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张牙
张牧
张献图
张献民
张献翼
张率
张玉乔
张玉书
张玉墀
张玉娘
张玉珍
张玉纶
张玉裁
张王熙
张王臣
张玮
张玺
张珆
张珊英
张珍奴
张珍怀
张理
张琚
张琛
张琦
张琨
张琬
张琮
张琯
张琰
精选古诗
李夫人
休洗红
长歌行
短歌行
送萧以台使秦兼归省
临高台
送萧桃源
送萧桃源
古诗名句
昆冈一失火,顽石未闻全
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
卿法多爱憎,我法无生灭
莫言一种物,双名亦易晓
有情痴故佳,无情黠亦尔
琅琊王伯舆,终当为情死
人言阿龙超,阿龙故自超
济南一下语,北地不成骄
查古诗
搜索
次韵黄仲则绮怀十六首
作者:
刘雄
朝代:
当代
雨声风色满罘罳,惨淡离愁断续疑。
长簟竟床心冰处,短衣欹枕夜阑时。
经年情结凭谁解?刻骨馀酲只自知。
望极天涯同下泪,仍留无补绮怀诗
。
诗句欣赏
MORE+
摇摇小辇过灵台,为忆周文一怆怀
出处:
予闻文王之作灵台盖以望氛祲察灾祥也且其倏然而成若神灵之所为者故以得名诗不云乎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因经台下谩成一绝以寓景行之意云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盛代不劳閒望气,朝阳时有凤凰来
出处:
予闻文王之作灵台盖以望氛祲察灾祥也且其倏然而成若神灵之所为者故以得名诗不云乎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因经台下谩成一绝以寓景行之意云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垂鞭信马日西斜,灵沼吟看起叹嗟
出处:
灵台之下有灵沼焉然物换星移而无复于牣之兴因太息久之亦成一绝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鱼鳖成尘春水涸,年年惟见长桑麻
出处:
灵台之下有灵沼焉然物换星移而无复于牣之兴因太息久之亦成一绝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万里昆明未即功,方池凿象练兵戎
出处:
昆明池即老杜所谓昆明汉武旧时功者也予经其地盖已墟矣因作一律以寓慨叹之意云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女牛跨汉东西隔,旗鼓连营远近同
出处:
昆明池即老杜所谓昆明汉武旧时功者也予经其地盖已墟矣因作一律以寓慨叹之意云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巨舰初移云作阵,石鲸如动水生风
出处:
昆明池即老杜所谓昆明汉武旧时功者也予经其地盖已墟矣因作一律以寓慨叹之意云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可怜无限桑麻地,都付征人事远攻
出处:
昆明池即老杜所谓昆明汉武旧时功者也予经其地盖已墟矣因作一律以寓慨叹之意云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凿开大块日支离,混沌元来死不知
出处:
予过造书台远怀苍颉因睹空阶鸟迹而犹讶其造书时也夫何鸟篆既远而字体变化真如浮云矣彼以俗书逞遒媚者得不知所自欤因成一绝姑以吊造书者云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山寺空阶遗鸟篆,相看犹似造书时
出处:
予过造书台远怀苍颉因睹空阶鸟迹而犹讶其造书时也夫何鸟篆既远而字体变化真如浮云矣彼以俗书逞遒媚者得不知所自欤因成一绝姑以吊造书者云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赐复捐租久罢兵,将军身后只空营
出处:
细柳营实汉文劳军之地也予读汉史而追思其事若亚夫者可谓真将军矣彼棘门灞上之军有如儿戏者岂可同日而语哉因成一绝以吊亚夫云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棘门灞上俱尘土,青史何劳纪姓名
出处:
细柳营实汉文劳军之地也予读汉史而追思其事若亚夫者可谓真将军矣彼棘门灞上之军有如儿戏者岂可同日而语哉因成一绝以吊亚夫云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复道金堤辇路通,繁华非复旧时同
出处:
予游兴庆宫而远忆李唐之盛因叹尘世繁华真一梦耳太息之不足遂作一诗以寄意焉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舞衣零落尘埋玉,珠被销沈烛散风
出处:
予游兴庆宫而远忆李唐之盛因叹尘世繁华真一梦耳太息之不足遂作一诗以寄意焉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春色已随宫树老,夕阳犹向苑台红
出处:
予游兴庆宫而远忆李唐之盛因叹尘世繁华真一梦耳太息之不足遂作一诗以寄意焉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凭高几许兴亡恨,都在平芜一望中
出处:
予游兴庆宫而远忆李唐之盛因叹尘世繁华真一梦耳太息之不足遂作一诗以寄意焉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官桥烟柳绿丝丝,折尽长条为别离
出处:
予过灞桥偶思郑綮之事可发一笑今春和景物明媚若给予诗料者然而清兴满怀自不可遏又何必在於风雪中耶漫成二绝以资谈柄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桥上行人桥下水,滔滔何事日奔驰
出处:
予过灞桥偶思郑綮之事可发一笑今春和景物明媚若给予诗料者然而清兴满怀自不可遏又何必在於风雪中耶漫成二绝以资谈柄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信马东风鸟乱呼,长桥烟柳晚模糊
出处:
予过灞桥偶思郑綮之事可发一笑今春和景物明媚若给予诗料者然而清兴满怀自不可遏又何必在於风雪中耶漫成二绝以资谈柄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何当添个骑驴叟,妆点诗家入画图
出处:
予过灞桥偶思郑綮之事可发一笑今春和景物明媚若给予诗料者然而清兴满怀自不可遏又何必在於风雪中耶漫成二绝以资谈柄
作者:
朱诚泳
朝代:
明
长簟竟床心冰处,短衣欹枕夜阑时。
经年情结凭谁解?刻骨馀酲只自知。
望极天涯同下泪,仍留无补绮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