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濮阳瓘
瀵水神
灵一
灵业
灵保
灵准
灵澈
灵照
灵默
炤影
炳同
炳宗
焦先
焦光俊
焦千之
焦友麟
焦和生
焦复亨
焦宗古
焦廷琥
焦循
焦文烱
焦本心
焦源溥
焦炳炎
焦焕
焦焕炎
焦竑
焦翠峰
焦袁熹
精选古诗
席上听歌
江山楼即席赠瀛社诸公
同希庄三板桥晚步
临行赠杜仰山
上海
都门杂感
前诸将
后诸将
古诗名句
携愁适远国
长托孤云庇客
陂塘晚、垂柳几枝,拂水柔情信千尺
名都问踪迹
有暖接华茵,香展尘席
离居还作京华食
看众渚绵邈,尺梯悭步,人间何处异路驿
倦游海东北
查古诗
搜索
乌龙潭
作者:
纪映钟
朝代:
清
龙潭禁城内,虽小亦巨泽。
窅然处西偏,远如避世客。
古观晋唐遗,名园隆万宅。
宜雪再宜雨,宜隐亦宜谪。
松涛白日飞,荷叶远天碧。
在昔中丞公,学佛竖铁脊。
弃家入无生,放生意成癖。
鸟影摩天空,鱼弄波声湱。
汪汪千顷陂,积鳞恒触迫
。
巨舸载沈江,生意取相适。
老僧咒喃喃,永断刀砧赤。
讲艺集诸生,贤豪尽前席。
微言飒然来,如霜面皮掴。
高格离人群,真风慑蛮陌。
叹息斯人亡,澄潭空日夕。
诗句欣赏
MORE+
我曹狂且醉,好似习池回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明日重阳至,尚书小宴开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酒缘知己醉,诗为菊花催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学士曾留带,高僧漫渡杯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牛山何用泣,一醉辄忘回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来游白云寺,袖拂白云开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不减少年乐,生憎落日催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山花红入座,岩树绿侵杯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谁识馀心乐,诗成马上回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重阳古寺饮,百岁好怀开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风景何须买,诗狂不待催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山晴堪着屐,令急莫停杯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借问此行乐,老年能几回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闻说佳辰近,应怜笑口开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只愁尊酒整,不畏暮钟催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醉卧天为幕,狂来海作杯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悠悠任萧散,羸马月中回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九日诗兼酒,何须靖节家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我情殊未已,山路亦非赊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何处风攲帽,禅房菊未花
出处:
弘治五年九月八日司空戴先生召诸公为白去寺之游归途间张靖州有九日遣怀之作遂次其韵十四首
作者:
江源
朝代:
明
窅然处西偏,远如避世客。
古观晋唐遗,名园隆万宅。
宜雪再宜雨,宜隐亦宜谪。
松涛白日飞,荷叶远天碧。
在昔中丞公,学佛竖铁脊。
弃家入无生,放生意成癖。
鸟影摩天空,鱼弄波声湱。
汪汪千顷陂,积鳞恒触迫。
巨舸载沈江,生意取相适。
老僧咒喃喃,永断刀砧赤。
讲艺集诸生,贤豪尽前席。
微言飒然来,如霜面皮掴。
高格离人群,真风慑蛮陌。
叹息斯人亡,澄潭空日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