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朱敦儒
朱敦复
朱文娟
朱文心
朱文治
朱文藻
朱斗儿
朱斗文
朱方增
朱方蔼
朱旂
朱无瑕
朱日新
朱时敏
朱旷
朱昂
朱昆田
朱昌祚
朱昌颐
朱明之
朱昱
朱昼
朱显
朱显之
朱晋
朱晞颜
朱晦
朱景文
朱景献
朱景玄
精选古诗
题梅与李仲贵
题梅与李仲贵
题梅赠王澄渊贰守
题梅赠王澄渊贰守
题梅赠王澄渊贰守
题竹与李惩
题梅寄钟天锡宪副
题梅寄钟天锡宪副
古诗名句
相台画史杨大鉴,眼光如鉴鬓如钐
搏法千年巳失传,貌出百图非泛泛
剑一人敌学之难,岂知徒搏无伤残
强梁侠儿里中横,颠倒掀翻掌股间
幕府昼长风拂拂,窗前卷舒此何物?担夫当道草书精,军人起距火牛出
我欲摧恶却厌兵,欻然见此心眼明
垂老宁知才思尽,等闲为写丹青引
冲陶先生名如山,何得画在云山间
查古诗
搜索
支边老人吟
作者:
吴金水
朝代:
当代
癸巳岁首多昏霾,澒洞千重压楼台。
楼前老翁倚短杖,须发似雪颜如灰。
上前为问将何往,临衢欲进还徘徊。
翁言久患肺气肿,每逢天阴倍苦痛。
况今浊雾塞寒空,未行已觉呼吸重。
我知此疾因高原,气薄直教肺腑残。
京畿本为滨海地,也患此疾究何缘。
听我问罢略仰首,沉吟半晌始开口。
壮岁正值翻覆时,举国风云竞奔走。
激烈学子闹文革,豪迈工人纷武斗。
山移海变竟为谁,天安门上伟人手。
响应号召去支边,长车万里到酒泉。
酒泉当时苦寒地,创业哪顾生活艰。
狂沙夜吼居延海,积雪朝浮祁连山。
风锤药炮开青嶂,炉火钢花乱紫烟。
劳作全忘天地迥,事迹遍传甘肃省。
嘉峪关头屡题名,大会堂中几度请。
上下共荐定官阶,淡然一笑不肯领。
自言家贫未读书,指挥无文岂可凭。
祗为积劳乞退休,调养微躯度晚景。
同仁送归披红花,归家岂料事堪嗟。
妻子独力抚众雏,身未全老发先华。
大儿二儿怜母弱,早早废学谋生涯。
商海去年遭横变,片刻荡产复倾家。
遂使年少诸弟妹,课馀来扶卖书车。
今夕团聚但何有,话语嗫嚅泪横斜。
照室寒灯无光彩,撼屋朔风翻江海
。
万虑千思耿长宵,岂有馀暇发叹慨。
重抖精神晓出门,撑持尚有双肩在。
送妻下世完儿婚,八年偿尽如山债。
无债祗道得身轻,可奈宿疾侵衰龄。
心慌气促脚无力,齿豁眼昏耳失听。
药裹日重米益贵,而今薄俸增几成。
邻居翁媪厚福利,笑我当初辞京城。
扪心我自矜夷坦,从来行止无悔怨。
唯期海晏俟河清,沐浴和风延残喘。
诗句欣赏
MORE+
莫负樽前金屈卮,明朝晴雨有谁知
出处:
十四夜月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飞觞欲向姮娥问,窃药何如将嫁时
出处:
十四夜月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空教罗绮上西楼,白雾蒙蒙意未休
出处:
中秋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千里不能知变态,一年草草又中秋
出处:
中秋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有凤高骞鸾独宿,九嶷山深湘水绿
出处:
题竹寿高元瑜母江孺人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丹穴孤雏羽翮娇,锦臆蒙茸修翎秃
出处:
题竹寿高元瑜母江孺人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叫月号风几十秋,嘤嘤求友雏出谷
出处:
题竹寿高元瑜母江孺人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拟向梧桐问菶萋,长伴穿云数竿竹
出处:
题竹寿高元瑜母江孺人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门外白衣来者谁,山行约客且犹夷
出处: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蓝堆翠拥如前日,风厉云悠自一时
出处: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古寺久荒存梗槩,寿藤似草作玄之
出处: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沿溪落日频吹帽,何事龙山遍入诗
出处: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九峰未可当崔嵬,客里权浇浊酒杯
出处: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桂似松高香澹澹,塔如翁醉影颓颓
出处: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昔年此地曾红饮,今日三人藉碧苔
出处: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才历中秋又重九,满林黄缝首重回
出处:
九日同修能凤仪游九峰寺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去住虽云异,天涯共客身
出处:
送朱修能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龙驯犹带性,鸟倦欲依人
出处:
送朱修能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秋梦多萧寂,山程叹苦辛
出处:
送朱修能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沿江十万桕,或可拟汪伦
出处:
送朱修能
作者:
沈守正
朝代:
明
楼前老翁倚短杖,须发似雪颜如灰。
上前为问将何往,临衢欲进还徘徊。
翁言久患肺气肿,每逢天阴倍苦痛。
况今浊雾塞寒空,未行已觉呼吸重。
我知此疾因高原,气薄直教肺腑残。
京畿本为滨海地,也患此疾究何缘。
听我问罢略仰首,沉吟半晌始开口。
壮岁正值翻覆时,举国风云竞奔走。
激烈学子闹文革,豪迈工人纷武斗。
山移海变竟为谁,天安门上伟人手。
响应号召去支边,长车万里到酒泉。
酒泉当时苦寒地,创业哪顾生活艰。
狂沙夜吼居延海,积雪朝浮祁连山。
风锤药炮开青嶂,炉火钢花乱紫烟。
劳作全忘天地迥,事迹遍传甘肃省。
嘉峪关头屡题名,大会堂中几度请。
上下共荐定官阶,淡然一笑不肯领。
自言家贫未读书,指挥无文岂可凭。
祗为积劳乞退休,调养微躯度晚景。
同仁送归披红花,归家岂料事堪嗟。
妻子独力抚众雏,身未全老发先华。
大儿二儿怜母弱,早早废学谋生涯。
商海去年遭横变,片刻荡产复倾家。
遂使年少诸弟妹,课馀来扶卖书车。
今夕团聚但何有,话语嗫嚅泪横斜。
照室寒灯无光彩,撼屋朔风翻江海。
万虑千思耿长宵,岂有馀暇发叹慨。
重抖精神晓出门,撑持尚有双肩在。
送妻下世完儿婚,八年偿尽如山债。
无债祗道得身轻,可奈宿疾侵衰龄。
心慌气促脚无力,齿豁眼昏耳失听。
药裹日重米益贵,而今薄俸增几成。
邻居翁媪厚福利,笑我当初辞京城。
扪心我自矜夷坦,从来行止无悔怨。
唯期海晏俟河清,沐浴和风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