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徐士烝
徐士芬
徐士霖
徐复
徐夔
徐夜
徐夤
徐大受
徐大忠
徐大方
徐大正
徐大纯
徐大镛
徐天倪
徐天柱
徐天祐
徐天祥
徐天赉
徐天锡
徐太玉
徐失名
徐奭
徐好问
徐如澍
徐威
徐婉卿
徐媛
徐子元
徐子威
徐子苓
精选古诗
同周伯宁连榻剧谈悲歌有感
东湖忆旧简刘子雍胡伯清汪宗彝
离怀寄汪宗彝杨孟瑄魏居敬
暮春写怀四绝
暮春写怀四绝
暮春写怀四绝
暮春写怀四绝
秋词
古诗名句
窗下瑶缄烦记室,案前玉貌得伶官
董龙果是何鸡狗,凡鸟焉能拟凤鸾
一样人才分九等,兰台著录几曾宽
人世无垆铸横财,身如槁木意寒灰
公田亦作埋忧地,郎署难寻避债台
乞食黔敖知不免,忍饥方朔有余哀
微闻府主多豪兴,犹斥千金买笑来
十万貔貅各控弦,登坛诸将未华颠
查古诗
搜索
御书楼为吾昌衍参政赋
作者:
薛瑄
朝代:
明
古今书赐由中秘,藏在君家百尺楼。
奎耀夜晴通户牖,芸香风细散檐幽。
篇章总是天人学,函藏深为释老留。
从此黄金不须积,子孙勤读继前脩
。
诗句欣赏
MORE+
矶上严城晚吹凉,淩风壮观补重阳
出处:
九月十九日八旗馆露台登高赋呈节庵孝通伯严斗垣叔峤诸君子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柳仍婀娜秋生色,荷已离披水吐光
出处:
九月十九日八旗馆露台登高赋呈节庵孝通伯严斗垣叔峤诸君子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风动白波寒楚佩,梦回青琐在江乡
出处:
九月十九日八旗馆露台登高赋呈节庵孝通伯严斗垣叔峤诸君子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寒烟去雁穷怀抱,强为群贤一举觞
出处:
九月十九日八旗馆露台登高赋呈节庵孝通伯严斗垣叔峤诸君子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自丑银幡白发人,晴光喜见照城闉
出处:
正月初二日同杨叔娇登楼望馀雪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山通佳气犹明雪,江泛柔波已漾春
出处:
正月初二日同杨叔娇登楼望馀雪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冠佩渐劳知老至,羽书方急愧年新
出处:
正月初二日同杨叔娇登楼望馀雪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悯牛谁诵河东赋,清啸南楼恐不伦
出处:
正月初二日同杨叔娇登楼望馀雪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介甫书颠狂,子瞻书豪纵
出处:
易实甫以司马温公残帖砚见赠乃温公与其侄九承议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数字就残石作砚叶东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题为断碑砚误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龄印昌龄满洲人乾隆时官学士多藏旧椠本书馀每见之印朱文曰长白敷槎氏李南涧日记载其人疑此为昌龄所刻诸家真迹法帖不详帖何名又不知真迹在何所此其半石也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穆穆司马公,落墨必谨重
出处:
易实甫以司马温公残帖砚见赠乃温公与其侄九承议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数字就残石作砚叶东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题为断碑砚误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龄印昌龄满洲人乾隆时官学士多藏旧椠本书馀每见之印朱文曰长白敷槎氏李南涧日记载其人疑此为昌龄所刻诸家真迹法帖不详帖何名又不知真迹在何所此其半石也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邪异贤亦殊,朝局成一閧
出处:
易实甫以司马温公残帖砚见赠乃温公与其侄九承议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数字就残石作砚叶东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题为断碑砚误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龄印昌龄满洲人乾隆时官学士多藏旧椠本书馀每见之印朱文曰长白敷槎氏李南涧日记载其人疑此为昌龄所刻诸家真迹法帖不详帖何名又不知真迹在何所此其半石也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宵磨党碑名,俘掠花石贡
出处:
易实甫以司马温公残帖砚见赠乃温公与其侄九承议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数字就残石作砚叶东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题为断碑砚误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龄印昌龄满洲人乾隆时官学士多藏旧椠本书馀每见之印朱文曰长白敷槎氏李南涧日记载其人疑此为昌龄所刻诸家真迹法帖不详帖何名又不知真迹在何所此其半石也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贵贱在公道,残帖今传诵
出处:
