚千万国。
莫不奉琛执䞇效朝贡,春秋使者来接迹。
何况川蜀处华夏,贤王于此开寿域。
播以仁风,沾以义泽。
家和人?,櫜兵敛革。
豺狼变化作驺虞,蛇虺消藏同蜥蜴。
凿山焚荒秽,略水铲崖石。
帆樯屝履任所往,宛若宇宙重开辟。
美哉蜀道之易有如此,四方行旅络绎来游西览德。
成都万室,比屋如云。
桑麻蔽原野,鸡犬声相闻。
文翁之化,孔明之仁。
严郑之节,杨马之文。
遗风渐?比邹鲁,士行贤哲方回参。
方今况有贤圣君,大开学馆论典坟,坐令政化希华勋。
徵贤一诏到岩穴,咄尔四方之士孰不争先而骏奔。
王道有通塞,蜀道无古今。
至险不在山与水,只在国政并人心。
六朝五季时,王路嗟陆沉。
遂令三代民,尽为兽与禽。
当时岂惟蜀道难,八荒之内皆晦阴。
戎夷杂寇盗,干戈密如林。
今逢天子圣,贤王之德世所钦。
文教洽飞动,风俗无邪淫。
孱夫弱妇怀千金,悍吏熟视不敢侵。
蜀道之易谅在此,咄尔四方来者不惮山高江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