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徐树铭
徐树铮
徐桂
徐梓
徐梦
徐梦发
徐梦吉
徐梦莘
徐梦龙
徐棫翁
徐森
徐棻
徐楠
徐楫
徐槠山
徐横槊
徐樾
徐橘隐
徐次铎
徐正谆
徐步瀛
徐比玉
徐氏
徐氏(莆阳
徐氏(金陵妓
徐永宁㭿
徐永宣
徐汉倬
徐汉苍
徐汝栻
精选古诗
顷读书虎丘仰苏楼一夜为龙雨所拔因与某上人创而新之文湛持相公为题曰来贤堂兹隔岁重来上人复增建诸精舍偶援笔各题二十字五首
顷读书虎丘仰苏楼一夜为龙雨所拔因与某上人创而新之文湛持相公为题曰来贤堂兹隔岁重来上人复增建诸精舍偶援笔各题二十字五首
顷读书虎丘仰苏楼一夜为龙雨所拔因与某上人创而新之文湛持相公为题曰来贤堂兹隔岁重来上人复增建诸精舍偶援笔各题二十字五首
顷读书虎丘仰苏楼一夜为龙雨所拔因与某上人创而新之文湛持相公为题曰来贤堂兹隔岁重来上人复增建诸精舍偶援笔各题二十字五首
艳歌行寄两弟
古剑行
江南曲
饮马长城窟
古诗名句
流波无停姿,翩影去何急
酒阑申崇谭,洗席理茶笈
珈游固难常,坠韵倘可拾
春风日夜催千绿,逐逐官曹负早春
癖睡已思安懵懂,观棋旋喜得翻新
无多诗力输强敌,绝好家居羡俊人
难忘圣湖结茅约,横流何日贳萍身
李侯薄为吏,谋句特清泚
查古诗
搜索
孙铭尝墨兰歌
作者:
金俊明
朝代:
清
幽人岁晏松柏林,愁云黯淡凝寒阴。
苍梧斑竹若在眼,元圃琼枝无复春。
王香隐谷久寂寞,众芳芜秽伤人心。
援琴一鼓三叹息,湘水浩浩空沾襟。
有美孙卿芳竟体,读《骚》望古晞良辰。
遨游结客爱奇士,一往怀抱含高深。
古来贤豪多道艺,悟余游戏皆绝伦。
墨波流霏接沅澧,笔区滋畹花缤纷。
指端拂舞真貌出,鞭笞风雨何精神。
怜君持赠满冰茧,珍逾端绮双南金。
言忘交澹识君旨,芳菲袭目遗愁辛。
闻君剑术尤莫比,壮志俯屈同风尘。
独留纡郁寓染翰,俗外赏激谁知音。
我亦沈冥旧皋羽,三岁萎约桐江浔
。
何当抽怨向白日,交佩相羊情质申。
徒然霜霰厉丛薄,天地岂应终不仁。
忆翁孤露旷相感,本穴空根悲至今。
诗句欣赏
MORE+
一旦铨郎辞墨绶,满朝台谏伏青蒲
出处:
赠别徐明衡天部以请赠薛西原先生得谪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尔怀圣主恩犹渥,众羡西原德不孤
出处:
赠别徐明衡天部以请赠薛西原先生得谪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再弼盛明他日事,眼前吾道在匡庐
出处:
赠别徐明衡天部以请赠薛西原先生得谪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睿思讲罢讲何思,请更参详率性时
出处: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膝下瞻依宁俟虑,井边怵惕那容迟
出处: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也知研究堪穷髓,绝胜疏浮但撩皮
出处: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祗是不思原圣脉,入门争可让些儿
出处: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等閒莫把意为心,才说寻心无可寻
出处: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固在一腔难问际,虽然万备不容针
出处: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匪凭轴在空轮饰,觅得丹来遍地金
出处: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千古斋心颜氏子,聪明黜尽只潜沉
出处: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古德相传只此明,十分明是十分行
出处: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愦昏决事终成暝,想像为知仅是名
出处: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明照应须莫浪指,躬行切忌不完成
出处: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醒来幻梦一齐歇,若个为明若个诚
出处: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身外游丝总赘疣,营营何事不如休
出处: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可怜暇日翻成扰,却把直肠硬作钩
出处: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甘饮自捐著屐血,锦衣人笑顶冠猴
出处: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原来至足属吾道,尘网牵人可尽勾
出处: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勿用区区叹德孤,茫茫宁匪尽人夫
出处: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
作者:
曹于汴
朝代:
明
苍梧斑竹若在眼,元圃琼枝无复春。
王香隐谷久寂寞,众芳芜秽伤人心。
援琴一鼓三叹息,湘水浩浩空沾襟。
有美孙卿芳竟体,读《骚》望古晞良辰。
遨游结客爱奇士,一往怀抱含高深。
古来贤豪多道艺,悟余游戏皆绝伦。
墨波流霏接沅澧,笔区滋畹花缤纷。
指端拂舞真貌出,鞭笞风雨何精神。
怜君持赠满冰茧,珍逾端绮双南金。
言忘交澹识君旨,芳菲袭目遗愁辛。
闻君剑术尤莫比,壮志俯屈同风尘。
独留纡郁寓染翰,俗外赏激谁知音。
我亦沈冥旧皋羽,三岁萎约桐江浔。
何当抽怨向白日,交佩相羊情质申。
徒然霜霰厉丛薄,天地岂应终不仁。
忆翁孤露旷相感,本穴空根悲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