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林环
林珝
林琨
林琼
林瑛佩
林瑞鸾
林璁
林璠
林璧
林瓒
林用中
林用霖
林登庸
林登秀
林皋
林直
林石
林石涧
林磐
林祖
林秀民
林积
林稹
林章
林端
林纲
林纾
林绍唐
林绍裕
林经德
精选古诗
答区用孺太史雨中赠别
宝带桥在吴江
宿江山客舍
江郎石
建溪夜泊时值中秋
武闱校士二首
武闱校士二首
和少司马陈公除夕忆其伯子孝廉之作
古诗名句
君不见问政山,错出黄山白岳间
昔日仙人留隐迹,至今白云苍树犹仙关
上有千尺之松花作饭,下有五色之芝英可餐
嵚岑本是至人宅,服食顿回童子颜
山中之政何足问,介弟筑室来追攀
具茨问道七圣驻,此地迎仙独鹤还
药灶馀丹光舄奕,灵泉洗耳声潺湲
山中人兮今吕望,金粟前身语非妄
查古诗
搜索
火莲行
作者:
程先贞
朝代:
清
陵州有节妇,阿桂身姓王。
厥父名会礼,髫年训义方。
出嫁韩承业,青衿白面郎。
伉俪如胶漆,自比双鸳鸯。
刺绣春宵暖,辟纑秋夜凉。
井臼躬操作,颜色奉姑嫜。
名满邻人口,贤哉窈窕娘。
承业向弥留,手自抚灵床。
好往不须怖,死者宝宁康。
平生托寸心,贱妾敢遗忘。
不久即追晤,与君相扶将。
既暝一长恸,七日绝水浆。
阿母劝之食,未忍负高堂。
终不御盐醯,朝夕惟淡汤。
开我东间阁,倒箧复倾筐。
珍珠杂翡翠,罗列锦云裳。
分遗诸妯娌,庶几永相望。
依依守素旐,三餐荐旨香。
却略再拜跪,齐眉进酒觞。
皈心佛位下,喃喃达五更。
或悯其愁苦,或笑其痴狂。
夫人都不知,塞耳去洋洋。
荏苒日复月,朽骨宜归藏。
计期已迫促,夜起办严装。
竹钗麻作屦,斩衰称体量。
怀探尺素书,置在案中央。
拟题曰守志,斐然成篇章。
明镜压其上,双珠分两旁。
出至室东隅,露地承天光。
藉用旧芦席,趺坐委绖攘。
挥手谢家人,不得作惊惶。
屏气静俟之,须臾烈火张。
自顶下及踵,红云映宝妆。
体如玉玲珑,较比金铁刚。
小院满氤氲,烟焰殊馥芳。
衣服既净尽,芦席乃不伤。
相界若莲花,又若触琳琅。
观者千万众,稠叠成堵墙。
太守从南来,五马立徬徨
。
亦有卫司马,牙纛竖旗枪。
低头各叹息,匍匐救其丧。
火莲席下土,争取疗灾殃。
土到病即愈,此窟如池塘。
乃翁韩绅氏,收骨入幽房。
双柩遂齐发,合葬城东冈。
神宗戊子岁,距今八十霜。
间从好事者,邺架理缥缃。
得其手书读,纚纚万言长。
非偈亦非诗,叙次颇周详。
大抵谓吾心,出入本何常。
一获即须锁,不可使之飏。
幸无儿女累,年已三十强。
信为万行母,聊用挽颓纲。
斯言类有道,敢不拜其昌。
人生娶此妻,何必贵姬姜。
高冢今犹在,连理树成行。
魂兮风雨夜,仿佛归故乡。
诗句欣赏
MORE+
爱尔轩中人似玉,应知相对兴难忘
出处:
君子轩为宋先生作绍兴人成国公书扁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悬壶随处著芳名,共说才华过宋清
出处:
送医官致仕归金华为邵郎中正赋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施药不分贫与富,酬金肯计重和轻
出处:
送医官致仕归金华为邵郎中正赋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少年效职勤王事,垂老投簪荷宠荣
出处:
送医官致仕归金华为邵郎中正赋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明到应知存旧业,烧丹采木学长生
出处:
送医官致仕归金华为邵郎中正赋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美秩新迁出帝州,凉生白苧值初秋
出处:
送达先生之新淦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黄花白酒离亭兴,画鹢牙樯淦水舟
出处:
送达先生之新淦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送晚蝉声随树噪,横空雁影逐波流
出处:
送达先生之新淦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悬知经过金陵日,应有门生为挽留
出处:
送达先生之新淦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几年不到渭阳城,一见春容满面生
出处:
送外甥为于中书沛作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宾馆正连徐孺榻,莼鲈忽动季鹰情
出处:
送外甥为于中书沛作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官亭别处频斟酒,客路行时独计程
出处:
送外甥为于中书沛作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明日故乡逢故旧,平安为我报家声
出处:
送外甥为于中书沛作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琴书收拾促归期,正值严冬雪后时
出处:
送王仲章归乡时均辅在北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月冷关城鸡唱早,霜寒驿路马行迟
出处:
送王仲章归乡时均辅在北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心悬蓟北思严训,梦入江南念母慈
出处:
送王仲章归乡时均辅在北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此去鹏程知有日,莫同斥鴳困藩篱
出处:
送王仲章归乡时均辅在北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虎头燕颔一将军,忠孝家传远近闻
出处:
送指挥归绥德为赵编脩作其家忠孝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马上锦衣明晓日,腰间宝剑动星文
出处:
送指挥归绥德为赵编脩作其家忠孝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鹗书交荐新恩宠,鸾诰褒封旧烈勋
出处:
送指挥归绥德为赵编脩作其家忠孝
作者:
曹义
朝代:
明
厥父名会礼,髫年训义方。
出嫁韩承业,青衿白面郎。
伉俪如胶漆,自比双鸳鸯。
刺绣春宵暖,辟纑秋夜凉。
井臼躬操作,颜色奉姑嫜。
名满邻人口,贤哉窈窕娘。
承业向弥留,手自抚灵床。
好往不须怖,死者宝宁康。
平生托寸心,贱妾敢遗忘。
不久即追晤,与君相扶将。
既暝一长恸,七日绝水浆。
阿母劝之食,未忍负高堂。
终不御盐醯,朝夕惟淡汤。
开我东间阁,倒箧复倾筐。
珍珠杂翡翠,罗列锦云裳。
分遗诸妯娌,庶几永相望。
依依守素旐,三餐荐旨香。
却略再拜跪,齐眉进酒觞。
皈心佛位下,喃喃达五更。
或悯其愁苦,或笑其痴狂。
夫人都不知,塞耳去洋洋。
荏苒日复月,朽骨宜归藏。
计期已迫促,夜起办严装。
竹钗麻作屦,斩衰称体量。
怀探尺素书,置在案中央。
拟题曰守志,斐然成篇章。
明镜压其上,双珠分两旁。
出至室东隅,露地承天光。
藉用旧芦席,趺坐委绖攘。
挥手谢家人,不得作惊惶。
屏气静俟之,须臾烈火张。
自顶下及踵,红云映宝妆。
体如玉玲珑,较比金铁刚。
小院满氤氲,烟焰殊馥芳。
衣服既净尽,芦席乃不伤。
相界若莲花,又若触琳琅。
观者千万众,稠叠成堵墙。
太守从南来,五马立徬徨。
亦有卫司马,牙纛竖旗枪。
低头各叹息,匍匐救其丧。
火莲席下土,争取疗灾殃。
土到病即愈,此窟如池塘。
乃翁韩绅氏,收骨入幽房。
双柩遂齐发,合葬城东冈。
神宗戊子岁,距今八十霜。
间从好事者,邺架理缥缃。
得其手书读,纚纚万言长。
非偈亦非诗,叙次颇周详。
大抵谓吾心,出入本何常。
一获即须锁,不可使之飏。
幸无儿女累,年已三十强。
信为万行母,聊用挽颓纲。
斯言类有道,敢不拜其昌。
人生娶此妻,何必贵姬姜。
高冢今犹在,连理树成行。
魂兮风雨夜,仿佛归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