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王安上
王安中
王安之
王安修
王安国
王安石
王安礼
王安舜
王宏
王宏度
王宏撰
王宏祚
王宗旦
王宗沐
王宗河
王宗炎
王宗献
王宗耀
王宗贤
王宗达
王宗道
王定祥
王实之
王实坚
王实甫
王宠
王宣猷
王宥
王家仕
王家彦
精选古诗
双十节
鹤斋四咏
破笔
缺瓶
旧毡
内子姚夫人七十初度
内子姚夫人七十初度
立春围城纪事
古诗名句
霜风栗冽岁云暮,水宿山行二千里
及亲而仕古所乐,敢以崎岖惮行李
明年花发听君还,綵戏阶庭为亲喜
卖药韩康伯,能诗张志和
真钢须百鍊,明镜要重磨
眼底如君少,閒中得子多
兵连犹未解,莫厌数相过
一榻了穷冬,吾生喜易供
查古诗
搜索
山居诗
作者:
法杲
朝代:
明
四窗鸣涧声,一座春云影。
千载寂无人,六月犹嫌冷。
昨接左溪书,已成岩穴志。
著笠举锄头,学干山中事。
众壑窅无人,水碓舂空山。
米熟碓不知,青溪响潺潺。
岂无深山色,难教世人冷。
春梦果然深,松风吹不醒。
云去又云来,天地还常在。
后客复前客,草店终不改。
碧天寒已深,晚露树沾濡。
鸣蝉诉夕阳,不道秋风急。
山田有鸟春种,水碓无人夜舂。
隔浦玉幢金刹,过桥白石青松。
无心学圃学稼,有事不陶不渔。
倚枕过于倚杖,看云胜似看书。
青天月出几上,白日云生杖头。
矫迹不因人避,过桥每著花留。
半夜草鸣枯壁,六时云拥绳床。
形影自为支许,土风别是羲黄。
四时松叶落纷纷,石面阶头尽藓纹。
直是此中难得到,白云迷路且迷人。
今朝托钵过前溪,山烟水烟人欲迷。
行尽松声十馀里,人家总在断桥西。
未必树皆侵汉者,低枝亦可挂吾瓢。
年来饭后无馀事,且立松门看晚潮。
深山别是一乾坤,春谷烟浓树树昏。
正好看花立溪口,雨来催我进松门。
天中明月照芦扉,溪上凉风生葛衣。
倚树呼猿向溪立,纷纷松叶杖头飞。
茅庵总是白云封,犹想当门树几重。
除却床前三尺地,凿开春雾尽栽松。
背负斜阳出西堰,春云狼藉藏春阪。
过一溪桥见一村,人声渐近松声远。
欲到深山到处寻,鹤林不足又鸡林。
今朝毕竟我能去,总谓云深未必深。
片石孤峦便著踪,青山敢谓不相容。
时人倘辨诛茅意,虚却一峰还一峰。
青山叠叠绕珠林,磬响时兼流水音。
虎不避人人避虎,虎能先我息机心。
谈禅何待折松枝,飞电机关不及思。
刚及饭先来举箸,献珠龙女复多时。
桑枢瓮牖我何嫌,三尺绳床近草檐。
今日梦回秋色里,白云红树满疏帘。
鸡林几日是西风,处处萧萧树树红。
山色最宜秋日里,溪声况在月明中。
偶然人迹到溪南,蓬壁周遭尽紫岚。
山为不深嫌我住,一朝风雨拆茅庵
。
诗句欣赏
MORE+
惜此辕下驹,徒羡青冥翼
出处:
送叶山人归恒安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汗血岂足怜,皮骨易抛掷
出处:
送叶山人归恒安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论交繄早岁,自首乃所期
出处:
送叶山人归恒安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歧路一何广,雅志遂参差
出处:
送叶山人归恒安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剑合古有言,分金亦吾党
出处:
送叶山人归恒安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握手且踟蹰,迢迢叹孤往
出处:
送叶山人归恒安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任侠应多愧,还丹好自求
出处:
送叶山人归恒安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不知他日泪,谁为故人流?
