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吴咏
吴哲
吴唐林
吴商浩
吴嘉宾
吴嘉泉
吴嘉纪
吴嘉谟
吴国伦
吴国贤
吴圆
吴圣和
吴均
吴坤修
吴城
吴城小龙女
吴培源
吴士玉
吴士珽
吴士矩
吴士耀
吴处厚
吴复
吴大廷
吴大有
吴大江
吴大澄
吴天培
吴天鹏
吴奎
精选古诗
兴济有述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太常卿杨邃庵示以止酒唱和诗一册余思尝为酒困欲戒之而未能因诗有感次陶渊明韵二首
弘治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午大雪二十九日寅止正月三日晚又雪至十六日或雪或止惟十五日尤异其雪花大者约广二三寸长亦如之见者莫不惊骇余时奉命在镇是日雨水节寒如冬至沿河冻合舟不能行屋檐积雪弥月不消不知天道竟何如也感而有作
舟过苏州齐门见娄江三尸浮露感而有作录似林思绍太守思绍以御史作郡于苏
宿九江城时九月五日也
正德二年元日日食
正德纪元十月间吾东莞桃李花开后得邸报御史奏九月间京师城南李花满园因感有作
古诗名句
不随蛛网萦钿盒,肯逐莺梭上锦机
香罥落花低趁蝶,暖随柔絮欲沾衣
无由系得东君驾,空向春风上下飞
瑶瑟声沈闭绿窗,月明空吠隔花厖
綵幡零落宜春字,绡帐低回照夜缸
好梦每嫌莺唤醒,伤心况对燕飞双
奢云艳雨情多少,远逐杨花渡楚江
长安胡骑正啾啾,尘暗宫花粉黛愁
查古诗
搜索
小岷山歌
作者:
郑善夫
朝代:
明
君不闻小岷之山连胃娄,雄视西川十二州。
青天万古走蜒蜿,峰回嶂转无时休。
剑门峨眉名失势,白帝鸟鼠俯之如浮沤。
上有许由瓢,世人不得用,直挂月户三千秋。
蒙泉泻天奔龙湫,巴溪湲湲学字流。
淜腾入汶江,万里沧溟收。
山中老桂色不滓,芝草琅玕烂成绮。
洞口长回声利车,盘石但坐烟霞侣。
宋有苏长公,隋有刘仙子。
探芝斲桂树,长镵乱云里
。
小岷山,巉嶒不可攀。
刘苏以后人迹复不到,乃有曾东石,架屋读易于其间。
平生负此沧海志,少年访道青城山。
上飧青城绝璧之流霞,下弄岷峨阴壑之潺湲。
黄熊苍兕不敢迫,猿狖叫啸情自欢。
空谷无人行,兰草复翻翻。
朅来游人世,十载愁朱颜。
吁嗟乎青山信美,蒙泉亦可以洗君耳。
君胡为乎城市,许由之瓢欲何俟。
终南有捷径,北山有俗轨。
玄猿独鹤煖眼冷眼遥看尔,红尘白马有何益。
柴桑不负陶彭泽,归来乎曾东石。
诗句欣赏
MORE+
忆昔献赋金銮殿,意气当年比谪仙
出处:
玉壶吟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飞龙赐出天闲马,紫陌看花著玉鞭
出处:
玉壶吟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犀盘宝瓮黄金注,几度承恩白玉筵
出处:
玉壶吟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圣恩浩荡深如海,涓滴未酬颜已改
出处:
玉壶吟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老骥犹怀千里心,欲把青春问天买
出处:
玉壶吟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双燕来从海东国,万里相随肯相失
出处:
双燕离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玉堂金屋春昼长,两两雕梁相对立
出处:
双燕离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一朝鸷鸟抉其雄,孀雌来往悲巢空
出处:
双燕离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终日呢喃不停语,似将哀苦愁春风
出处:
双燕离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襄阳女儿姚玉京,十五画得双眉成
出处:
双燕离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可怜中道守空屋,见此孀燕偏伤情
出处:
双燕离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举头问尔燕,尔与侬谁苦
出处:
双燕离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尔死徒一身,侬死抛夫母
出处:
双燕离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君不见临邛曾有当垆人,未知闻此伤情否
出处:
双燕离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草堂时睡醒,一卷太玄经
出处:
村居漫兴三首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道任衣冠旧,文祈笔砚灵
出处:
村居漫兴三首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雨阶添嫩碧,山牖纳遥青
出处:
村居漫兴三首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衰老容吾饮,还应问酒星
出处:
村居漫兴三首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老去常昏饮,支离仗酒全
出处:
村居漫兴三首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存亡惊故友,寒暑感流年
出处:
村居漫兴三首
作者:
杨光溥
朝代:
明
青天万古走蜒蜿,峰回嶂转无时休。
剑门峨眉名失势,白帝鸟鼠俯之如浮沤。
上有许由瓢,世人不得用,直挂月户三千秋。
蒙泉泻天奔龙湫,巴溪湲湲学字流。
淜腾入汶江,万里沧溟收。
山中老桂色不滓,芝草琅玕烂成绮。
洞口长回声利车,盘石但坐烟霞侣。
宋有苏长公,隋有刘仙子。
探芝斲桂树,长镵乱云里。
小岷山,巉嶒不可攀。
刘苏以后人迹复不到,乃有曾东石,架屋读易于其间。
平生负此沧海志,少年访道青城山。
上飧青城绝璧之流霞,下弄岷峨阴壑之潺湲。
黄熊苍兕不敢迫,猿狖叫啸情自欢。
空谷无人行,兰草复翻翻。
朅来游人世,十载愁朱颜。
吁嗟乎青山信美,蒙泉亦可以洗君耳。
君胡为乎城市,许由之瓢欲何俟。
终南有捷径,北山有俗轨。
玄猿独鹤煖眼冷眼遥看尔,红尘白马有何益。
柴桑不负陶彭泽,归来乎曾东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