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柳渔
柳瑾
柳登
柳直
柳绅
柳耆
柳藏经
柳说
柳贯
柳逢
柳道伦
柳郴
柳镇
柴中守
柴中行
柴伯廉
柴元彪
柴士珍
柴夔
柴宗庆
柴宿
柴成务
柴才
柴援
柴望
柴杰
柴绍炳
柴贞仪
柴随亨
柴静仪
精选古诗
一轮明月满乾坤
和韵过彭泽怀靖节先生
钱舜举画二首
有感
峨眉亭
送重峰阮子敬南还
留别子羽七绝句
天池寺
古诗名句
傅说奋版筑,孔明出荆襄
扶持赖三寿,声名高百王
用贤乃如此,时君当不忘
兹晨忽不乐,抚膺多可伤
披书感前事,令我涕沾裳
凤鸾止荆棘,䲭鸮据梧冈
驺虞不饱肉,豺狼厌肥羊
人龙困田野,人猫登庙堂
查古诗
搜索
余姚四贤祠
作者:
吴金水
朝代:
当代
步上龙泉山,遥见四贤祠。
四贤虽已远,念之犹神驰。
君不见子陵入京狂态故,足加帝腹酣达曙。
庙堂巍巍不肯居,飘然归钓春江渚。
漫道儒生总忘形,著书治世还知兵。
君不见宁王当年叛军起,挺出最数王阳明。
鄱湖樯橹风云急,谈笑之间波涛平。
功成一笑酬天子,但以心学行高名。
国祚衰颓世运改,虏骑纵横到东海。
奋然抗身砥横流,朱舜水共黄梨洲。
梨洲深思及宪政,识见早与西贤侔。
可惜明夷久待无人访,至今风雨黯九州。
舜水德高自有邻,东渡设帐传火薪。
授道实学以致用,颇启明治发维新。
遂使扶桑东鄙国,一枝先占亚洲春
。
扶桑昌明闻欧亚,吾华犹自仇风雅。
四贤有灵应共惊,故国贤明皆在野。
瓦缶黄钟何人识,寂寂姚江流日夜。
诗句欣赏
MORE+
华胥国小安足游,君家赤舄双琳球
出处:
偃卧俞公临榻上戏题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大鹏希有俨相值,飞行八极眠琼楼
出处:
偃卧俞公临榻上戏题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梵刹金银布,花香绕碧栏
出处: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断崖交桧柏,飞瀑洒琅玕
出处: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霞起天台暮,云生岳麓寒
出处: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钟声似迎客,时出远林端
出处: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梵阁千寻起,雕坛一径斜
出处: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僧归迷翠巘,客至扫青霞
出处: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竹里分香积,松间转法华
出处: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遥看层砌上,缥缈堕天花
出处: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飞流望不极,缥缈挂长川
出处: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天际银河落,峰头玉井莲
出处: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波光迥太液,云气引甘泉
出处: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更上遗宫顶,千林起夕烟
出处: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宣皇游幸日,千骑转晴沙
出处: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殿绕骊山树,窗开绣岭花
出处: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星辰留御辇,云雾锁仙槎
出处: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北望龙蟠气,飘飘想翠华
出处: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槛立孤峰上,窗开万岭西
出处: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霞光流紫极,日影抱丹梯
出处: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作者:
胡应麟
朝代:
明
四贤虽已远,念之犹神驰。
君不见子陵入京狂态故,足加帝腹酣达曙。
庙堂巍巍不肯居,飘然归钓春江渚。
漫道儒生总忘形,著书治世还知兵。
君不见宁王当年叛军起,挺出最数王阳明。
鄱湖樯橹风云急,谈笑之间波涛平。
功成一笑酬天子,但以心学行高名。
国祚衰颓世运改,虏骑纵横到东海。
奋然抗身砥横流,朱舜水共黄梨洲。
梨洲深思及宪政,识见早与西贤侔。
可惜明夷久待无人访,至今风雨黯九州。
舜水德高自有邻,东渡设帐传火薪。
授道实学以致用,颇启明治发维新。
遂使扶桑东鄙国,一枝先占亚洲春。
扶桑昌明闻欧亚,吾华犹自仇风雅。
四贤有灵应共惊,故国贤明皆在野。
瓦缶黄钟何人识,寂寂姚江流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