出处:
送叶山人归恒安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浮世蹉跎易白头,毋令旧约负沙鸥
出处:
送叶山人归恒安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蚤知裘剑归山好,不傍风尘作远游
出处:
送叶山人归恒安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飞羽辽河上,移军滦水东
出处:
和徐使君秋日建昌闻警,得“戎”字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前驱皆大将,列阵尽元戎
出处:
和徐使君秋日建昌闻警,得“戎”字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夜出榆关计,朝看朔漠空
出处:
和徐使君秋日建昌闻警,得“戎”字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但期常献馘,不敢望彤弓
出处:
和徐使君秋日建昌闻警,得“戎”字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夕阳惨澹众芳歇,木叶脱尽群山高
出处:
送文学郭建初归闽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一尊万里坐超忽,浮生如此亦已劳
出处:
送文学郭建初归闽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君来暑深去秋杪,意气自谓凌风涛
出处:
送文学郭建初归闽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醉挥彩笔时侧目,况复过从鞬与櫜
出处:
送文学郭建初归闽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青袍凋敝犹未售,古今扼腕多英髦
出处:
送文学郭建初归闽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幕中校艺万夫敌,衔杯出塞谁称豪!问天天欲何为者,高阳大名遽相假!逸态常留山简前,壮心不在少卿下
出处:
送文学郭建初归闽
作者:
戚继光
朝代:
明
千载寂无人,六月犹嫌冷。
昨接左溪书,已成岩穴志。
著笠举锄头,学干山中事。
众壑窅无人,水碓舂空山。
米熟碓不知,青溪响潺潺。
岂无深山色,难教世人冷。
春梦果然深,松风吹不醒。
云去又云来,天地还常在。
后客复前客,草店终不改。
碧天寒已深,晚露树沾濡。
鸣蝉诉夕阳,不道秋风急。
山田有鸟春种,水碓无人夜舂。
隔浦玉幢金刹,过桥白石青松。
无心学圃学稼,有事不陶不渔。
倚枕过于倚杖,看云胜似看书。
青天月出几上,白日云生杖头。
矫迹不因人避,过桥每著花留。
半夜草鸣枯壁,六时云拥绳床。
形影自为支许,土风别是羲黄。
四时松叶落纷纷,石面阶头尽藓纹。
直是此中难得到,白云迷路且迷人。
今朝托钵过前溪,山烟水烟人欲迷。
行尽松声十馀里,人家总在断桥西。
未必树皆侵汉者,低枝亦可挂吾瓢。
年来饭后无馀事,且立松门看晚潮。
深山别是一乾坤,春谷烟浓树树昏。
正好看花立溪口,雨来催我进松门。
天中明月照芦扉,溪上凉风生葛衣。
倚树呼猿向溪立,纷纷松叶杖头飞。
茅庵总是白云封,犹想当门树几重。
除却床前三尺地,凿开春雾尽栽松。
背负斜阳出西堰,春云狼藉藏春阪。
过一溪桥见一村,人声渐近松声远。
欲到深山到处寻,鹤林不足又鸡林。
今朝毕竟我能去,总谓云深未必深。
片石孤峦便著踪,青山敢谓不相容。
时人倘辨诛茅意,虚却一峰还一峰。
青山叠叠绕珠林,磬响时兼流水音。
虎不避人人避虎,虎能先我息机心。
谈禅何待折松枝,飞电机关不及思。
刚及饭先来举箸,献珠龙女复多时。
桑枢瓮牖我何嫌,三尺绳床近草檐。
今日梦回秋色里,白云红树满疏帘。
鸡林几日是西风,处处萧萧树树红。
山色最宜秋日里,溪声况在月明中。
偶然人迹到溪南,蓬壁周遭尽紫岚。
山为不深嫌我住,一朝风雨拆茅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