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张鍊
张钥
张钦敬
张铉
张铭
张铸
张锡
张锡命
张锡怿
张锡爵
张锡祚
张锡龄
张锷
张镃
张镆
张镇初
张镇孙
张镒
张镖
张镛
张镠
张问
张问安
张问政
张问陶
张阁
张阐
张阿庆
张阿钱
张际亮
精选古诗
送刘子高宰新政二首
次韵郭解元病竹二首
上南京留守完颜公二首
平夷道中二首
上大人通奉寿三首
哭僧义和二首
奉题少保张公曲阿别墅二首
哭王继昌
古诗名句
薄田多种秫,平阜广栽荞
鹅鸭游深沼,牛羊牧近郊
芝兰香满砌,枸杞翠连坳
采药携轻筥,观莲涉小舠
《考槃》时讽诵,得句自推敲
丘壑从兹稳,弓旌谩远招
茗瓯供伏腊,土簠荐溪毛
牧子吹羌笛,仙童品玉箫
查古诗
搜索
长干宝塔放光偈
作者:
广润
朝代:
明
戊午孟冬丙辰朔,长干塔下闻天乐。
洪公大建华严期,贤圣粉纭齐赴约。
百千善信云从龙,遐迩资粮川就壑。
众香缥缈烟岚浮,万烛炜煌星斗错。
欲表南询五十三,法筵清众仍相若。
绕塔幢幡四色分,开经钟鼓三通作。
梵呗同宣出妙音,见闻随喜生欢乐。
始知无碍法门中,处处圆融非住著。
只消半偈悟无生,能使群迷趋正觉。
一体均沾法乳恩,情与无情学无学。
野禽并作迦陵鸣,霜风亦共天花落。
塔顶金光觉倍明,塔心宝相如新琢。
铃索时时杂《濩》、《韶》,檐廊夜夜栖鸾鹤
。
八面玲珑透碧霄,九层宛转流丹雘。
卷石三山钟阜低,弹丸千里舆图缩。
门门皆得见如来,俨然弥勒开楼阁。
金刚密迹驱雷霆,宝杵灵威失干莫。
慧灯无尽破重昏,甘露洪施济枯浊。
亦如多宝现全身,为听莲华从地跃。
由来此塔非寻常,七宝龛中舍利藏。
往昔神光犹间发,况今大法重敷扬。
啐啄因缘相辏泊,七十二门同放光。
光中出生无量塔,一一悬灯散妙香。
香光庄严亦何限,遍涌金莲坐宝王。
十方菩萨如鳞次,八部天龙若雁行。
化佛光明复如是,法尔神通示寂常。
重重涉入极微妙,梵网珠交心自耀。
此光本是世间稀,见者何人不欣乐。
或齐合掌向虚空,或举高声称佛号。
或投五体拜泥涂,或散千花熏塔庙。
或去忙呼眷属来,或频指点傍人道。
或上危梯或倚楼,或转悲伤或喜笑。
或感禅僧出定看,或留归客停车眺。
或有晏坐空林中,一任稠人自喧闹。
顿除热恼得清凉,病在还苏老还少。
默夺潜消魔外心,无遮重罪咸轻报。
其谁不愿发菩提,种种皆由塔光照。
此时见者诚有缘,莫因不见空哀怜。
即心自性君知不,见与不见皆天渊。
世尊八万四千塔,与我无缝相勾连。
穷劫至今曾不昧,海枯山击光依然。
诸人于此信得及,同泛华严大法船。
敬说此偈再礼塔,八万四千光现前。
诗句欣赏
MORE+
青镜尘濛久未磨,为渠索照口先呵
出处:
友人惠山中小诗谢之
作者:
朱浙
朝代:
明
自怜憔悴孤臣影,两鬓秋来白较多
出处:
友人惠山中小诗谢之
作者:
朱浙
朝代:
明
数口飘零寄海滨,长途甚处是行津
出处:
题与湖南应城易生
作者:
朱浙
朝代:
明
麦舟发付何轻易,未必今人异古人
出处:
题与湖南应城易生
作者:
朱浙
朝代:
明
考德久崇钦世业,抡材端合应时须
出处:
题邓旂山掌教奖劳轴
作者:
朱浙
朝代:
明
典司风化宁卑秩,教授苏湖是巨儒
出处:
题邓旂山掌教奖劳轴
作者:
朱浙
朝代:
明
