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新父
新罗僧
新若通
方一元
方一夔
方万
方万里
方世泰
方中选
方丰之
方乔
方九功
方九叙
方于鲁
方云翼
方京
方仁渊
方从义
方以智
方仲荀
方仲谋
方佺
方俊
方信孺
方元修
方元吉
方元焕
方兆及
方公权
方凤
精选古诗
夜坐
郴阳署中冬夜
郴阳珠雪季冬二日后十三日立春
郴阳癸丑元日
新春猎户献虎
元夕郴民数百人各持灯献看鱼龙曼衍颇慰岑寂
元夕曲回文学梁陈体
春夜雨
古诗名句
孤树苍茫难辨影,惊湍荡漾不成圆
何处榜人歌扣枻,更逢津吏醉持船
艑遇轲峨知贾客,髻梳倭堕学江仙
渔童昼自催鸣鼓,姹女时能工数钱
底事狂夫书不到,别离经岁又经年
君家旧在无诸国,白头来作江东客
衣裘久已厌奔走,道路何尝闻拥隔
一身自许渔樵群,有子况是文章伯
查古诗
搜索
再叠图茔致思四首
作者:
史鉴
朝代:
明
死生昼夜理,在人皆善言。
及乎处其际,变色不能前。
徬徨顾妻子,事事成悲怜
。
请看涂岭穴,中有长生天。
上书论国忧,志欲除其奸。
天人与顺逆,大义何昭然。
玉工昩其理,反为和氏愆。
营兹以待终,将归要领全。
圣皇重直谏,再命居台端。
直气不可回,风节故桓桓。
容悦亮非欢,忠义素所安。
岂如庄列辈,呴呴谈神仙。
诗句欣赏
MORE+
蓬岛未应能胜此,仙人何事不归来
出处:
玉华洞次易庵韵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洞前琪树倚云栽,洞里瑶华映雪开
出处:
玉华洞次易庵韵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一自飞軿游碧落,月明空见鹤归来
出处:
玉华洞次易庵韵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缟袂珠襦白玉冠,含悽无语怯春寒
出处:
道傍李花为风雨所残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东风不为多情惜,无数残钿趁马鞍
出处:
道傍李花为风雨所残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雪彩冰姿傍棘丛,更堪苦雨与斜风
出处:
行部上杭道过三洲馆见白花生枳棘中芳洁可爱而不知其名问之村民曰文坛花也予哀其托根非所赋诗唁之又推花意而答赋焉凡得六首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五侯亭馆多閒地,何事凄凉向个中
出处:
行部上杭道过三洲馆见白花生枳棘中芳洁可爱而不知其名问之村民曰文坛花也予哀其托根非所赋诗唁之又推花意而答赋焉凡得六首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素质生来异众葩,孤根不识五侯家
出处:
行部上杭道过三洲馆见白花生枳棘中芳洁可爱而不知其名问之村民曰文坛花也予哀其托根非所赋诗唁之又推花意而答赋焉凡得六首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年年雨露随天分,肯向风前怨岁华
出处:
行部上杭道过三洲馆见白花生枳棘中芳洁可爱而不知其名问之村民曰文坛花也予哀其托根非所赋诗唁之又推花意而答赋焉凡得六首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丽馆崇台二月时,群葩红紫竞葳蕤
出处:
行部上杭道过三洲馆见白花生枳棘中芳洁可爱而不知其名问之村民曰文坛花也予哀其托根非所赋诗唁之又推花意而答赋焉凡得六首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可怜寂寞荒山里,空抱芳心吐向谁
出处:
行部上杭道过三洲馆见白花生枳棘中芳洁可爱而不知其名问之村民曰文坛花也予哀其托根非所赋诗唁之又推花意而答赋焉凡得六首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不誇颜色不誇香,不共群英竞艳阳
出处:
行部上杭道过三洲馆见白花生枳棘中芳洁可爱而不知其名问之村民曰文坛花也予哀其托根非所赋诗唁之又推花意而答赋焉凡得六首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造化栽培知有意,且随本分过春光
出处:
行部上杭道过三洲馆见白花生枳棘中芳洁可爱而不知其名问之村民曰文坛花也予哀其托根非所赋诗唁之又推花意而答赋焉凡得六首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沁园台榭五云连,铃索春来处处悬
出处:
行部上杭道过三洲馆见白花生枳棘中芳洁可爱而不知其名问之村民曰文坛花也予哀其托根非所赋诗唁之又推花意而答赋焉凡得六首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何苦甘心萧艾里,炎风瘴雨有谁怜
出处:
行部上杭道过三洲馆见白花生枳棘中芳洁可爱而不知其名问之村民曰文坛花也予哀其托根非所赋诗唁之又推花意而答赋焉凡得六首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碧桃红杏炫春容,岁晚纷飞总是空
出处:
行部上杭道过三洲馆见白花生枳棘中芳洁可爱而不知其名问之村民曰文坛花也予哀其托根非所赋诗唁之又推花意而答赋焉凡得六首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纵在主家铃索里,可能禁得五更风
出处:
行部上杭道过三洲馆见白花生枳棘中芳洁可爱而不知其名问之村民曰文坛花也予哀其托根非所赋诗唁之又推花意而答赋焉凡得六首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剪得秦川半亩云,晴窗凤羽翠纷纷
出处:
渭水秋风图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狂飙莫苦相摧折,清庙箾韶待此君
出处:
渭水秋风图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剑倚晴空杀气高,鼪鼯胆破抱弓嘷
出处:
行台有花名剪春罗一夕盛开时浙寇入境予与景澄督兵讨之贼败走因戏成诗一绝云
作者:
何乔新
朝代:
明
及乎处其际,变色不能前。
徬徨顾妻子,事事成悲怜。
请看涂岭穴,中有长生天。
上书论国忧,志欲除其奸。
天人与顺逆,大义何昭然。
玉工昩其理,反为和氏愆。
营兹以待终,将归要领全。
圣皇重直谏,再命居台端。
直气不可回,风节故桓桓。
容悦亮非欢,忠义素所安。
岂如庄列辈,呴呴谈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