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刘崇鲁
刘崇龟
刘崧
刘巨
刘师培
刘师复
刘师忠
刘师恕
刘师服
刘师道
刘师邵
刘师陶
刘希古
刘希夷
刘希班
刘希真
刘幽求
刘广恕
刘广智
刘广礼
刘庄物
刘庆馀
刘应几
刘应凤
刘应子
刘应时
刘应李
刘应炎
刘应陛
刘应雄
精选古诗
耕籍礼成恭祀
耕籍礼成恭祀
耕籍礼成恭祀
十二骏歌
四骏歌
祈雨部宿呈李金峨大宗伯林鹤胎左宗伯
祈雨斋居
祈雨斋居
古诗名句
言行端方能不苟,居恒孝弟重纲常
天生颖异号神童,五岁能文下笔工
经史答词无一误,万言赋上惬宸衷
八岁书名冠一时,擘窠大字更称奇
助人脱罪无矜色,阴德能贻性惠慈
殿榜高书太极辉,恩荣字字胜珠玑
宫中侍御尊椽笔,豆裹金银满袖归
礼耕义种守书田,疗我饥寒五十年
查古诗
搜索
春家皇士斋遇顾茂伦吴赤溟沈云樵徐松之施又玉瞻拜先帝王遗像已而皇士出袁介人送家孝则诗暨茂伦又玉和作漫赋一章纪事并示介人孝则
作者:
陈瑚
朝代:
清
葑门桥头春水曲,葑门道上晴烟绿。
兄弟相思岁月深,一朝相遇惊相瞩。
斗酒金尊话正长,疏帘日影移清光。
插架图书照毫发,卬须吾友来登堂。
登堂倾盖吐肝膈,迹寄缁尘心白石。
茶灶书床夜雨舟,莼羹鲈鲙秋风客。
吾侪不必恨长贫,投老天涯学避秦。
谶兆食人当甲子,运逢薄命降庚寅
。
世情翻覆如苍狗,得丧穷通无不有。
天宝余生我尚存,永嘉流祸君知否。
谁将朋党误朝廷,谁为身家欺我后。
谁使干戈满地生,北都煨烬南都走。
龙起空闻三百年,土崩瓦解言之丑。
呜呼志士多苦辛,丹青一卷传真人。
真人飒飒悲风壮,前列王侯后将相。
隆准重瞳气像殊,豹头燕颔精灵王。
采石矶头夺槊容,鄱阳湖畔张弓状。
拜舞瞻依喜不胜,泪痕早湿青衫上。
西田日暮各归家,神出新诗尺幅斜。
自是河梁离别曲,珠为咳唾笔为花。
九峰峨峨三泖急,不歌乘车歌戴笠。
调高和者较偏多,堪嗣《玉山草堂集》。
何时载枉峭帆轻,同岸纱帩望月明。
石鼎联成弥道士,江关吟遍谢宣城。
诗句欣赏
MORE+
涉溪以远虎三笑,逃竹于幽绿一斋
出处:
赋得不及古人玩芳草寄林紫君四首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采秀樊桐今已矣,劳将酒脯祭文霾
出处:
赋得不及古人玩芳草寄林紫君四首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曾约愁猿使入林,蕨薇孤竹到于今
出处:
赋得不及古人玩芳草寄林紫君四首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萧疏肯下岘山泪,淡宕徐闻贫女音
出处:
赋得不及古人玩芳草寄林紫君四首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兰茝何知媒鸟径,篪箫不隔沅江浔
出处:
赋得不及古人玩芳草寄林紫君四首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芳州鹦鹉多文采,忍向归乡听虎吟
出处:
赋得不及古人玩芳草寄林紫君四首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木落秋飔夜壑溅,空悲毅魄赴幽泉
出处:
哭南叔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自焚象齿腥谗剑,不惮鸡牺种祸田
出处:
哭南叔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雌伏宁为万物后,雄飞终任众材先
出处:
哭南叔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芳州不忍生兰杜,独解蒯缑挂墓前
出处:
哭南叔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语风红笑荡春裪,锦瑟心心视佩刀
出处:
答严楚彦见投之作二首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兕虎能吟哀凤曲,鸩鸠勿讽左徒骚
出处:
答严楚彦见投之作二首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帝江自昔名歌舞,才子于今重杌梼
出处:
答严楚彦见投之作二首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短水到门红影瘦,苔芩魂授折溪毛
出处:
答严楚彦见投之作二首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幽篁耿介蓬生麻,吊客青蝇石押衙
出处:
答严楚彦见投之作二首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道衮潜将奇鬼补,人滩遥对女龙嗟
出处:
答严楚彦见投之作二首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沉碑穷发凌石海,哭世明星蚀剑华
出处:
答严楚彦见投之作二首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似我危峰孤不党,确乎深固引心遐
出处:
答严楚彦见投之作二首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荒岨何处勒残碑,烟雨不言石发知
出处:
山居读楚辞忽作凭吊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曾否桑林生臂手,果然山鬼妒茳蓠
出处:
山居读楚辞忽作凭吊
作者:
谢元汴
朝代:
明
兄弟相思岁月深,一朝相遇惊相瞩。
斗酒金尊话正长,疏帘日影移清光。
插架图书照毫发,卬须吾友来登堂。
登堂倾盖吐肝膈,迹寄缁尘心白石。
茶灶书床夜雨舟,莼羹鲈鲙秋风客。
吾侪不必恨长贫,投老天涯学避秦。
谶兆食人当甲子,运逢薄命降庚寅。
世情翻覆如苍狗,得丧穷通无不有。
天宝余生我尚存,永嘉流祸君知否。
谁将朋党误朝廷,谁为身家欺我后。
谁使干戈满地生,北都煨烬南都走。
龙起空闻三百年,土崩瓦解言之丑。
呜呼志士多苦辛,丹青一卷传真人。
真人飒飒悲风壮,前列王侯后将相。
隆准重瞳气像殊,豹头燕颔精灵王。
采石矶头夺槊容,鄱阳湖畔张弓状。
拜舞瞻依喜不胜,泪痕早湿青衫上。
西田日暮各归家,神出新诗尺幅斜。
自是河梁离别曲,珠为咳唾笔为花。
九峰峨峨三泖急,不歌乘车歌戴笠。
调高和者较偏多,堪嗣《玉山草堂集》。
何时载枉峭帆轻,同岸纱帩望月明。
石鼎联成弥道士,江关吟遍谢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