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戚夫人
戚学标
戚昂
戚明瑞
戚玾
戚纶
戚继光
戚维
戚逍遥
戢澍铭
戴东老
戴之邵
戴云
戴云官
戴亨
戴仁杰
戴仔
戴休珽
戴佩荃
戴佩蘅
戴偃
戴元
戴克谐
戴公怀
戴冠
戴凌涛
戴华
戴叔伦
戴司颜
戴名世
精选古诗
沅州杂诗十二首
沅州杂诗十二首
沅州杂诗十二首
沅州秋夜忽忆三年前秋夜之作二首
沅州秋夜忽忆三年前秋夜之作二首
次王侍御韵
立春
次王侍御见寄韵二首
古诗名句
御人与御事,难易迥然分
人心不我洽,吾事亦邅迍
世变人崇斗,几筵列战锋
鸡肋谁我弱,钳口莫相冲
昨夕尘情浊,惉惉结不舒
梦中冯伯子,命我勿区区
良贾以虚殖,殖多更邃藏
祗缘寸铢两,囊箧日周章
查古诗
搜索
秋水篇
作者:
潘榛
朝代:
明
芦台七月足秋水,一望苍茫烟波里。
卫河北来势欲吞,滹沱东下疾如矢。
汪洋千顷静不风,瞬息惊涛百丈起。
渔人不敢试舟航,千夫万夫立水涘。
皇皇蚁穴忧其崩,高岸重堤未足恃。
嗟我无能分民忧,几回欲与河伯死。
却意河伯岂无灵,杀时犉牡修禋祀。
侵晚水势若为消,我士我民沾沾喜。
忆昔当初二月春,土功百里若云屯。
畚锸仓皇务农废,移家仍复住河滨。
堤筑何止千万丈,胼胝何止数十旬。
富人仆赁或哿矣,伤哉零丁此孤贫。
籴得城中数升米,幼妇稚儿共采薪。
糟糠不厌强赴役,稍息犹恐督吏嗔。
五月六月工方歇,遥看凹面堤嶙峋。
准拟中流今砥柱,何来大水又浸沦。
以我修兮以我守,胡为频频苦我民。
嗟此小邑屡荒旱,更有冠盖如飞翰。
同行奔走孑无遗,况复迢迢一河岸。
至如僻地客少过,小民从容里田畔。
卒岁不闻力役征,生平不识水揽漫。
祈寒暑雨仍咨嗟,起向官府坐长叹。
我民何独生水乡,行役修堤曾不惮。
数十年来此邑疲,里闬萧条半逃窜。
有如偏累苦不休,谁不星星各解散。
呜呼天地生人各一方,不须冲疲苦较量。
我闻卫河东岸去,下海曾不百里强。
水没田舍固难当,水归大海亦其常。
安得排决令东注,年年不复此堤防
。
诗句欣赏
MORE+
京国披图频想像,膏车何日许相从
出处:
双旻隐居图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故人家住睢阳郡,溪上茅茨迤逦开
出处:
题旧隐图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当户好山金晻映,沿堤流水玉萦回
出处:
题旧隐图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读书已遂飞腾志,衣绣咸推俊迈才
出处:
题旧隐图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客里披图怀旧隐,功成他日赋归来
出处:
题旧隐图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仙居迢递傍遥岑,流水桃花径路深
出处:
题隐居图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千顷白云迷远岫,数椽茅屋映疏林
出处:
题隐居图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栖迟自得闲中趣,韬晦都忘物外心
出处:
题隐居图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久客归期殊未卜,展图惆怅不胜吟
出处:
题隐居图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云树苍茫紫翠连,水光山色共悠然
出处:
题山水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丛林幽谷栖禅刹,曲岸垂杨系钓船
出处:
题山水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花坞鸟啼春寂寂,松庭鹤唳月娟娟
出处:
题山水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虎头已去龙眠老,此幅清新孰为传
出处:
题山水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瑞花乱落似飞琼,极目乾坤一色明
出处:
题雪溪图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瘦竹低垂银袅娜,远山高耸玉峥嵘
出处:
题雪溪图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芸窗皎洁书声雅,蕙帐虚澄鹤梦清
出处:
题雪溪图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恍惚剡溪溪上景,王猷孤棹岸边横
出处:
题雪溪图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满目春光淑景融,游人并辔出郊东
出处:
题游春图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莺花烂熳诗怀壮,宫锦淋漓酒兴浓
出处:
题游春图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夹道垂杨青袅袅,激湍流水绿溶溶
出处:
题游春图
作者:
罗亨信
朝代:
明
卫河北来势欲吞,滹沱东下疾如矢。
汪洋千顷静不风,瞬息惊涛百丈起。
渔人不敢试舟航,千夫万夫立水涘。
皇皇蚁穴忧其崩,高岸重堤未足恃。
嗟我无能分民忧,几回欲与河伯死。
却意河伯岂无灵,杀时犉牡修禋祀。
侵晚水势若为消,我士我民沾沾喜。
忆昔当初二月春,土功百里若云屯。
畚锸仓皇务农废,移家仍复住河滨。
堤筑何止千万丈,胼胝何止数十旬。
富人仆赁或哿矣,伤哉零丁此孤贫。
籴得城中数升米,幼妇稚儿共采薪。
糟糠不厌强赴役,稍息犹恐督吏嗔。
五月六月工方歇,遥看凹面堤嶙峋。
准拟中流今砥柱,何来大水又浸沦。
以我修兮以我守,胡为频频苦我民。
嗟此小邑屡荒旱,更有冠盖如飞翰。
同行奔走孑无遗,况复迢迢一河岸。
至如僻地客少过,小民从容里田畔。
卒岁不闻力役征,生平不识水揽漫。
祈寒暑雨仍咨嗟,起向官府坐长叹。
我民何独生水乡,行役修堤曾不惮。
数十年来此邑疲,里闬萧条半逃窜。
有如偏累苦不休,谁不星星各解散。
呜呼天地生人各一方,不须冲疲苦较量。
我闻卫河东岸去,下海曾不百里强。
水没田舍固难当,水归大海亦其常。
安得排决令东注,年年不复此堤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