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崔子向
崔子忠
崔子方
崔存
崔季卿
崔孤竹
崔安潜
崔宏楙
崔宗之
崔宜枚
崔寔
崔少玄
崔尚
崔居俭
崔岐
崔岱齐
崔峄
崔峒
崔巨伦
崔师贯
崔希范
崔希逸
崔幢
崔庆昌
崔应贤
崔应阶
崔建
崔怀宝
崔性学
崔恭
精选古诗
习礼惠菊以诗谢之并邀同赏
习礼惠菊以诗谢之并邀同赏
子启学士见过仆适他出不遇奉简
子启见和再用韵奉简
习礼见和用韵奉酬并简宗琏
习礼见和用韵奉酬并简宗琏
题竹送族孙继赴温县教谕
题竹送族孙继赴温县教谕
古诗名句
樽中酒,岂徒然,会须一饮吸百川
白日西驰坐成夜,休问安期与偓佺
君好堤边柳,妾好岭上松
堤柳吐轻絮,飞去无定踪
不如松有操,郁郁傲寒冬
君好江上舟,妾好岸边树
舟行遇风波,飘泊无常处
何如树不移,风波自来去
查古诗
搜索
火莲行
作者:
程先贞
朝代:
清
陵州有节妇,阿桂身姓王。
厥父名会礼,髫年训义方。
出嫁韩承业,青衿白面郎。
伉俪如胶漆,自比双鸳鸯。
刺绣春宵暖,辟纑秋夜凉。
井臼躬操作,颜色奉姑嫜。
名满邻人口,贤哉窈窕娘。
承业向弥留,手自抚灵床。
好往不须怖,死者宝宁康。
平生托寸心,贱妾敢遗忘。
不久即追晤,与君相扶将。
既暝一长恸,七日绝水浆。
阿母劝之食,未忍负高堂。
终不御盐醯,朝夕惟淡汤。
开我东间阁,倒箧复倾筐。
珍珠杂翡翠,罗列锦云裳。
分遗诸妯娌,庶几永相望。
依依守素旐,三餐荐旨香。
却略再拜跪,齐眉进酒觞。
皈心佛位下,喃喃达五更。
或悯其愁苦,或笑其痴狂。
夫人都不知,塞耳去洋洋。
荏苒日复月,朽骨宜归藏。
计期已迫促,夜起办严装。
竹钗麻作屦,斩衰称体量。
怀探尺素书,置在案中央。
拟题曰守志,斐然成篇章。
明镜压其上,双珠分两旁。
出至室东隅,露地承天光。
藉用旧芦席,趺坐委绖攘。
挥手谢家人,不得作惊惶。
屏气静俟之,须臾烈火张。
自顶下及踵,红云映宝妆。
体如玉玲珑,较比金铁刚。
小院满氤氲,烟焰殊馥芳。
衣服既净尽,芦席乃不伤。
相界若莲花,又若触琳琅。
观者千万众,稠叠成堵墙。
太守从南来,五马立徬徨。
亦有卫司马,牙纛竖旗枪。
低头各叹息,匍匐救其丧。
火莲席下土,争取疗灾殃。
土到病即愈,此窟如池塘
。
乃翁韩绅氏,收骨入幽房。
双柩遂齐发,合葬城东冈。
神宗戊子岁,距今八十霜。
间从好事者,邺架理缥缃。
得其手书读,纚纚万言长。
非偈亦非诗,叙次颇周详。
大抵谓吾心,出入本何常。
一获即须锁,不可使之飏。
幸无儿女累,年已三十强。
信为万行母,聊用挽颓纲。
斯言类有道,敢不拜其昌。
人生娶此妻,何必贵姬姜。
高冢今犹在,连理树成行。
魂兮风雨夜,仿佛归故乡。
诗句欣赏
MORE+
喜闻归不远,旌节候来朝
出处:
次陈静斋九日二首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对酒重阳雨,登楼万里心
出处:
九日登吹台次毛侍御韵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异花开晚节,群木秀寒林
出处:
九日登吹台次毛侍御韵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鼓角连天暮,风云接塞阴
出处:
九日登吹台次毛侍御韵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王师捷何日,倾耳北来音
出处:
九日登吹台次毛侍御韵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骨肉俱零落,还家不似归
出处:
春暮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自伤真块处,谁更遣花飞
出处:
春暮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雨揠春苗病,风摧旅雁稀
出处:
