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字典
词典
成语
古诗
国学
诗人
舒雅
舒頔
舜禅师
船窗
良乂
良人
良琦
良诚
良震
色他哈
色桐岩
艾丑
艾元徵
艾可叔
艾可翁
艾性夫
艾申
艾畅
芍印
芙蓉古丈夫 毛女
芝麻李
芮复传
芮挺章
芮毓
芮烨
芮煇
芮熊占
芮辉
芮麟
花仲胤
精选古诗
作蚕丝
杨叛儿
蹛林歌
自君之出矣
浮游花
武溪深
登楼曲
映江曲
古诗名句
底用金刚为渠诵,大罗天上佩声遥
槁梧弹处羽音清,三弄猗兰调未更
心事只缘洙泗老,声名焉藉汝南评
升沈久破邯郸梦,雠校重烦太乙精
闻道芝田东海外,白云长日自英英
蜀乡原未识军容,此日方知有范公
在在旁观称得策,人人西去愿收功
甲光耀日惊飞鹬,剑气横秋断落虹
查古诗
搜索
荆州吏
作者:
胡云飞
朝代:
当代
洞庭汉水围平陆,自古荆州天下沃。
百里稻花十里棉,春耘秋实颇丰裕。
新朝开基五十年,敉乱克灾四海穆。
小县亦以承平久,逸少闲吏满城麓。
不事农工事游嬉,金徽蓝衣耗国禄。
熙熙不知人几何,但闻岁增十之六。
朝朝下村车如虎,惊散道路犬与犊。
云是有司征农赋,国用所需呈唯速。
一口某数勿抗免,轻者倍加重者束。
语声震震竟入户,循册收缴一何酷。
搜奁检匮靡不为,车载盈盈犹未足。
翻身更觅鸡和豚,三五成群洽小醁。
忽有老翁出村头,拦道长跪复长哭:“儿媳不堪荷如许,早时入城为工仆。
一年未能归一度,独遣祖孙守白屋。
残躯虽堪二亩稼,税后不得留一斛。
而今更收馀粟去,明日何以为菜粥。
直欲一死节口粮,所虑孙幼无人育。
村户十九皆如此,君看老病唯满目。
官家盛德诚如海,幸能遗我种子谷”。
身旁小儿黄且羸,切唇暗牵爷衣服
。
四围观者皆知情,纷纷相伴泪簌簌。
一吏闻之但冷笑,一吏摇首眉频蹙。
二吏附耳窃私语,最长微颔颜容肃:“翁情可悯尽知矣,此事亦何汝家独。
我虽有心无奈耳,国法如山孰敢触?归后自当书所请,一一直笔于公牍。
当朝恤农如恤子,不日必可恩命沐。
汝其安待慎勿迫”。
言讫挥手驱车辘。
留得百家相对泣,翩然自去城中宿。
诗句欣赏
MORE+
非关旅殡无寻处,不与皇华共载还
出处:
读林进士信宜祭母墓文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天涯四尺不封坟,一去凤山三十春
出处:
读林进士信宜祭母墓文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莫辞更向山前问,恐有渔樵是异人
出处:
读林进士信宜祭母墓文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何处龙川去不归,山南山北雨云飞
出处:
袁侍御道龙川讣至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晚风晴捲三千尺,好与歌筵作舞衣
出处:
袁侍御道龙川讣至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忆昔青阳动海滨,隔年草木预知春
出处:
袁侍御道龙川讣至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如今行路无颜色,尽是青阳去后人
出处:
袁侍御道龙川讣至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溪南溪北荔枝垂,五月荷花欲捲旗
出处:
次韵柳渡头答乡友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忽有酒船邀半路,三杯不记主人谁
出处:
次韵柳渡头答乡友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与儿酱姜儿勿号,前母生之后母劳
出处:
题林进士廷玉继母陈氏挽卷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大统冈头寒食酒,一杯和泪洒香茅
出处:
题林进士廷玉继母陈氏挽卷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露饮霜餐不记秋,黄花三昧室中求
出处:
五月菊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区区形色多相似,争得先生为点头
出处:
五月菊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小变春红作淡妆,山亭初见一枝黄
出处:
五月菊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醉中忽眩东篱眼,起视金钱著屐忙
出处:
五月菊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二顷南风秫正青,督邮未到长官亭
出处:
五月菊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眼前虽有黄花在,不与陶公解醉醒
出处:
五月菊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打土编茅费几钱,白云深夜一灯悬
出处:
题梁景行天壶书屋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知君未是壶山主,只借壶山过两年
出处:
题梁景行天壶书屋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齑粥朝朝长白寺,衣冠夜夜百原山
出处:
题梁景行天壶书屋
作者:
陈献章
朝代:
明
百里稻花十里棉,春耘秋实颇丰裕。
新朝开基五十年,敉乱克灾四海穆。
小县亦以承平久,逸少闲吏满城麓。
不事农工事游嬉,金徽蓝衣耗国禄。
熙熙不知人几何,但闻岁增十之六。
朝朝下村车如虎,惊散道路犬与犊。
云是有司征农赋,国用所需呈唯速。
一口某数勿抗免,轻者倍加重者束。
语声震震竟入户,循册收缴一何酷。
搜奁检匮靡不为,车载盈盈犹未足。
翻身更觅鸡和豚,三五成群洽小醁。
忽有老翁出村头,拦道长跪复长哭:“儿媳不堪荷如许,早时入城为工仆。
一年未能归一度,独遣祖孙守白屋。
残躯虽堪二亩稼,税后不得留一斛。
而今更收馀粟去,明日何以为菜粥。
直欲一死节口粮,所虑孙幼无人育。
村户十九皆如此,君看老病唯满目。
官家盛德诚如海,幸能遗我种子谷”。
身旁小儿黄且羸,切唇暗牵爷衣服。
四围观者皆知情,纷纷相伴泪簌簌。
一吏闻之但冷笑,一吏摇首眉频蹙。
二吏附耳窃私语,最长微颔颜容肃:“翁情可悯尽知矣,此事亦何汝家独。
我虽有心无奈耳,国法如山孰敢触?归后自当书所请,一一直笔于公牍。
当朝恤农如恤子,不日必可恩命沐。
汝其安待慎勿迫”。
言讫挥手驱车辘。
留得百家相对泣,翩然自去城中宿。