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查秉彝
查籥
查约
查继佐
查维宏
查荎
查蔤
查藻
查许国
查诗继
查道
查遴
柯举
柯九思
柯元楫
柯先荣
柯劭慧
柯劭憼
柯在庚
柯培元
柯培鼎
柯宏本
柯岳
柯崇
柯崇朴
柯应东
柯庭坚
柯廷第
柯振岳
柯敬之
精选古诗
游白云山
游西樵山
水澳横舟
春日南昌山中游览贻诸友二首
春日南昌山中游览贻诸友二首
天山草堂与杨贞复论白沙先生学兼贻同会诸友四首
天山草堂与杨贞复论白沙先生学兼贻同会诸友四首
天山草堂与杨贞复论白沙先生学兼贻同会诸友四首
古诗名句
石乳悬龟敲云破,四围天马急勒缰
儿时不晓阳明子,闻说曾囚公子张
乱石野径没荒草,亦寻牛矢访山房
圣主一言定兴废,父老青春走蛮荒
挂冠逢萌能辽海,子弟无计归故乡
先生光明镇百邪,缘何此世梦荒唐
我亦飘零废学久,题壁只识罗汝芳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查古诗
搜索
雁门尚书行
作者:
吴伟业
朝代:
明末清初
雁门尚书受专征,登坛顾盼三军惊。
身长八尺左右射,坐上咄吒风云生。
家居绝塞爱死士,一日费尽千黄金。
读书致身取将相,关西鼠子方纵横。
长安城头挥羽扇,卧甲韬弓不忘战。
持重能收壮士心,沉机好待凶徒变。
忽传使者上都来,夜半星驰马流汗。
覆辙宁堪似往年,催军还用松山箭。
尚书得诏初沉吟,蹶起横刀忽长叹:我今不死非英雄,古来得失谁由算?椎牛誓众出潼关,墟落萧条转饷难。
六月炎蒸驱万马,二崤风雨断千山。
雄心慷慨宵飞檄,杀气凭陵老据鞍。
扫箨谋成频抚剑,量沙力尽为传餐。
尚书战败追兵急,退守岩关收溃卒。
此地乘高足万全,只今天险嗟何及。
蚁聚蜂屯已入城,持矛瞋目呼狂贼。
战马嘶鸣失主归,横尸撑距无能识。
乌鸢啄肉北风寒,寡鹄孤鸾不忍看。
愿逐相公忠义死,一门恨血土花斑。
故园有子音书绝,勾注烽烟路百盘。
欲走云中穿紫塞,别寻奇道访长安。
长安到日添悲哽,茧足荆榛见眢井。
辘轳绳断野苔生,几尺枯泉见形影。
永夜曾归风露清,经秋不化冰霜冷。
二女何年驾碧鸾,七姬无冢埋红粉。
复壁藏儿定有无,破巢穷鸟回将雏。
时来作使千兵势,运去流离六尺孤。
傍人指点牵衣袂,相看一恸真吾弟。
诀绝难为老母心,护持始识遗民意
。
回首潼关废垒高,知公于此葬蓬蒿。
沙沉白骨魂应在,雨洗金疮恨未消。
渭水无情自东去,残鸦落日蓝田树。
青史谁人哭藓碑,赤眉铜马知何处。
呜呼材官铁骑看如云,不降即走徒纷纷。
尚书养士三十载,一时同死何无人,至今唯说乔参军!
诗句欣赏
MORE+
子陵不为南阳起,赖是清源有此山
出处:
伏暑经桐庐道中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丹霄回首梦魂惊,避暑还催奏赋成
出处:
伏暑经桐庐道中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沧池何处堪停跸,笑指荷花放舸行
出处:
伏暑经桐庐道中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草烂松枯太剧晴,转多烦热是舟行
出处:
伏暑经桐庐道中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惊湍夜入还家梦,疑是青林风雨生
出处:
伏暑经桐庐道中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玉盘盛水贮甘瓜,蝉鬓迎风翠袖斜
出处:
伏暑经桐庐道中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冰水如山供坐客,骄阳不入五侯家
出处:
伏暑经桐庐道中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谁倚名园斗丽华,霜风披拂似晴霞
出处:
张元易饮紫菊二首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不如开落空山里,浅白轻黄靖节家
出处:
张元易饮紫菊二首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丛桂秋风若有期,一生铅粉不曾施
出处:
张元易饮紫菊二首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如何偃蹇东篱下,犹学长安半额眉
出处:
张元易饮紫菊二首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鼓箧诸生待绛纱,不同勾漏远移家
出处:
送李春卿文学之博罗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天鸡唤醒游仙梦,倒览扶桑五色霞
出处:
送李春卿文学之博罗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日射蓬莱气色高,无诸城下海生涛
出处:
送传成之文学之闽中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赋成应有凌云气,台倚仙人旧钓鳌
出处:
送传成之文学之闽中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南陌东城无限花,竹篱藤架任欹斜
出处:
命家僮于庭前杂莳花木戏为九绝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柴门亦有閒风景,不道归期已过瓜
出处:
命家僮于庭前杂莳花木戏为九绝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金谷园中堕绣裀,一枝憔悴可怜春
出处:
命家僮于庭前杂莳花木戏为九绝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但将酩酊酬高格,不与铅华作后尘
出处:
命家僮于庭前杂莳花木戏为九绝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骑马长安日几回,梅黄已过麦秋来
出处:
命家僮于庭前杂莳花木戏为九绝
作者:
黎民表
朝代:
明
身长八尺左右射,坐上咄吒风云生。
家居绝塞爱死士,一日费尽千黄金。
读书致身取将相,关西鼠子方纵横。
长安城头挥羽扇,卧甲韬弓不忘战。
持重能收壮士心,沉机好待凶徒变。
忽传使者上都来,夜半星驰马流汗。
覆辙宁堪似往年,催军还用松山箭。
尚书得诏初沉吟,蹶起横刀忽长叹:我今不死非英雄,古来得失谁由算?椎牛誓众出潼关,墟落萧条转饷难。
六月炎蒸驱万马,二崤风雨断千山。
雄心慷慨宵飞檄,杀气凭陵老据鞍。
扫箨谋成频抚剑,量沙力尽为传餐。
尚书战败追兵急,退守岩关收溃卒。
此地乘高足万全,只今天险嗟何及。
蚁聚蜂屯已入城,持矛瞋目呼狂贼。
战马嘶鸣失主归,横尸撑距无能识。
乌鸢啄肉北风寒,寡鹄孤鸾不忍看。
愿逐相公忠义死,一门恨血土花斑。
故园有子音书绝,勾注烽烟路百盘。
欲走云中穿紫塞,别寻奇道访长安。
长安到日添悲哽,茧足荆榛见眢井。
辘轳绳断野苔生,几尺枯泉见形影。
永夜曾归风露清,经秋不化冰霜冷。
二女何年驾碧鸾,七姬无冢埋红粉。
复壁藏儿定有无,破巢穷鸟回将雏。
时来作使千兵势,运去流离六尺孤。
傍人指点牵衣袂,相看一恸真吾弟。
诀绝难为老母心,护持始识遗民意。
回首潼关废垒高,知公于此葬蓬蒿。
沙沉白骨魂应在,雨洗金疮恨未消。
渭水无情自东去,残鸦落日蓝田树。
青史谁人哭藓碑,赤眉铜马知何处。
呜呼材官铁骑看如云,不降即走徒纷纷。
尚书养士三十载,一时同死何无人,至今唯说乔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