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王麟生
王默
王黼
王鼎
王齐之
王齐叟
王齐愈
王龙学
王龟
玫璨章
珍娘
珙禅师
珠亮
珠帘秀
班固
班婕妤
琅琊女子
理宗庚申士人
理宗朝士人
理瑩
琦元璞
琴士
琴操
琴精
琵琶亭诗
瑞元
瑞常
甄后
甄固
甄圭
精选古诗
赠两峰施大尹之任太平
厓山吊古
社约和同会邓太守
社约和同会邓太守
社约和同会邓太守
社约和同会邓太守
社约和同会邓太守
暮春小酌郊亭有赋
古诗名句
山经禹鼎漏名字,乘险弄幻誇威灵
纵横八阵出无路,重重剑戟围青屏
三朝三暮挽不上,一跌千仞如建瓴
王阳不叱九折阪,韩愈亦哭华山陉
胡不自惜抱忠信,出没波涛身七经
四岳三涂游陟尽,归来尚畏极天峻
不见龙门斧凿人,空闻闭汉还开晋
天际飞车已自由,兴亡莫更怨金牛
查古诗
搜索
火莲行
作者:
程先贞
朝代:
清
陵州有节妇,阿桂身姓王。
厥父名会礼,髫年训义方。
出嫁韩承业,青衿白面郎。
伉俪如胶漆,自比双鸳鸯。
刺绣春宵暖,辟纑秋夜凉。
井臼躬操作,颜色奉姑嫜。
名满邻人口,贤哉窈窕娘。
承业向弥留,手自抚灵床。
好往不须怖,死者宝宁康。
平生托寸心,贱妾敢遗忘。
不久即追晤,与君相扶将。
既暝一长恸,七日绝水浆。
阿母劝之食,未忍负高堂。
终不御盐醯,朝夕惟淡汤。
开我东间阁,倒箧复倾筐。
珍珠杂翡翠,罗列锦云裳。
分遗诸妯娌,庶几永相望。
依依守素旐,三餐荐旨香。
却略再拜跪,齐眉进酒觞。
皈心佛位下,喃喃达五更。
或悯其愁苦,或笑其痴狂。
夫人都不知,塞耳去洋洋。
荏苒日复月,朽骨宜归藏。
计期已迫促,夜起办严装。
竹钗麻作屦,斩衰称体量。
怀探尺素书,置在案中央。
拟题曰守志,斐然成篇章。
明镜压其上,双珠分两旁。
出至室东隅,露地承天光。
藉用旧芦席,趺坐委绖攘。
挥手谢家人,不得作惊惶。
屏气静俟之,须臾烈火张。
自顶下及踵,红云映宝妆。
体如玉玲珑,较比金铁刚。
小院满氤氲,烟焰殊馥芳。
衣服既净尽,芦席乃不伤。
相界若莲花,又若触琳琅。
观者千万众,稠叠成堵墙。
太守从南来,五马立徬徨。
亦有卫司马,牙纛竖旗枪。
低头各叹息,匍匐救其丧。
火莲席下土,争取疗灾殃。
土到病即愈,此窟如池塘。
乃翁韩绅氏,收骨入幽房。
双柩遂齐发,合葬城东冈。
神宗戊子岁,距今八十霜
。
间从好事者,邺架理缥缃。
得其手书读,纚纚万言长。
非偈亦非诗,叙次颇周详。
大抵谓吾心,出入本何常。
一获即须锁,不可使之飏。
幸无儿女累,年已三十强。
信为万行母,聊用挽颓纲。
斯言类有道,敢不拜其昌。
人生娶此妻,何必贵姬姜。
高冢今犹在,连理树成行。
魂兮风雨夜,仿佛归故乡。
诗句欣赏
MORE+
闲来访古对清樽,暗度陈仓事可论
出处:
宝鸡县怀古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尚父钓时磻石在,张仙游处道宫存
出处:
宝鸡县怀古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玉鸡山上晨啼歇,紫草原头晚色昏
出处:
宝鸡县怀古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但喜居民农事毕,任教风叶护柴门
出处:
宝鸡县怀古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峭壁嵯峨万仞高,乌江声急浪花飘
出处:
蜀道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悬崖栈阁穿云上,挂树猿猱带雨号
出处:
蜀道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绝顶振衣秋思远,长空回首帝乡遥
出处:
蜀道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平生浪说登云路,今日身亲到碧霄
出处:
