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卓世清
卓云鸿
卓人月
卓发之
卓国伯
卓奇图
卓尔堪
卓敬
卓梦华
卓梦采
卓田
卓祐之
卓秉恬
卓肇昌
卓英英
单人耘
单养蒙
单县君
单可惠
单嘉猷
单夔
单学傅
单应期
单庚金
单恂
单懋谦
单氏
单炜
单钰
单锡
精选古诗
金陵忆别分题得柳树
立春日聂少坡宅燕集
题江湖归思卷赠久客者
蒲涧水帘洞
将往京师留别亲友
雨中写怀
西施菊
螺川望文丞相坟
古诗名句
记得儿童游戏日,夏家坟树郁苍苍
十里湖光十里山,山容滉漾水云间
横桥便是中分地,长与游人记往还
水面风来闻磬声,玉虚台殿俯清泠
年来晴雨无凭准,我欲云阶暂乞灵
渐近青山水渐湾,水湾回处正当山
山形飞落青霄凤,水势旋为碧玉环
玉环东转带虹腰,一水东行赴海遥
查古诗
搜索
长干宝塔放光偈
作者:
广润
朝代:
明
戊午孟冬丙辰朔,长干塔下闻天乐。
洪公大建华严期,贤圣粉纭齐赴约。
百千善信云从龙,遐迩资粮川就壑。
众香缥缈烟岚浮,万烛炜煌星斗错。
欲表南询五十三,法筵清众仍相若。
绕塔幢幡四色分,开经钟鼓三通作。
梵呗同宣出妙音,见闻随喜生欢乐。
始知无碍法门中,处处圆融非住著。
只消半偈悟无生,能使群迷趋正觉。
一体均沾法乳恩,情与无情学无学。
野禽并作迦陵鸣,霜风亦共天花落。
塔顶金光觉倍明,塔心宝相如新琢。
铃索时时杂《濩》、《韶》,檐廊夜夜栖鸾鹤。
八面玲珑透碧霄,九层宛转流丹雘。
卷石三山钟阜低,弹丸千里舆图缩。
门门皆得见如来,俨然弥勒开楼阁。
金刚密迹驱雷霆,宝杵灵威失干莫。
慧灯无尽破重昏,甘露洪施济枯浊。
亦如多宝现全身,为听莲华从地跃。
由来此塔非寻常,七宝龛中舍利藏。
往昔神光犹间发,况今大法重敷扬。
啐啄因缘相辏泊,七十二门同放光。
光中出生无量塔,一一悬灯散妙香。
香光庄严亦何限,遍涌金莲坐宝王。
十方菩萨如鳞次,八部天龙若雁行。
化佛光明复如是,法尔神通示寂常。
重重涉入极微妙,梵网珠交心自耀。
此光本是世间稀,见者何人不欣乐。
或齐合掌向虚空,或举高声称佛号。
或投五体拜泥涂,或散千花熏塔庙。
或去忙呼眷属来,或频指点傍人道。
或上危梯或倚楼,或转悲伤或喜笑。
或感禅僧出定看,或留归客停车眺。
或有晏坐空林中,一任稠人自喧闹。
顿除热恼得清凉,病在还苏老还少。
默夺潜消魔外心,无遮重罪咸轻报。
其谁不愿发菩提,种种皆由塔光照
。
此时见者诚有缘,莫因不见空哀怜。
即心自性君知不,见与不见皆天渊。
世尊八万四千塔,与我无缝相勾连。
穷劫至今曾不昧,海枯山击光依然。
诸人于此信得及,同泛华严大法船。
敬说此偈再礼塔,八万四千光现前。
诗句欣赏
MORE+
齐梁之下委靡不复振,纷纷聒耳喧秋蝉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有唐作者相继出,一代雅奏鸣宫县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杨王卢骆首奇拔,高岑韦柳堪齐肩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天生李杜实冠绝,光燄万丈直视人无前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闵时愤事吃吃不离口,彷佛古意犹能全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先生生居百世后,蚤有巨笔如长椽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胸中吞吐经子史,顷刻变化驱云烟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由唐直溯到汉魏,历取次和无遗编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大而宇宙明日月,神怪幽隐枝葩连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揄扬讽咏不一足,豪思溢出有若万斛滚滚奔原泉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词场袖手莫敢敌,况欲掉鞅跻其巅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平生精力尽斯学,发为事业輷天渊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三关净扫馘群孽,六察总纪师多贤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犯颜纳说任斯道,拯民涂炭沉痾痊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时时欬唾落珠玉,世人孰得窥其玄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我生幸获识光霁,低头东野愿执鞭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先生不鄙笑谓我,子作可等卢玉川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菲才岂敢遽云尔,先生善诱何勤拳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昨朝入觐上京国,意谓簪盍期残年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孰知先生弃我去,奄忽羽化随飞仙
出处:
哀都宪张先生
作者:
童轩
朝代:
明
洪公大建华严期,贤圣粉纭齐赴约。
百千善信云从龙,遐迩资粮川就壑。
众香缥缈烟岚浮,万烛炜煌星斗错。
欲表南询五十三,法筵清众仍相若。
绕塔幢幡四色分,开经钟鼓三通作。
梵呗同宣出妙音,见闻随喜生欢乐。
始知无碍法门中,处处圆融非住著。
只消半偈悟无生,能使群迷趋正觉。
一体均沾法乳恩,情与无情学无学。
野禽并作迦陵鸣,霜风亦共天花落。
塔顶金光觉倍明,塔心宝相如新琢。
铃索时时杂《濩》、《韶》,檐廊夜夜栖鸾鹤。
八面玲珑透碧霄,九层宛转流丹雘。
卷石三山钟阜低,弹丸千里舆图缩。
门门皆得见如来,俨然弥勒开楼阁。
金刚密迹驱雷霆,宝杵灵威失干莫。
慧灯无尽破重昏,甘露洪施济枯浊。
亦如多宝现全身,为听莲华从地跃。
由来此塔非寻常,七宝龛中舍利藏。
往昔神光犹间发,况今大法重敷扬。
啐啄因缘相辏泊,七十二门同放光。
光中出生无量塔,一一悬灯散妙香。
香光庄严亦何限,遍涌金莲坐宝王。
十方菩萨如鳞次,八部天龙若雁行。
化佛光明复如是,法尔神通示寂常。
重重涉入极微妙,梵网珠交心自耀。
此光本是世间稀,见者何人不欣乐。
或齐合掌向虚空,或举高声称佛号。
或投五体拜泥涂,或散千花熏塔庙。
或去忙呼眷属来,或频指点傍人道。
或上危梯或倚楼,或转悲伤或喜笑。
或感禅僧出定看,或留归客停车眺。
或有晏坐空林中,一任稠人自喧闹。
顿除热恼得清凉,病在还苏老还少。
默夺潜消魔外心,无遮重罪咸轻报。
其谁不愿发菩提,种种皆由塔光照。
此时见者诚有缘,莫因不见空哀怜。
即心自性君知不,见与不见皆天渊。
世尊八万四千塔,与我无缝相勾连。
穷劫至今曾不昧,海枯山击光依然。
诸人于此信得及,同泛华严大法船。
敬说此偈再礼塔,八万四千光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