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俞南史
俞卿
俞原
俞可
俞可师
俞君宣
俞君选
俞君锡
俞和
俞国宝
俞士彪
俞士琮
俞处俊
俞大猷
俞如山
俞安期
俞宪
俞寰
俞崧龄
俞希孟
俞希旦
俞平伯
俞庆曾
俞应佥
俞应符
俞庸
俞廉三
俞廷瑛
俞彦
俞律
精选古诗
砚江歌
贞雁篇
题百鸟朝凤图
牧牛词
苦雨
贺侯少府生子
夜归
孤鹤行
古诗名句
莫辞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煖过春
蒲柳岸,柙枫津
琅玕摧折感离人
天津休问题红怨,香阁回文翠黛颦
螳螂川上清秋节
爽襟怀、消烦热
香醪桂馥兰熏,官妓舞琼歌雪
五马风流华筵设,金屏燕颃莺颉
查古诗
搜索
荆州吏
作者:
胡云飞
朝代:
当代
洞庭汉水围平陆,自古荆州天下沃。
百里稻花十里棉,春耘秋实颇丰裕。
新朝开基五十年,敉乱克灾四海穆。
小县亦以承平久,逸少闲吏满城麓。
不事农工事游嬉,金徽蓝衣耗国禄。
熙熙不知人几何,但闻岁增十之六。
朝朝下村车如虎,惊散道路犬与犊。
云是有司征农赋,国用所需呈唯速。
一口某数勿抗免,轻者倍加重者束。
语声震震竟入户,循册收缴一何酷
。
搜奁检匮靡不为,车载盈盈犹未足。
翻身更觅鸡和豚,三五成群洽小醁。
忽有老翁出村头,拦道长跪复长哭:“儿媳不堪荷如许,早时入城为工仆。
一年未能归一度,独遣祖孙守白屋。
残躯虽堪二亩稼,税后不得留一斛。
而今更收馀粟去,明日何以为菜粥。
直欲一死节口粮,所虑孙幼无人育。
村户十九皆如此,君看老病唯满目。
官家盛德诚如海,幸能遗我种子谷”。
身旁小儿黄且羸,切唇暗牵爷衣服。
四围观者皆知情,纷纷相伴泪簌簌。
一吏闻之但冷笑,一吏摇首眉频蹙。
二吏附耳窃私语,最长微颔颜容肃:“翁情可悯尽知矣,此事亦何汝家独。
我虽有心无奈耳,国法如山孰敢触?归后自当书所请,一一直笔于公牍。
当朝恤农如恤子,不日必可恩命沐。
汝其安待慎勿迫”。
言讫挥手驱车辘。
留得百家相对泣,翩然自去城中宿。
诗句欣赏
MORE+
开轩宴我坐其下,上有鸣鸟声和柔
出处:
双桂歌为杨彦初作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沈阴满地不见日,石池之冰光浏浏
出处:
双桂歌为杨彦初作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清霄叶落玄鹤舞,八月花发山翁留
出处:
双桂歌为杨彦初作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我惭学仙苦不早,安得御子昆崙丘
出处:
双桂歌为杨彦初作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便当吹笛明月底,坐看玉宇寒飕飕
出处:
双桂歌为杨彦初作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人间双桂有如此,气节岂肯卑微休
出处:
双桂歌为杨彦初作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呜呼气节岂肯卑微休,小山之隐兮毋相求
出处:
双桂歌为杨彦初作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叹息复叹息,志士恒苦辛
出处:
叹息行赠别胡思斋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少日不得意,暮年愧其身
出处:
叹息行赠别胡思斋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前有尊酒清且旨,酌酒奉君君莫止
出处:
叹息行赠别胡思斋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人生最乐在相知,莫徇虚名轻跅弛
出处:
叹息行赠别胡思斋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市中屠贩还封侯,扬雄草玄空白头
出处:
叹息行赠别胡思斋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浮云不尽万里意,白日长悬千古愁
出处:
叹息行赠别胡思斋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南山之阴多洞府,十年不归叹修阻
出处:
叹息行赠别胡思斋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绿萝芳草淡风烟,君独胡为在尘土
出处:
叹息行赠别胡思斋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五云馆前花满津,紫骝蹀?骄青春
出处:
叹息行赠别胡思斋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春时禽鸟各自适,燕子低徊还附人
出处:
叹息行赠别胡思斋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江风萧萧吹水急,江寺钟残野鸟集
出处:
叹息行赠别胡思斋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口中吟咏眼看山,细雨苍茫愁独立
出处:
叹息行赠别胡思斋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邓溪漉漉秋水泥,见尔令我欢相携
出处:
叹息行赠别胡思斋
作者:
刘崧
朝代:
明
百里稻花十里棉,春耘秋实颇丰裕。
新朝开基五十年,敉乱克灾四海穆。
小县亦以承平久,逸少闲吏满城麓。
不事农工事游嬉,金徽蓝衣耗国禄。
熙熙不知人几何,但闻岁增十之六。
朝朝下村车如虎,惊散道路犬与犊。
云是有司征农赋,国用所需呈唯速。
一口某数勿抗免,轻者倍加重者束。
语声震震竟入户,循册收缴一何酷。
搜奁检匮靡不为,车载盈盈犹未足。
翻身更觅鸡和豚,三五成群洽小醁。
忽有老翁出村头,拦道长跪复长哭:“儿媳不堪荷如许,早时入城为工仆。
一年未能归一度,独遣祖孙守白屋。
残躯虽堪二亩稼,税后不得留一斛。
而今更收馀粟去,明日何以为菜粥。
直欲一死节口粮,所虑孙幼无人育。
村户十九皆如此,君看老病唯满目。
官家盛德诚如海,幸能遗我种子谷”。
身旁小儿黄且羸,切唇暗牵爷衣服。
四围观者皆知情,纷纷相伴泪簌簌。
一吏闻之但冷笑,一吏摇首眉频蹙。
二吏附耳窃私语,最长微颔颜容肃:“翁情可悯尽知矣,此事亦何汝家独。
我虽有心无奈耳,国法如山孰敢触?归后自当书所请,一一直笔于公牍。
当朝恤农如恤子,不日必可恩命沐。
汝其安待慎勿迫”。
言讫挥手驱车辘。
留得百家相对泣,翩然自去城中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