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张立
张端
张端义
张端亮
张端诚
张笃庆
张符升
张筹
张简
张篯
张籍
张粲
张紞
张素
张素秋
张紫文
张紫澜
张綎
张綖
张綦毋
张红桥
张纨英
张纪
张纮
张纯
张纲
张纲孙
张纶翰
张纶英
张绅
精选古诗
次韵兄调弟希政并柬郑叔度
次韵留别陈季明先生
题山水
病中除夕
二月十四日书事
试院偶题
次韵谢蜀王六首
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
古诗名句
池上百草绿,春城黄鸟吟
玉壶清酒与君别,青山去后空云林
问君此行何慷慨,一啸扬眉起沧海
须使功名及早成,莫教绿鬓流年改
拂剑酣歌四座倾,共看仙籍快登瀛
上林奏赋久相待,宣室求贤方未宁
纵醉临岐不知晚,落渚萧萧送归雁
别路云程两地分,目极烟江去帆远
查古诗
搜索
贺李用经得子效柏梁体
作者:
张宁
朝代:
明
古燕豪杰中朝儒,列卿柱史人间无。
廷平执法及乘舆,泗州推官夜治书。
储祥积庆久不渝,来休下瑞相昭符。
长庚孕秀腾天衢,嵩岳降神钟地区。
熊罴入梦九鹤趋,五老列曜纷前敷。
茏葱佳气蔼门闾,一片清冰出玉壶。
初傅丹山五色雏,又讶鲁国连城玙。
无乃合浦千金珠,英气烨烨声呱呱。
目光流电雪作肤,头角峙玉云拥颅。
伏犀入项四辅俱,罹计插鬓秀且疏。
金木耸贴润复纡,天庭高广顾地枢。
孤峰立笔双井腴,一水环仰中沟虚。
神采气骨画不如,断蓬为矢桑为弧。
九州四海当长驱,英物自与常人殊。
吾闻宗元谪番禺,反顾无嗣悲穷居。
又闻康节四十馀,得子尚虑贤与愚。
君今早应梁栋输,眼底复见圭章储。
前程莫问荣与枯,万事已足将何须。
便应列宴开行厨,烹龙庖凤传笙竽。
起舞蹴踏红氍毹,酒酣击碎青珊瑚。
与君旧是瀛洲徒,春风玉殿同传胪。
浮云流水南北途,故乡遇旧增欢娱。
喜来忘却尔汝呼,落笔故使璋獐诬。
听声知贵名当余,汤饼上座事属渠。
他年归来驷马车,记取堂下三槐株
。
诗句欣赏
MORE+
有道四夷方设守,年年长此护神京
出处:
密云阅兵作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流浅沙明自可怜,未经秋潦转澄然
出处:
度潮河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马腹浮河仍饮水,甲光映日更摇川
出处:
度潮河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几处穹庐移就草,数家瓯脱曲依泉
出处:
度潮河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沿堤犹见青杨柳,秪觉南州乡思悬
出处:
度潮河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绝塞逢秋已觉凉,此中气候讶非常
出处:
游遵化汤泉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流金每似临三伏,晞发真成向九阳
出处:
游遵化汤泉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山烟叆叆分朝润,草色青青敌夜霜
出处:
游遵化汤泉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我亦临流堪一笑,稽生盥浴久相忘
出处:
游遵化汤泉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绝顶孤峰见废关,短衣落日试跻攀
出处:
登喜峰古城时三卫贡马散牧塞外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三秋豹旅方乘障,万里龙媒正满山
出处:
登喜峰古城时三卫贡马散牧塞外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候雁似随乡思去,寒花将送使臣还
出处:
登喜峰古城时三卫贡马散牧塞外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筹边迂薄真无补,空望伊吾抵掌间
出处:
登喜峰古城时三卫贡马散牧塞外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伏枥衰年久自甘,尔兄迂阔尔偏谙
出处:
蓟镇忆弟正之试南都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心窥秘算逢人噤,箧贮阴符向夜探
出处:
蓟镇忆弟正之试南都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犀渚青枫烟际棹,龙沙白草露中骖
出处:
蓟镇忆弟正之试南都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雁行正笑难如雁,飞去飞来北又南
出处:
蓟镇忆弟正之试南都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狗马病多经绝塞,棣华室远隔南天
出处:
蓟镇忆弟正之试南都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每思原上听鸣鹡,始讶山头望跕鸢
出处:
蓟镇忆弟正之试南都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可以去乎仍恋禄,无能为也更筹边
出处:
蓟镇忆弟正之试南都
作者:
唐顺之
朝代:
明
廷平执法及乘舆,泗州推官夜治书。
储祥积庆久不渝,来休下瑞相昭符。
长庚孕秀腾天衢,嵩岳降神钟地区。
熊罴入梦九鹤趋,五老列曜纷前敷。
茏葱佳气蔼门闾,一片清冰出玉壶。
初傅丹山五色雏,又讶鲁国连城玙。
无乃合浦千金珠,英气烨烨声呱呱。
目光流电雪作肤,头角峙玉云拥颅。
伏犀入项四辅俱,罹计插鬓秀且疏。
金木耸贴润复纡,天庭高广顾地枢。
孤峰立笔双井腴,一水环仰中沟虚。
神采气骨画不如,断蓬为矢桑为弧。
九州四海当长驱,英物自与常人殊。
吾闻宗元谪番禺,反顾无嗣悲穷居。
又闻康节四十馀,得子尚虑贤与愚。
君今早应梁栋输,眼底复见圭章储。
前程莫问荣与枯,万事已足将何须。
便应列宴开行厨,烹龙庖凤传笙竽。
起舞蹴踏红氍毹,酒酣击碎青珊瑚。
与君旧是瀛洲徒,春风玉殿同传胪。
浮云流水南北途,故乡遇旧增欢娱。
喜来忘却尔汝呼,落笔故使璋獐诬。
听声知贵名当余,汤饼上座事属渠。
他年归来驷马车,记取堂下三槐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