春暮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飘飘木兰楫,吾欲泛东沂
出处:
春暮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隔岁乡关月,中秋想一看
出处:
颐痾清源中秋罹雨宵分言霁短音寓怀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真愁白发显,翻隐碧云端
出处:
颐痾清源中秋罹雨宵分言霁短音寓怀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桂影流烟湿,金波映浦寒
出处:
颐痾清源中秋罹雨宵分言霁短音寓怀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鸡鸣兴不浅,吟酌细凭阑
出处:
颐痾清源中秋罹雨宵分言霁短音寓怀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结舍临江岸,传觞感岁华
出处:
正月七日饮敖水部分司归即事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偶同人日酒,翻滞使星槎
出处:
正月七日饮敖水部分司归即事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水冻仍馀雪,林寒且未花
出处:
正月七日饮敖水部分司归即事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醉归烧短烛,高枕听昏鸦
出处:
正月七日饮敖水部分司归即事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望望平安驿,春行路不遥
出处:
宝应元夕饮朱升之舍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故人还此地,芳序且元宵
出处:
宝应元夕饮朱升之舍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水近潮通閤,灯寒月过桥
出处:
宝应元夕饮朱升之舍
作者:
边贡
朝代:
明
厥父名会礼,髫年训义方。
出嫁韩承业,青衿白面郎。
伉俪如胶漆,自比双鸳鸯。
刺绣春宵暖,辟纑秋夜凉。
井臼躬操作,颜色奉姑嫜。
名满邻人口,贤哉窈窕娘。
承业向弥留,手自抚灵床。
好往不须怖,死者宝宁康。
平生托寸心,贱妾敢遗忘。
不久即追晤,与君相扶将。
既暝一长恸,七日绝水浆。
阿母劝之食,未忍负高堂。
终不御盐醯,朝夕惟淡汤。
开我东间阁,倒箧复倾筐。
珍珠杂翡翠,罗列锦云裳。
分遗诸妯娌,庶几永相望。
依依守素旐,三餐荐旨香。
却略再拜跪,齐眉进酒觞。
皈心佛位下,喃喃达五更。
或悯其愁苦,或笑其痴狂。
夫人都不知,塞耳去洋洋。
荏苒日复月,朽骨宜归藏。
计期已迫促,夜起办严装。
竹钗麻作屦,斩衰称体量。
怀探尺素书,置在案中央。
拟题曰守志,斐然成篇章。
明镜压其上,双珠分两旁。
出至室东隅,露地承天光。
藉用旧芦席,趺坐委绖攘。
挥手谢家人,不得作惊惶。
屏气静俟之,须臾烈火张。
自顶下及踵,红云映宝妆。
体如玉玲珑,较比金铁刚。
小院满氤氲,烟焰殊馥芳。
衣服既净尽,芦席乃不伤。
相界若莲花,又若触琳琅。
观者千万众,稠叠成堵墙。
太守从南来,五马立徬徨。
亦有卫司马,牙纛竖旗枪。
低头各叹息,匍匐救其丧。
火莲席下土,争取疗灾殃。
土到病即愈,此窟如池塘。
乃翁韩绅氏,收骨入幽房。
双柩遂齐发,合葬城东冈。
神宗戊子岁,距今八十霜。
间从好事者,邺架理缥缃。
得其手书读,纚纚万言长。
非偈亦非诗,叙次颇周详。
大抵谓吾心,出入本何常。
一获即须锁,不可使之飏。
幸无儿女累,年已三十强。
信为万行母,聊用挽颓纲。
斯言类有道,敢不拜其昌。
人生娶此妻,何必贵姬姜。
高冢今犹在,连理树成行。
魂兮风雨夜,仿佛归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