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王济元
王济源
王浚
王浚初
王浤
王浩
王浻
王涛
王涣
王涣之
王涤
王润
王润之
王润生
王涧
王涯
王淇
王淑
王淑拤
王淮
王淹
王清
王清惠
王清观
王渊亭
王渎
王渐逵
王渔壑
王渥
王温其
精选古诗
折柳枝
唐天宝宫词十五首
唐天宝宫词十五首
唐天宝宫词十五首
唐天宝宫词十五首
唐天宝宫词十五首
唐天宝宫词十五首
唐天宝宫词十五首
古诗名句
达磨来东土,兹峰天下闻
楼明涂水月,钟度蒋山云
梵呗江龙出,僧斋野鸽分
一帆风力便,吾欲谒神君
独寻清凉寺,还望翠微亭
客散竹间月,僧闲松下经
江声回近浦,野色到虚庭
白发山中叟,为予诗眼青
查古诗
搜索
荆州吏
作者:
胡云飞
朝代:
当代
洞庭汉水围平陆,自古荆州天下沃。
百里稻花十里棉,春耘秋实颇丰裕。
新朝开基五十年,敉乱克灾四海穆。
小县亦以承平久,逸少闲吏满城麓。
不事农工事游嬉,金徽蓝衣耗国禄。
熙熙不知人几何,但闻岁增十之六。
朝朝下村车如虎,惊散道路犬与犊。
云是有司征农赋,国用所需呈唯速。
一口某数勿抗免,轻者倍加重者束。
语声震震竟入户,循册收缴一何酷。
搜奁检匮靡不为,车载盈盈犹未足。
翻身更觅鸡和豚,三五成群洽小醁。
忽有老翁出村头,拦道长跪复长哭:“儿媳不堪荷如许,早时入城为工仆
。
一年未能归一度,独遣祖孙守白屋。
残躯虽堪二亩稼,税后不得留一斛。
而今更收馀粟去,明日何以为菜粥。
直欲一死节口粮,所虑孙幼无人育。
村户十九皆如此,君看老病唯满目。
官家盛德诚如海,幸能遗我种子谷”。
身旁小儿黄且羸,切唇暗牵爷衣服。
四围观者皆知情,纷纷相伴泪簌簌。
一吏闻之但冷笑,一吏摇首眉频蹙。
二吏附耳窃私语,最长微颔颜容肃:“翁情可悯尽知矣,此事亦何汝家独。
我虽有心无奈耳,国法如山孰敢触?归后自当书所请,一一直笔于公牍。
当朝恤农如恤子,不日必可恩命沐。
汝其安待慎勿迫”。
言讫挥手驱车辘。
留得百家相对泣,翩然自去城中宿。
诗句欣赏
MORE+
风涛乍转诸星晓,岛树长青万壑秋
出处:
送吴广文移官陵水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却忆旧游欧博士,偏逢吏部入中州
出处:
送吴广文移官陵水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谁移丹菊遍疏篱,恰比醇醪色味奇
出处:
和周生菊下独酌韵同舍弟作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三径况存松作伴,小山谁许桂联枝
出处:
和周生菊下独酌韵同舍弟作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珠帘顾影情偏适,玉斝浮香醉岂辞
出处:
和周生菊下独酌韵同舍弟作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一自潘生作赋后,嵇才鲍思总堪疑
出处:
和周生菊下独酌韵同舍弟作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二妙同登桂苑秋,金楼灵鹫况同游
出处:
次韵萧府君喜陈别驾至潮之作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重逢已觉成三益,得句还应逼四愁
出处:
次韵萧府君喜陈别驾至潮之作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射斗遥空馀短剑,凌风极浦忆仙舟
出处:
次韵萧府君喜陈别驾至潮之作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嗟予忝窃仍分榻,疑傍箫声与凤谋
出处:
次韵萧府君喜陈别驾至潮之作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腊残春近忆郊坰,拟看梅花过小亭
出处:
舍弟季子郊居观梅有作因用其韵自嘲书以示之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世态定须愁冷落,良工应已愧丹青
出处:
舍弟季子郊居观梅有作因用其韵自嘲书以示之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风飘雪片衣犹湿,月拥芳魂睡欲醒
出处:
舍弟季子郊居观梅有作因用其韵自嘲书以示之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却笑孤山林处士,未能闭户草玄经
出处:
舍弟季子郊居观梅有作因用其韵自嘲书以示之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苍梧南海汉时功,渌水今看鸟道通
出处:
督府司马凌公大征罗旁上功次得蒙绮币之赐兼荫一子为勋卫盖异数也其年冬十月适会诞辰于是丘使君请予作诗为贺遂成一律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信有鱼龙来作阵,肯教蛇虺更为宫
出处:
督府司马凌公大征罗旁上功次得蒙绮币之赐兼荫一子为勋卫盖异数也其年冬十月适会诞辰于是丘使君请予作诗为贺遂成一律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恩波世及垂勋籍,命服亲承列上公
出处:
督府司马凌公大征罗旁上功次得蒙绮币之赐兼荫一子为勋卫盖异数也其年冬十月适会诞辰于是丘使君请予作诗为贺遂成一律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况值阳春正初度,遥知歌舞异方同
出处:
督府司马凌公大征罗旁上功次得蒙绮币之赐兼荫一子为勋卫盖异数也其年冬十月适会诞辰于是丘使君请予作诗为贺遂成一律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襄阳紫陌散铜鞮,为报山公征马嘶
出处:
闻丘使君顷得稍迁报有飘然之思焉诗以别之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漫说儿童歌正好,谁知父老望中迷
出处:
闻丘使君顷得稍迁报有飘然之思焉诗以别之
作者:
林大春
朝代:
明
百里稻花十里棉,春耘秋实颇丰裕。
新朝开基五十年,敉乱克灾四海穆。
小县亦以承平久,逸少闲吏满城麓。
不事农工事游嬉,金徽蓝衣耗国禄。
熙熙不知人几何,但闻岁增十之六。
朝朝下村车如虎,惊散道路犬与犊。
云是有司征农赋,国用所需呈唯速。
一口某数勿抗免,轻者倍加重者束。
语声震震竟入户,循册收缴一何酷。
搜奁检匮靡不为,车载盈盈犹未足。
翻身更觅鸡和豚,三五成群洽小醁。
忽有老翁出村头,拦道长跪复长哭:“儿媳不堪荷如许,早时入城为工仆。
一年未能归一度,独遣祖孙守白屋。
残躯虽堪二亩稼,税后不得留一斛。
而今更收馀粟去,明日何以为菜粥。
直欲一死节口粮,所虑孙幼无人育。
村户十九皆如此,君看老病唯满目。
官家盛德诚如海,幸能遗我种子谷”。
身旁小儿黄且羸,切唇暗牵爷衣服。
四围观者皆知情,纷纷相伴泪簌簌。
一吏闻之但冷笑,一吏摇首眉频蹙。
二吏附耳窃私语,最长微颔颜容肃:“翁情可悯尽知矣,此事亦何汝家独。
我虽有心无奈耳,国法如山孰敢触?归后自当书所请,一一直笔于公牍。
当朝恤农如恤子,不日必可恩命沐。
汝其安待慎勿迫”。
言讫挥手驱车辘。
留得百家相对泣,翩然自去城中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