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吴永福
吴汉仪
吴汉英
吴汝一
吴汝渤
吴汝纶
吴江
吴江女子
吴江老人
吴江赵主簿
吴汤兴
吴沄
吴沆
吴沈
吴沛霖
吴河光
吴法
吴泰来
吴泳
吴泽
吴洞明
吴洪
吴济
吴浚
吴浩
吴海
吴涛
吴涟
吴涧所
吴涵虚
精选古诗
暮雨
渡黄河
高村店大风,店有淇澳绿竹古迹
早发临洺行沙河道中忆两弟
将抵都门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古诗名句
匹如闲,餐风宿水,索强似,软红香土
面磨罗,梦醉梦醒,今宵何处
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哀乐漫输与
那些个,柳烟花雾
杏雨梨云,逐影随波,片光零羽
镂金铺翠,看朱成碧,莺吟燕语更邀取
到而今,纵有寻幽趣
蜂媒蝶使,无端能解殷勤,不觉竟是孤负
查古诗
搜索
疾幸诗
作者:
阳固
朝代:
南北朝
彼谄谀兮,人之蠹兮。
刺促昔粟,罔顾耻辱
。
以求媚兮,邪干侧入。
如恐弗及,以自容兮。
志行偏小,好习不道。
朝挟其车,夕承其舆。
或骑或徒,载奔载趋。
或言或笑,曲事亲要。
正路不由,邪径是蹈。
不识大猷,不知话言。
其朋其党,其徒实繁。
有诡其行,有佞其音。
籧篨戚施,邪媚是钦。
既谗且姤,以逞其心。
是信是任,乱是以多。
其始不慎,末如之何。
习习宰嚭,营营无极。
梁丘寡智,王鲋浅识。
伊戾息夫,异世同力。
江充赵高,甘言似直。
竖刁上官,擅生羽翼。
乃如之人,僣爽其德。
岂徒丧邦,又亦覆国。
嗟尔中下,其亲其昵。
不谓其非,不觉其失。
好之有年,宠之有日。
我思古人,心焉若疾。
百凡君子,宜其慎矣。
覆车其鉴,近可信矣。
言既备矣,事既至矣。
反是不思,维尘及矣。
诗句欣赏
MORE+
愧称谋画定,讨罪荷天成
出处:
剿灭噶尔丹大捷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黄河之源难可穷,滔滔来自遐荒中
出处:
自宁夏出塞滨河行至白塔乘舟顺流而下抵湖滩河朔作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既入洮兰复西出,飞涛浩瀚声淙淙
出处:
自宁夏出塞滨河行至白塔乘舟顺流而下抵湖滩河朔作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来从边山远跋涉,遣师挽饷兼采风
出处:
自宁夏出塞滨河行至白塔乘舟顺流而下抵湖滩河朔作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回銮欲假顺流便,特乘艇舰浮奔洪
出处:
自宁夏出塞滨河行至白塔乘舟顺流而下抵湖滩河朔作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潆洄大野势几曲,沙岸颓突还巃嵷
出处:
自宁夏出塞滨河行至白塔乘舟顺流而下抵湖滩河朔作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乱柳排生枝干密,中有巨鹿藏榛丛
出处:
自宁夏出塞滨河行至白塔乘舟顺流而下抵湖滩河朔作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遥山转转行莫尽,忽前俄后迷西东
出处:
自宁夏出塞滨河行至白塔乘舟顺流而下抵湖滩河朔作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有时塞云催急雨,晚天霁色横长虹
出处:
自宁夏出塞滨河行至白塔乘舟顺流而下抵湖滩河朔作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旌门月上夜皎洁,水光直与银汉通
出处:
自宁夏出塞滨河行至白塔乘舟顺流而下抵湖滩河朔作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放棹百里只瞬息,迅于走坂驰骏骢
出处:
自宁夏出塞滨河行至白塔乘舟顺流而下抵湖滩河朔作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中霄望见旄头落,幕北已奏烟尘空
出处:
自宁夏出塞滨河行至白塔乘舟顺流而下抵湖滩河朔作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兹行永得息兵革,岂惜晓暮劳予躬
出处:
自宁夏出塞滨河行至白塔乘舟顺流而下抵湖滩河朔作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长河绵延古鲜历,巡阅乃与区域同
出处:
自宁夏出塞滨河行至白塔乘舟顺流而下抵湖滩河朔作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自此寰海乐清晏,熙恬万国咸亨丰
出处:
自宁夏出塞滨河行至白塔乘舟顺流而下抵湖滩河朔作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行遍江南水与山,柳舒花放鸟绵蛮
出处:
己卯南巡视河工回跸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明朝又入邳徐路,凤阙龙楼计日还
出处:
己卯南巡视河工回跸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城高千仞卫山川,虎踞龙盘王气全
出处:
临城望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车马遥看云雾里,民间休戚在当前
出处:
临城望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春雨难过时,春耕不可误
出处:
五十一年春二月二十四日回銮遇雨故作春雨行
作者:
玄烨
朝代:
清
刺促昔粟,罔顾耻辱。
以求媚兮,邪干侧入。
如恐弗及,以自容兮。
志行偏小,好习不道。
朝挟其车,夕承其舆。
或骑或徒,载奔载趋。
或言或笑,曲事亲要。
正路不由,邪径是蹈。
不识大猷,不知话言。
其朋其党,其徒实繁。
有诡其行,有佞其音。
籧篨戚施,邪媚是钦。
既谗且姤,以逞其心。
是信是任,乱是以多。
其始不慎,末如之何。
习习宰嚭,营营无极。
梁丘寡智,王鲋浅识。
伊戾息夫,异世同力。
江充赵高,甘言似直。
竖刁上官,擅生羽翼。
乃如之人,僣爽其德。
岂徒丧邦,又亦覆国。
嗟尔中下,其亲其昵。
不谓其非,不觉其失。
好之有年,宠之有日。
我思古人,心焉若疾。
百凡君子,宜其慎矣。
覆车其鉴,近可信矣。
言既备矣,事既至矣。
反是不思,维尘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