易实甫以司马温公残帖砚见赠乃温公与其侄九承议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数字就残石作砚叶东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题为断碑砚误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龄印昌龄满洲人乾隆时官学士多藏旧椠本书馀每见之印朱文曰长白敷槎氏李南涧日记载其人疑此为昌龄所刻诸家真迹法帖不详帖何名又不知真迹在何所此其半石也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遗书问九郎,无异鹄鹜讽
出处:
易实甫以司马温公残帖砚见赠乃温公与其侄九承议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数字就残石作砚叶东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题为断碑砚误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龄印昌龄满洲人乾隆时官学士多藏旧椠本书馀每见之印朱文曰长白敷槎氏李南涧日记载其人疑此为昌龄所刻诸家真迹法帖不详帖何名又不知真迹在何所此其半石也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忽忆停云帖,书势相伯仲
出处:
易实甫以司马温公残帖砚见赠乃温公与其侄九承议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数字就残石作砚叶东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题为断碑砚误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龄印昌龄满洲人乾隆时官学士多藏旧椠本书馀每见之印朱文曰长白敷槎氏李南涧日记载其人疑此为昌龄所刻诸家真迹法帖不详帖何名又不知真迹在何所此其半石也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结体取宽平,挫笔少纵送
出处:
易实甫以司马温公残帖砚见赠乃温公与其侄九承议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数字就残石作砚叶东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题为断碑砚误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龄印昌龄满洲人乾隆时官学士多藏旧椠本书馀每见之印朱文曰长白敷槎氏李南涧日记载其人疑此为昌龄所刻诸家真迹法帖不详帖何名又不知真迹在何所此其半石也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固知任诚悫,或少智术控
出处:
易实甫以司马温公残帖砚见赠乃温公与其侄九承议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数字就残石作砚叶东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题为断碑砚误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龄印昌龄满洲人乾隆时官学士多藏旧椠本书馀每见之印朱文曰长白敷槎氏李南涧日记载其人疑此为昌龄所刻诸家真迹法帖不详帖何名又不知真迹在何所此其半石也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誉王已过厚,任蔡良可痛
出处:
易实甫以司马温公残帖砚见赠乃温公与其侄九承议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数字就残石作砚叶东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题为断碑砚误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龄印昌龄满洲人乾隆时官学士多藏旧椠本书馀每见之印朱文曰长白敷槎氏李南涧日记载其人疑此为昌龄所刻诸家真迹法帖不详帖何名又不知真迹在何所此其半石也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独惜通鉴稿,细书失充栋
出处:
易实甫以司马温公残帖砚见赠乃温公与其侄九承议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数字就残石作砚叶东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题为断碑砚误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龄印昌龄满洲人乾隆时官学士多藏旧椠本书馀每见之印朱文曰长白敷槎氏李南涧日记载其人疑此为昌龄所刻诸家真迹法帖不详帖何名又不知真迹在何所此其半石也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此石仅八寸,其价璆璧共
出处:
易实甫以司马温公残帖砚见赠乃温公与其侄九承议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数字就残石作砚叶东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题为断碑砚误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龄印昌龄满洲人乾隆时官学士多藏旧椠本书馀每见之印朱文曰长白敷槎氏李南涧日记载其人疑此为昌龄所刻诸家真迹法帖不详帖何名又不知真迹在何所此其半石也
作者:
张之洞
朝代:
清
奎耀夜晴通户牖,芸香风细散檐幽。
篇章总是天人学,函藏深为释老留。
从此黄金不须积,子孙勤读继前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