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李绛青
李继曾
李继熙
李继白
李续
李绳
李绳远
李维
李维墉
李维寅
李维桢
李维樾
李缜
李缟
李缯
李美
李美仪
李群玉
李羲钧
李羽
李翃
李翊
李翔
李翮
李翱
李耕
李联琇
李聘
李聪
李肇源
精选古诗
甲辰杂诗
甲辰杂诗
甲辰杂诗
中秋
重九
甲辰除夕前,大雪,携侄女诗华自锦石负米归古塘桥,感赋
乙酉初春,就任湘潭中学国文教师之职,自古塘桥去晓岚港,途中口占一律
归燕曲
古诗名句
翕披离,王烛光
于亿年,乐未央
朱鹭来,玉山巅
赪翁引,熛臆延
朱鹭来,赩流霞
饮赤水,食丹砂
朱鹭来,炎德加
威昆明,滇僰讹
查古诗
搜索
荆州吏
作者:
胡云飞
朝代:
当代
洞庭汉水围平陆,自古荆州天下沃。
百里稻花十里棉,春耘秋实颇丰裕。
新朝开基五十年,敉乱克灾四海穆。
小县亦以承平久,逸少闲吏满城麓
。
不事农工事游嬉,金徽蓝衣耗国禄。
熙熙不知人几何,但闻岁增十之六。
朝朝下村车如虎,惊散道路犬与犊。
云是有司征农赋,国用所需呈唯速。
一口某数勿抗免,轻者倍加重者束。
语声震震竟入户,循册收缴一何酷。
搜奁检匮靡不为,车载盈盈犹未足。
翻身更觅鸡和豚,三五成群洽小醁。
忽有老翁出村头,拦道长跪复长哭:“儿媳不堪荷如许,早时入城为工仆。
一年未能归一度,独遣祖孙守白屋。
残躯虽堪二亩稼,税后不得留一斛。
而今更收馀粟去,明日何以为菜粥。
直欲一死节口粮,所虑孙幼无人育。
村户十九皆如此,君看老病唯满目。
官家盛德诚如海,幸能遗我种子谷”。
身旁小儿黄且羸,切唇暗牵爷衣服。
四围观者皆知情,纷纷相伴泪簌簌。
一吏闻之但冷笑,一吏摇首眉频蹙。
二吏附耳窃私语,最长微颔颜容肃:“翁情可悯尽知矣,此事亦何汝家独。
我虽有心无奈耳,国法如山孰敢触?归后自当书所请,一一直笔于公牍。
当朝恤农如恤子,不日必可恩命沐。
汝其安待慎勿迫”。
言讫挥手驱车辘。
留得百家相对泣,翩然自去城中宿。
诗句欣赏
MORE+
夙兴夜寐,靖共是祇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子慎无疚,无一人贻疵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汝杜门以作慝,峻用惂德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譬彼曀阴,当日而蚀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譬彼飘风,忽自南北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动曰予智,鲜不为僻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子心匪石,曾是不可矶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维渊维岳,维德之基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毋失寻丈,而矜毫釐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毋耘人之田,而忘其饥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子有粱肉,不可以扶羸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子有药石,不可以起死灰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非药石是谬,子方徘徊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取道不远,有觉者谁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先民有言,惟果确是资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敬之敬之,克念作圣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不显尔神,及尔视听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神以知几,几泯神定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于戏不显,立天之命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维子有神,俨而密,豫而贞,厥德日新
出处:
皇祖九章 念祖以砥修也
作者:
刘宗周
朝代:
明
百里稻花十里棉,春耘秋实颇丰裕。
新朝开基五十年,敉乱克灾四海穆。
小县亦以承平久,逸少闲吏满城麓。
不事农工事游嬉,金徽蓝衣耗国禄。
熙熙不知人几何,但闻岁增十之六。
朝朝下村车如虎,惊散道路犬与犊。
云是有司征农赋,国用所需呈唯速。
一口某数勿抗免,轻者倍加重者束。
语声震震竟入户,循册收缴一何酷。
搜奁检匮靡不为,车载盈盈犹未足。
翻身更觅鸡和豚,三五成群洽小醁。
忽有老翁出村头,拦道长跪复长哭:“儿媳不堪荷如许,早时入城为工仆。
一年未能归一度,独遣祖孙守白屋。
残躯虽堪二亩稼,税后不得留一斛。
而今更收馀粟去,明日何以为菜粥。
直欲一死节口粮,所虑孙幼无人育。
村户十九皆如此,君看老病唯满目。
官家盛德诚如海,幸能遗我种子谷”。
身旁小儿黄且羸,切唇暗牵爷衣服。
四围观者皆知情,纷纷相伴泪簌簌。
一吏闻之但冷笑,一吏摇首眉频蹙。
二吏附耳窃私语,最长微颔颜容肃:“翁情可悯尽知矣,此事亦何汝家独。
我虽有心无奈耳,国法如山孰敢触?归后自当书所请,一一直笔于公牍。
当朝恤农如恤子,不日必可恩命沐。
汝其安待慎勿迫”。
言讫挥手驱车辘。
留得百家相对泣,翩然自去城中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