蜀道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忆昔高皇王汉来,故城千载使人哀
出处:
过汉中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寒烟犹锁观星阁,芳草空铺拜将台
出处:
过汉中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席卷三秦传妙算,势摧西楚见奇才
出处:
过汉中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当时不用萧何策,帝业焉能向此开
出处:
过汉中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五丁峡在汉江西,万仞高峰两面齐
出处:
过五丁峡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凿断石崖穿鸟道,疏通流水上云梯
出处:
过五丁峡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马头惟见千山合,涧底都教万树迷
出处:
过五丁峡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路险不知天色暮,金牛岭畔听猿啼
出处:
过五丁峡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保宁此去剑州程,曲折曾无半里平
出处:
保宁往剑州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曙色渐分村未远,鸟声忽散吏来迎
出处:
保宁往剑州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云从落木林中过,人在高山顶上行
出处:
保宁往剑州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穷日到来双旆急,谯楼挝鼓报初更
出处:
保宁往剑州
作者:
李贤(原德
朝代:
明
厥父名会礼,髫年训义方。
出嫁韩承业,青衿白面郎。
伉俪如胶漆,自比双鸳鸯。
刺绣春宵暖,辟纑秋夜凉。
井臼躬操作,颜色奉姑嫜。
名满邻人口,贤哉窈窕娘。
承业向弥留,手自抚灵床。
好往不须怖,死者宝宁康。
平生托寸心,贱妾敢遗忘。
不久即追晤,与君相扶将。
既暝一长恸,七日绝水浆。
阿母劝之食,未忍负高堂。
终不御盐醯,朝夕惟淡汤。
开我东间阁,倒箧复倾筐。
珍珠杂翡翠,罗列锦云裳。
分遗诸妯娌,庶几永相望。
依依守素旐,三餐荐旨香。
却略再拜跪,齐眉进酒觞。
皈心佛位下,喃喃达五更。
或悯其愁苦,或笑其痴狂。
夫人都不知,塞耳去洋洋。
荏苒日复月,朽骨宜归藏。
计期已迫促,夜起办严装。
竹钗麻作屦,斩衰称体量。
怀探尺素书,置在案中央。
拟题曰守志,斐然成篇章。
明镜压其上,双珠分两旁。
出至室东隅,露地承天光。
藉用旧芦席,趺坐委绖攘。
挥手谢家人,不得作惊惶。
屏气静俟之,须臾烈火张。
自顶下及踵,红云映宝妆。
体如玉玲珑,较比金铁刚。
小院满氤氲,烟焰殊馥芳。
衣服既净尽,芦席乃不伤。
相界若莲花,又若触琳琅。
观者千万众,稠叠成堵墙。
太守从南来,五马立徬徨。
亦有卫司马,牙纛竖旗枪。
低头各叹息,匍匐救其丧。
火莲席下土,争取疗灾殃。
土到病即愈,此窟如池塘。
乃翁韩绅氏,收骨入幽房。
双柩遂齐发,合葬城东冈。
神宗戊子岁,距今八十霜。
间从好事者,邺架理缥缃。
得其手书读,纚纚万言长。
非偈亦非诗,叙次颇周详。
大抵谓吾心,出入本何常。
一获即须锁,不可使之飏。
幸无儿女累,年已三十强。
信为万行母,聊用挽颓纲。
斯言类有道,敢不拜其昌。
人生娶此妻,何必贵姬姜。
高冢今犹在,连理树成行。
魂兮风雨夜,仿佛归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