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孔从先
孔从善
孔仲智
孔仲良
孔传莲
孔传铎
孔元忠
孔兰英
孔凡章
孔印兰
孔天胤
孔夷
孔奂
孔宁子
孔宗翰
孔宪彝
孔宪英
孔少娥
孔尚任
孔平仲
孔广业
孔广根
孔庆瑚
孔庆贞
孔庆镕
孔延之
孔德绍
孔文仲
孔昭焜
孔昭绶
精选古诗
题天恩四谥册
读林氏文僖文恪二公集
屠纬真访睿父参知历朝真诸洞壑暂憩葛陂寄声盛氏兄弟渴欲不佞一过从乃余自临安归纬真发逾月矣赋此寄讯且期再至同入天台雁宕为汗漫之游
忆在临安舜举观察数过从旅中自庚午迄丙申岁致手书益以嘉贶屈指嘉隆词客几尽灵光一柱仅观察存而余以晚进忝窃深知殊感且作园居多暇赋此寄怀
世叔通侯以选诗新刻见贻赋谢因讯说仲文学二首
世叔通侯以选诗新刻见贻赋谢因讯说仲文学二首
参知洪公举骆侍御吴中丞朱比部同入贤祠喜而有作
题张明府子环考绩荣封册
古诗名句
父天嗟已隔,圣域望能跻
雅誉尊徽歙,雄词粲壁奎
居然麟一角,骏甚马攒蹄
胸次光澄月,毫端气挂霓
轻财好施予,引手救颠隮
笾豆丰延客,饔飧自荐齐
中年方仕进,远辙忽东西
化雨滋鄱水,文风振语溪
查古诗
搜索
答秋官蔡从善自南都见寄
作者:
石宝
朝代:
明
读君千里书,上有加餐饭。
为君起坐明月前,两耳清霜响枯蔓。
窗间闪烁灯夜红,水龙朝西云暮东。
十载同心歌伐木,如今愁鬓信飞蓬。
忆歌君诗对君酒,慷慨当筵几开口。
次公不独带醒狂,正平本自轻豪右。
南山当户乍卷帘,北极关心共昂首。
心知万物固不齐,凤凰高飞宁顾鸡。
群葩落尽老松出,乐国忽有饥儿啼。
人生何苦必得意,有时霄汉等涂泥。
但愿丹心不负青天与白日,青灯黄卷相对生虹霓。
龙泉夜蹴祖生舞,黄鹤朝追崔颢题。
竖儒报国乃如此,钟鼎旂常岂吾事。
素心未惬忧孔多,薄分如蜗命如蚁。
青山抱病守荒庐,寥落邺侯三万书。
虚名已负故台价,广陌谁誇驷马车。
奉君之书溅吾泪,愧无篇章报琼佩。
竹笛中郎应未忘,小冠子夏真狼狈。
哀歌一声动明月,的的寒星耿华发。
林幽幽兮风发发,水层冰兮草寒色。
车轮催兮马蹄脱,安得往兮附鸿鹄
。
为君强赋长歌行,莫讶吾歌多苦声。
诗句欣赏
MORE+
旅怀忽起乡园梦,逸兴应随潞渚舟
出处:
送内父碧筠罗先生还乡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玉润惭非红杏雨,冰清照破碧天秋
出处:
送内父碧筠罗先生还乡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悬知后夜相思处,月满关山独倚楼
出处:
送内父碧筠罗先生还乡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钟鸣长乐曙光寒,斗酒城阴话别难
出处:
送进士马克毅还新会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姓字已荣题璧水,衣冠暂许出金銮
出处:
送进士马克毅还新会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轻风淮上杨花白,细雨江南荔子丹
出处:
送进士马克毅还新会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莫向故园耽恋久,早来簪笔侍朝端
出处:
送进士马克毅还新会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烟树苍茫一望中,汉陵秦苑总成空
出处:
咸阳怀古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铜驼埋没悲秋雨,石兽荒凉怨朔风
出处:
咸阳怀古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寂寂落花歌舞地,轻轻茅草乐游宫
出处:
咸阳怀古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停骖欲问前朝事,惟有青山夕照红
出处:
咸阳怀古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西山环绕古西平,番簇相连汉戍营
出处:
西宁感怀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秣马征夫思野战,牧牛童子待春耕
出处:
西宁感怀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路经三峡风涛急,水满三川月色明
出处:
西宁感怀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回首咸阳渺何许,岭猿啼处不胜情
出处:
西宁感怀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羊肠远接白云乡,归路行歌傍晚凉
出处:
古路樵归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薪担寒挑林外月,芒鞋香带草头霜
出处:
古路樵归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依稀酒幔摇村店,缥缈钟声度上方
出处:
古路樵归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圣主只今求隐逸,刍荛应见入尧章
出处:
古路樵归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皇都春暖雪初晴,驻马东郊送客行
出处:
送伍上舍宁告还乡兼简乃兄缙斋
作者:
鲁能
朝代:
明
为君起坐明月前,两耳清霜响枯蔓。
窗间闪烁灯夜红,水龙朝西云暮东。
十载同心歌伐木,如今愁鬓信飞蓬。
忆歌君诗对君酒,慷慨当筵几开口。
次公不独带醒狂,正平本自轻豪右。
南山当户乍卷帘,北极关心共昂首。
心知万物固不齐,凤凰高飞宁顾鸡。
群葩落尽老松出,乐国忽有饥儿啼。
人生何苦必得意,有时霄汉等涂泥。
但愿丹心不负青天与白日,青灯黄卷相对生虹霓。
龙泉夜蹴祖生舞,黄鹤朝追崔颢题。
竖儒报国乃如此,钟鼎旂常岂吾事。
素心未惬忧孔多,薄分如蜗命如蚁。
青山抱病守荒庐,寥落邺侯三万书。
虚名已负故台价,广陌谁誇驷马车。
奉君之书溅吾泪,愧无篇章报琼佩。
竹笛中郎应未忘,小冠子夏真狼狈。
哀歌一声动明月,的的寒星耿华发。
林幽幽兮风发发,水层冰兮草寒色。
车轮催兮马蹄脱,安得往兮附鸿鹄。
为君强赋长歌行,莫讶吾歌多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