芙蓉花发暗柴门,几日相看不出村
出处:
草堂前芙蓉正吐口占数绝为别
作者:
朱浙
朝代:
明
地远清溪童更懒,自留盆水饷花根
出处:
草堂前芙蓉正吐口占数绝为别
作者:
朱浙
朝代:
明
天付秋花一种奇,草堂清淡正适宜
出处:
草堂前芙蓉正吐口占数绝为别
作者:
朱浙
朝代:
明
三春桃李虽多态,曾是秋风几度吹
出处:
草堂前芙蓉正吐口占数绝为别
作者:
朱浙
朝代:
明
清霜一夜老蒹葭,墙角芙蓉渐著花
出处:
草堂前芙蓉正吐口占数绝为别
作者:
朱浙
朝代:
明
犹忆昔年江上看,西风吹梦客思家
出处:
草堂前芙蓉正吐口占数绝为别
作者:
朱浙
朝代:
明
楚水吴山未了因,匆匆魂梦客边身
出处:
草堂前芙蓉正吐口占数绝为别
作者:
朱浙
朝代:
明
拒霜已是何年种,刚得今朝作主人
出处:
草堂前芙蓉正吐口占数绝为别
作者:
朱浙
朝代:
明
不耐清秋怀远途,草堂坐觉旅怀孤
出处:
草堂前芙蓉正吐口占数绝为别
作者:
朱浙
朝代:
明
捲帘月上芙蓉影,便是人间送别图
出处:
草堂前芙蓉正吐口占数绝为别
作者:
朱浙
朝代:
明
日夕散车骑,揽辔每委迟
出处:
春夕
作者:
李舜臣
朝代:
明
署松纷翠霭,宫柳何菀斯
出处:
春夕
作者:
李舜臣
朝代:
明
入门纤月上,宿鸟满庭枝
出处:
春夕
作者:
李舜臣
朝代:
明
微风振遗凛,暮色正凄其
出处:
春夕
作者:
李舜臣
朝代:
明
洪公大建华严期,贤圣粉纭齐赴约。
百千善信云从龙,遐迩资粮川就壑。
众香缥缈烟岚浮,万烛炜煌星斗错。
欲表南询五十三,法筵清众仍相若。
绕塔幢幡四色分,开经钟鼓三通作。
梵呗同宣出妙音,见闻随喜生欢乐。
始知无碍法门中,处处圆融非住著。
只消半偈悟无生,能使群迷趋正觉。
一体均沾法乳恩,情与无情学无学。
野禽并作迦陵鸣,霜风亦共天花落。
塔顶金光觉倍明,塔心宝相如新琢。
铃索时时杂《濩》、《韶》,檐廊夜夜栖鸾鹤。
八面玲珑透碧霄,九层宛转流丹雘。
卷石三山钟阜低,弹丸千里舆图缩。
门门皆得见如来,俨然弥勒开楼阁。
金刚密迹驱雷霆,宝杵灵威失干莫。
慧灯无尽破重昏,甘露洪施济枯浊。
亦如多宝现全身,为听莲华从地跃。
由来此塔非寻常,七宝龛中舍利藏。
往昔神光犹间发,况今大法重敷扬。
啐啄因缘相辏泊,七十二门同放光。
光中出生无量塔,一一悬灯散妙香。
香光庄严亦何限,遍涌金莲坐宝王。
十方菩萨如鳞次,八部天龙若雁行。
化佛光明复如是,法尔神通示寂常。
重重涉入极微妙,梵网珠交心自耀。
此光本是世间稀,见者何人不欣乐。
或齐合掌向虚空,或举高声称佛号。
或投五体拜泥涂,或散千花熏塔庙。
或去忙呼眷属来,或频指点傍人道。
或上危梯或倚楼,或转悲伤或喜笑。
或感禅僧出定看,或留归客停车眺。
或有晏坐空林中,一任稠人自喧闹。
顿除热恼得清凉,病在还苏老还少。
默夺潜消魔外心,无遮重罪咸轻报。
其谁不愿发菩提,种种皆由塔光照。
此时见者诚有缘,莫因不见空哀怜。
即心自性君知不,见与不见皆天渊。
世尊八万四千塔,与我无缝相勾连。
穷劫至今曾不昧,海枯山击光依然。
诸人于此信得及,同泛华严大法船。
敬说此偈再礼塔,八万四千光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